關於寧夏青銅峽的幾個傳說故事,你都知道嗎

關於寧夏青銅峽的幾個傳說故事,你都知道嗎

一、青銅峽的由來

傳說在遠古時候,凡間經常洪水氾濫,尤其是黃河流域洪水災害更為嚴重,黃河中上游沿岸一片汪洋,老百姓常年受水災侵害,苦不堪言。為了拯救天下百姓,舜派司空(官職名)禹治理洪水。

禹治理洪水來到寧夏時,看到黃河水流到現在青銅峽峽口處,被一座大山攔住了去路,山南由於洪水不暢,沿岸村莊,樹林全部被淹沒,山北由於無水灌溉,田地龜裂,草木枯槁,山南山北的百姓深受其苦。經過反覆勘察,大禹決定劈開大山,疏通河道,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他率領當地百姓數千人,每天挖山不止,想把大山鑿開一個洞,放水過去,但由於山高石堅,儘管數千民眾費盡力氣,但收效甚微,於是禹又命工匠從遠處運來鐵石,燒煉巨斧鑿山,雖然他日夜辛苦,但石山還是紋絲不動。長期晝夜不停的鑿山,使大禹十分疲乏,就在洪水氾濫的大石山下的一個巖洞裡休息,等體力恢復了再鑿山。這時,天庭玉皇大帝被大禹苦治洪水,拯救百姓的精神所感動,便命玉兔將鬥牛宮裡的青銅峽神斧送給了大禹。

大禹得到青銅峽神斧,高興之極,飛快登上石山,掄起青銅峽神斧,頓感力大無窮,他一斧劈下,只聽轟隆一聲炸響,山石紛飛,山崩地裂,大石山竟被青銅神斧劈成兩半,中間閃出一道長峽(就是現在青銅峽攔河大壩上游的十里長峽),洶湧的黃河水煞時如萬馬奔騰,向東北方向暢流而去。從此,大禹平息了水患,大石山以南,水退農田現,形成了大面積肥沃的平原,大石山以北的千萬畝農田得到了灌溉,年種年收,老百姓世代安居樂業。

後來,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就在大禹當時鑿山治水休息的那個山洞裡修建了一座禹王廟,在山洞的岩石山上修了禹王神像,以示懷念,可惜這座禹王廟在1958年興建青銅峽水庫時,被淹沒在水庫裡。

由於阻斷黃河水的大石山是大禹用青銅神斧劈開的,也因峽谷兩岸大石山因山色水光相互映照為青銅色,故此得名“青銅峽”。

關於寧夏青銅峽的幾個傳說故事,你都知道嗎

二、牛首山的傳說

(一)牛首山的由來

大禹用青銅神斧鑿通峽口大石山,造福了兩岸百姓,誰知好景不長,過了不長時間,峽口河道來了一條性情暴烈的蛟龍,它的腰一扭,就能掀起幾丈高的風浪。時間一長,峽口沿岸的過往行人不死既傷,村莊和莊稼也被全部淹沒,沿岸的百姓深受其害,十分憎恨,可誰也治不了它。

後來,沿岸百姓請了一位得道高人率眾百姓砍柴鍊鐵,鑄造了一隻5萬多公斤重的大鐵牛,從峽口放入黃河。大鐵失放入黃河後,得到了李老君的點化,通了人性,有了靈性,兩角鋒利,力大無窮。

一天,惡蛟龍又獸性大發,開始興風作浪,大鐵牛毫不畏懼,和蛟龍在黃河裡鬥了一天一夜,只打得天昏地暗,惡浪騰空。最後,惡蛟龍終於被大鐵牛打敗了,大鐵牛用兩隻鋒利的角把惡蛟龍挑為兩截。從此,峽口河道才風平浪靜,峽口兩岸的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大鐵牛殺死了蛟龍,為了保證峽口兩岸百姓不再受妖物禍害,它就常年臥在峽口黃河東岸,看護青銅峽峽口,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鐵牛變成了一座大山,山頂高處的兩座山峰,遠遠望去,好像兩隻插入雲端的牛角,整個山的模樣,活象一頭趴臥在黃河岸邊的巨牛,所以人們把此山叫“牛首山”。到元明以來,詩人墨客稱此為牛首山,又因黃河流經此山麓,水光與山岩裸石相映,便呈現一片青紅彩色,所以此山又名紫金山。據說,牛首山、五臺山,峨嵋山都有佛光照耀,特別是牛首山的佛光映出品字形的三個大太陽,正象徵釋加,文殊,普賢三佛鼎立。

牛首山寺廟群內的小西天、金牛池、黑驢寺、捨身崖、苦工廟、地湧塔等景點都有著誘人的神奇傳說。現在,其廟會盛極一時,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三天廟會,都有來自各地的群眾近10萬多人到牛首山參拜觀光。為開發保護牛首山寺廟群的旅遊資源,青銅峽市2004年已開始多方籌資一千多萬元整修旅遊專道。廟時,牛首山寺廟群將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TAG: 牛首山峽口青銅峽大禹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