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老糧倉迎來新生機

太和老糧倉迎來新生機

老糧倉大門

太和老糧倉迎來新生機

老糧倉內景

太和老糧倉迎來新生機

老糧倉一角

潁州晚報訊 2018年8月,潁州晚報曾報道的太和縣鄭渡口老糧倉迎來轉機,被納入保護範圍,並利用現有糧庫建一處糧倉主題的博物館。目前,老糧倉維修工作已基本完工,計劃五一期間對公眾開放。

老糧倉迎來新生機

老糧倉位於太和縣人民南路與沙河交會處,高大的糧倉大門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大門上方還雕刻有玉米植株的圖案等。

“署式的兩層門樓,具有清時建築特色,牆體厚重,頂端磚雕精美,兩孔寬高等同約4 米的拱形門洞,木門結實,古色古香。門外的鄭渡口也是歷史古渡。”阜陽文史專家李援朝說。在太和縣糧食系統工作數十年的李先生介紹,這個糧庫是太和縣細陽糧庫,位於太和沙潁河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區內,2014 年棄用。“ 最早叫鄭渡口糧站,後來幾經改名,先後叫城郊糧站、直屬庫、細陽庫等,是太和縣規模較大的糧庫。”他說,糧庫的老門樓是解放前的建築,其實是個炮樓,有軍事防禦功能。

2019年12月31日,太和縣以拍賣方式出讓沙河西路南側、人民南路西側一宗國有建設用地(位於老糧倉旁),競買資格及宗地要求中,有一條要求:使用權競得人需對相鄰地塊上保留的城門樓、五棟獨立老糧倉和兩棟老長條房修復改造,修舊如舊,保持建築原有的歷史風貌,改造風格由文化旅遊體育局負責監管。

2020年12月17日,太和縣老糧倉1956專案透過太和縣發改委審批。2021年2月,該專案開工維修。

修舊如舊,服務大眾

“目前五個糧倉和古門樓已基本維修完畢,燈光等配套設施已安裝到位。”負責老糧倉維修的太和華尚商業管理公司總工陶燦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古門樓因年代久遠,牆體開裂、房頂漏雨等現象較為嚴重,如不及時維修,有倒塌的危險。維修工程重點對古門樓進行大修,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限度使用古建築原構件,力爭保留原建築風貌。

同時,對老糧倉的牆面、玻璃、地面等進行維修。並對老糧倉進行綠化提升,除栽植有榆樹、銀杏等鄉土樹種外,還有紅楓等彩葉樹種,為富有歷史厚重感的老糧倉增添一抹色彩。

“為了儘可能展現過去的歷史遺蹟,我們正著手打造鄭渡口遺址公園和鄭渡口博物館,目前正在設計階段。”陶燦說,他們邀請了阜陽市文博、地方史方面的多名專家,對主題、規劃、佈局等進行指導,還原鄭渡口及老糧倉的歷史風貌。“目前已蒐集了一部分鄭渡口及老糧倉有關的舊志、圖片等資料。”

根據初步規劃,五個糧倉中,一個改造成圖書館,一個改造成小型博物館。其餘的三個糧倉將逐步進行妥善利用,發揮其社會功能,服務廣大群眾。

按計劃,古門樓和五棟老糧倉五一期間將對公眾開放。

記者 方松高 實習生 晏光婷 通訊員 劉銘 鐵樹 文/攝

TAG: 糧倉太和縣渡口糧庫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