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值得打卡!

唐山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值得打卡!

唐山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值得打卡!

建議參觀時間:三小時

興趣方向:自然、地質、歷史

重點參觀專案:比目魚石、五彩峽谷、礫岩滾石、五彩石林、六股神松

前期準備:瞭解比目魚石形成的年代和環境

研學目標:

遷安國家地質公園山葉口景區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景區稀有的自然屬性,融合了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進而構成了集科學考察、科普活動、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景區。在地質公園內,結合實地遊覽,研學者親身體驗,既可以參觀美景,又可知如此壯觀之景緣何而來,勞逸得到完美結合。同時,研學者可觀察地貌特徵,分析當時當地地貌情況,透過這一過程,瞭解地球起源變化。

唐山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值得打卡!

學思考:

1。“比目魚石”是什麼石,怎樣形成的;

2。這裡的地貌特徵是什麼,說明當時的地貌環境是什麼樣的。

走進山葉口:

山葉口景區坐落於遷安市西部大五里鄉山葉口村,總面積1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4500畝,森林覆蓋率69%。全年平均溫度10。1℃,年平均降水量711。9㎜。景區內地質遺蹟景觀多樣,有28億年前太古時期形成的古老片麻岩,有18億年的長城系礫岩露頭及沿節理破裂崩塌的滾石,景區內出露了太古界遷西群與元古界長城系的接觸界線,兩者之間代表了約10億年的地層缺失。它以優美的峽谷溪流、山石林地、山頂湖泊為自然景觀,融地質文化、民俗特色於一體。

這裡有景色奇特的礫石風光、豐富完整的太古地貌,經地質專家考證,這裡遍地的五彩石是遠古海底的鵝卵石、泥沙經過高溫高壓,又經地殼運動形成的,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稱,這裡也被地質學家譽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地貌檔案館”。景區內有鴛鴦湖——鑑湖亭、賞溪亭、三友亭、骰子石、觀瀑亭、六股神松、礫岩滾石、五彩峽谷、礫岩滾石、五彩石林等景觀。

礫岩滾石(比目魚)因形似比目魚而得名。“比目魚”是由距今約18億年的中元古界長城系礫岩組成。因為岩石中有裂隙,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在重力和崩塌作用下滾落到這裡。

五彩峽谷長約1800米,溪水清澈見底。谷中及兩側散落有大小不一的礫岩滾石,礫石成分複雜,顏色多樣,總體呈肉紅色,磨圓度高,略具定向性。這些滾石是由於崩塌、重力等作用滾落至此。潺潺溪水漫過色彩斑斕的彩石,異常秀麗,五彩峽谷也因此而得名。

礫岩滾石(大石房),此石屬巨型礫岩滾石,長8。3米,寬4。1米,高2。5米,重200餘噸。礫石略成定向排列,磨圓好,顏色不一。礫岩頂部為平整的層面,兩側為節理面。之下由兩塊高約1。5米的礫岩支撐,形成了一石房,能容納十餘人避雨遮陽。

不整合接觸,這裡是太古界遷西群與元古界長城系的接觸界線。下為距今約28億年的遷西群三屯營組均質混合巖,上為距今約18億年的長城系常州溝組色礫岩、砂礫岩。該不整合界線代表了約10億年的地層缺失。您在這裡可以一步跨越10億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巖滾石群(五彩石林),屬大型礫岩滾石群,佔地6400平方米,由數萬塊受重力作用自然崩塌滾落至此的滾石組成,主要是18億年的中元古界長城系礫岩。其中的礫石磨圓度高,略顯定向排列,反映了形成時定向水流的作用。漫步在石林中,猶如回到了18億年前,你能想象到這裡當時的波浪滔天,想象到這裡18億年的滄桑鉅變麼?

唐山隱藏在大山裡的大海,值得打卡!

研學活動:

設定“畫石臺”,指導研學者在山谷中尋找一塊古老的彩色礫石,並在上面畫上比目魚等形象,經允許可帶走一塊自己喜愛的“比目魚石”。

學拓展:

1、這裡為什麼被稱為全息太古時代地質地貌檔案館;

2、根據遊學過程,透過想象畫一幅畫,復原太古時代這裡的樣子送給喜歡的朋友;

3、嘗試自己用橡皮泥捏出“比目魚” 。

相關連結

【太古時代】

太古時代是最古老的地質時代。一般指距今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到25億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藻)普遍出現這段地質時期。“太古代”一詞1872年由美國地質學家達納(J。D。Dana)所創用。當時形成的地層叫“太古界”,代表符號為“Ar”。主要由片麻岩、花崗岩等組成,富含金、銀、鐵等礦產,構成各大陸地殼的核心。

【長城系】

長城系是岩石地層單位,是由中國命名,代號為“Ch”,屬中元古界的第一個系,分佈於中國北方。因在長城一帶發育較好,故名。長城系以陸相—淺海相碎屑沉積為主,含有以喀什迭層石為代表的迭層石組合。長城系距今年齡約18—14億年,延續了約5億年。

- END -

唐山印象(yinxiangts)

綜合整理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以上圖片版權均歸作者所有

抒寫故事 | 人文情懷 | 城市印象

主編:妙可 / 責編:印象哥

TAG: 礫岩滾石億年比目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