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本期導讀

本期,CLA邀請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豔

我們希望與黃豔副教授聊一聊

跨學科背景下我國景觀教學的新途徑

,以及在

碳中和浪潮下景觀行

業的創新貢獻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黃 豔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設計學博士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訪問學者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專案5項,在學術專業期刊及重要國際國內會議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等13部,包括專著《文化生態視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觀》、教材《環境藝術設計概論》、《綜合綠化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環境照明設計》、《陳設藝術設計師手冊》等,獲得清華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作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獲得國內外設計競賽多次獲獎。

研究方向:

景觀生態與文化發展;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空間創新研究;空間情感化設計。

CLA

很榮幸您能接受我們的專訪。能否請您簡短地向CLA的讀者們介紹一下自己?

黃豔

大家好!我是黃豔,CLA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與設計領域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

我的學術主張是:

在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注入生態歷史觀與生態物理觀,把景觀作為環境的基本資源、服務與媒介,聚焦於環境中生態、經濟、文化、歷史等問題,以支援社會的發展,從而使景觀具有超越經濟基礎之上的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也就是“文化+生態”的概念。

具體來說,

強調以生態物理學為理論依據的景觀系統就是為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挑戰

,包括可持續發展的景觀和城市格局,使得景觀在發展中不至於喪失應有的文化、生態和精神特質。研究如何透過重建我們的生態物理環境,並進而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重建合理的生態結構、景觀藝術生態良性發展的格局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強調“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等中國傳統哲學,不僅是一種審美觀、世界觀,更是是一種生態觀。努力根植於中華土壤,將這些中國傳統智慧與當代國際生態基礎設施、生態服務系統、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相結合,來構成我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由此提出的“文化化”的環境觀,主張轉變那種主要聚焦於美學形式問題或僅僅從經濟物質維度出發的規劃,而是

努力找到生態健康與人們自身生活質量之間的關聯,從文化可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生態學,同時實現生態和文化雙贏的目標。

學術興趣涉及景觀規劃、室內設計和藝術策劃等。學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人們的活動如何對景觀和生態資源產生積極的影響,探索人們活動與景觀生態之間的互動關係,強調在此過程中文化重建的意義,並總結提煉使之成為可供廣泛使用的一種模式。

我的專著

《文化生態視野下的北京城市景觀》

(北京市社科專案成果之一)一書正式出版發行。本書共40萬字,熱切關注近年來出現在國內城市建設中的熱點事件和專案,打破純學術的、專業的寫作模式,努力反映城市文化、經濟和政策等的多維度景象,描繪了北京城市景觀文化生態發展的動態且多層面的全景圖。以期提煉出對北京城市景觀建設具有建設性的提示或借鑑,總結出符合北京城市特點的文化生態發展之路。

CLA

我們知道研究和實踐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您對於研究與實踐這二者的關係是如何把控的?

黃豔

關於研究與實踐二者的關係,我認為

研究需立足於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實踐和創新,研究的結果應具有一定普遍性,能運用和指導實踐。研究為實踐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更紮實、可靠的依據。

反過來,實踐為研究提供了素材並檢驗研究的成果。基於實踐的研究才能避免紙上談兵、空中樓閣,才能使得研究工作有的放矢。而缺乏研究的實踐則難免流於表面化或一般化。因此這就要求教授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紮實的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專案實踐經驗。

我對這個問題的把控是從梳理這二者之間的關係,並找到他們的交叉點與契合點入手。研究和實踐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投入,再加上教學工作,這對於教授來說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但這二者並非對立的、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關係。

我把實踐當做研究的一種型別或途徑,力圖把每一次實踐都當做一個研究專案來做;也會在做研究中時時思考研究的依據、過程、方法、素材是否和實踐具有密切的關聯?其結果是否能夠服務於實踐?等問題。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鄂爾多斯阿康物流園區綠化景觀專案

的設計實踐中,我們對當地的水文、植物、土壤等進行了實地調研,而且和專案場地周邊居民、園林工人進行了多次交談,瞭解當地長勢好的植物物種、當地的民風民俗等。這樣調研工作都為設計方案提供了直接的、可靠的依據。在專案建成五年後,不僅植物長勢良好,而且公園內難得的一片水塘窪地在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水量略有增加,同時還滋養了周邊植物。

CLA

您認為當代景觀教育有什麼亟需改變的地方?

黃豔

首先,景觀作為一個跨學科的專業、涉及的面非常廣,因此

各個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歷史、優勢和條件等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景觀教學模式,而不必追求統一的標準

由於當代景觀的跨學科性特徵越來越強,知識更新不斷加速,因此當代景觀教育亟需改變的地方也是與此相關的。

一是在招生的生源方面,可以弱化學生的學科背景要求,如文科生、理科生還是藝術生,使得所有對景觀感興趣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專業學習的機會。當然,這就要求在招生制度和招生考核具體辦法上做出有效且可操作的變革。

二是在教學資源方面,增進大學內不同學院之間以及不同學校之間教學資源的流動、互補等,從而充分利用和啟用現有的教學和科研資源。當然這就需要更高的管理決策層面的支援和變革。

三是在教學方面,就我個人這麼多年、而且是在一個藝術院校的教學經驗而言,

需要建立一個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景觀教育教學的完整框架,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強化跨學科的特點。

本科生以激發專業興趣、建立專業思維和掌握基礎性知識與技能為主,訓練學生的設計邏輯思維能力;碩士生以增加專業及相關知識的寬度為重點,強調擴大知識面,掌握跨學科的、多種研究方法和手段;並參與實踐專案,從而將研究與實踐相結合。博士生則以強調知識的深度為重點,著重在專業的前沿性研究上。

CLA

您怎麼看當今以及未來設計與其它領域的跨學科融合?如果未來更多的跨界合作產生,您覺得景觀設計在這種更加註重交流的複雜環境中會是什麼角色?

黃豔

當今以及未來設計與其他領域的跨學科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工作物件的外延和內涵方面,會涉及到更多的學科,如新能源、農業、交通、政府公共管理、文化戰略、藝術學方法和理論等。二是在工作手段、工具和途徑等方面,會更多的藉助跨學科手段,從而使得研究的過程更為紮實,研究的結果更為可靠,如大資料、AI技術、數字設計等。跨學科的研究和技術無疑將成為景觀設計創新的重要源泉和支撐。

我認為景觀設計在這種更加註重交流的複雜環境中將會扮演更為多重的角色。

景觀設計和研究的成果不僅是直接的、即時的、視覺可見的物質景觀,而且將服務於空間規劃、設計、建設的全程序,有助於管理部門的決策、評估、問題發現及糾錯;為設計師提供直接的設計依據、素材和路徑;並服務於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景觀管理、更新、服務等能力的提升。

未來可見的一個跨界合作就是

社交媒體、AI影象技術等在景觀設計方法和策略方面的應用

,將作為我的一個研究重點。今年我帶的一個畢業設計是《基於社交媒介影象研究的越南Cai Rang集市公共空間重構》,當代網路資訊科技和社交媒介使得資訊傳播的速度、數量、範圍呈幾何型增長,“社交媒介”經濟模式能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公共空間復興創造機會。

從社交媒介影像機制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共空間組織、構成、形態和邏輯,透過重構城市空間形成適於社交媒介傳播的各種影象、畫面和場景,並植入當代消費經濟內容,從而吸引更多、更遠、更廣的人群,從而達到振興地方經濟的目的。

設計的小尺度公共空間系統能夠靈活地成為臨時性事件發生的場所,包括表演、展覽、商業等複合化的空間活動,使城市空間成為動態的沉浸式劇場,達到促進經濟升、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傳播地方文化的目的。希望為經濟欠發達但獨具地域性的城市空間更新提供新的樣本與視角。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垂直層次的空間影象塑造分析與視線捕捉關係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影象化的城市公共空間

CLA

針對“碳中和”和“碳達峰”任務目標的提出,我們景觀行業可以有什麼大的貢獻?

黃豔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的一位博士生正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她的研究的一部分內容是關於

為了應對全球變暖和溫室氣體的排放,碳纖維複合材料實現了建築材料的輕量化,從而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碳複合材料除了具有輕質、高強度、高剛度、抗疲勞和耐腐蝕等結構效能外,還具有導電、導熱和資料傳輸方面的效能。碳纖維複合材料可以被更廣泛地應用於建築、基礎設施和景觀。用經濟高效的碳複合材料取代混凝土、水泥和金屬,可以大大節約天然木材,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將徹底改變建造模式,從而展示人居環境與碳迴圈之間的關係的改變。不僅如此,它還具有極強的造型能力,結合數字設計的手法,可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空間形態和藝術形式,從而為環境帶來新的景觀體驗。

最近我指導的一個大二學生課程作業參加國內設計競賽獲得學生組優秀獎。這個題為

“水墨靈動”的景觀裝置

作品考慮了陽光、季風等微氣候條件,頗具當代感和科技感,也蘊含了強烈的文化資訊。

作品從董其昌的《贈珂雪山水圖卷》出發,建構起“山水畫—抽象形態—引數化建模—景觀裝置”的轉換模式,這種方法將古代山水畫中的意象進行類比抽象,透過引數化設計將二維空間形態演變為立體構造形式,再運用到裝置設計中。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在Rhino與Grasshopper引數化設計平臺中,根據場地的長寬比、高差、日照、風動等條件設定引數,進行場地分析,並根據這些引數設計出裝置的造型和結構。因而,“水墨靈動”裝置作品具有較高的場地適應性,可以搭建在操場邊上、空曠的巷道中、建築物立面旁、臺階旁、室內環境中,解決區域性空間利用率不高的問題。輕盈的柔性表皮會隨著季節、天氣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寓意人與自然山水的互動。行人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從不同的視角觀看,會有豐富的空間體驗和視覺感受。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作品以人的使用需求為核心因素,結合人體工程學,考慮了結構受力和建造尺度。曲面的柔性織物表皮呼應了人群流動的狀態,裝置還能靈活地適應使用者不同的姿勢和使用需求。作品以人的尺度和姿態為原則打造了多樣化的使用方式(坐、臥、趴、倚、靠、蹲),兼顧了社交距離,為人們提供了舒適、靈活的使用空間,滿足了人們與自然親近、互動的情感需求。

畫卷中雲和山的意象一虛一實,一柔一剛,分別被轉換為裝置中的柔性織物膜結構和碳纖維複合材料框架。本裝置的形式、材料和構造具有一致性,其空間形態、材料選型、結構型式、製造工藝可以改變與調整,各個環節相互銜接、相互依賴。碳纖維複合材料具有質量輕、強度高、模量高、耐腐蝕的優異效能,因而在空間塑造方面具有優越性,其加工而成的產品具有較高的精巧度、靈敏度、可成型度、剛性、韌性,以及靈活性。

這種材料還具有生態環保的作用,可以減少空氣中的碳排放,其元件可以回收再利用。結合引數化設計的框架造型,3D列印技術為碳纖維複合材料杆件的製造提供了基礎平臺。透過3D列印技術將原材料加工成碳纖維杆件,再組裝成結構支撐框架。這種受力體系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一定的柔韌性,框架的整體受力形式能隨著結構佈置靈活調整。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這件作品採用了引數化3D建模、模組化設計、3D列印、迴圈使用等智慧技術,這些技術貫穿到了裝置從預製到裝配的整個過程。其柔性織物膜模組和碳纖維複合材料杆件都能夠輕鬆維護、拆卸、運輸、重新裝配,具有較高的靈活性、耐用性和環保性。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在不同的建造階段對元件進行控制和調整,實現了裝置結構與建造的一體化。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如果您有什麼話想要對

黃豔老師說,

歡迎在下方的留言區告訴我們。

統籌:周明波

採訪:周明波、明 卉

編輯:明 卉

感謝黃豔老師供稿

注:本文由CLA授權景觀設計學前沿釋出,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你喜歡本期推送,

黃豔:景觀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態倫理的雙重意義丨專訪

TAG: 景觀生態研究實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