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沒有讀誦、沒有聽過這一部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1.若沒有讀誦、沒有聽過這一部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經前懸談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壹.經前懸談 (分三)

A1.五時八教 A2.七種立題

A3.五重玄義

A1(分二)

B1。五時B2。八教

今B1

講經有的依照天台教來解釋,有的依照賢首教來解釋。在天台智者大師創立的天台教裡邊,將如來的一代時教判為“五時八教”;以“五時”來判定如來說法的次第,以“八教”來分別所說的法門和說法的儀式。

五時,第一是華嚴時,第二是阿含時,第三是方等時,第四是般若時,第五是法華涅槃時。在這五時裡邊又判出八教來,這八教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是“化法四教”;還有“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是“化儀四教”;總合起來叫“八教”,這八教,是佛在五個不同的時期分別宣說的。

在這五個時期,又有“五時、五味”的譬喻,來分別說明佛所教的法和所化的機。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而照平地之日光,又分出來“食時”、“禺中時”、“正中”三個時候,這叫“五時”。五時,就是“日出時、明照時、正照時、斜照時、返照時”。五味,就是“牛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這“五時五味”,是比方佛在這五個時期的教法是次第而生,所教化的機也次第淳熟;所以我們講這“五時八教”,也要知道這“五時、五味”。

第一,華嚴時

在佛成佛了之後,首先說了《華嚴經》,這《華嚴經》有上、中、下三本,在我們人世間僅僅只有一個下本,上本、中本都在龍宮裡儲存著。龍樹菩薩把人間所有的文字都學盡了,他就到龍宮裡去讀誦藏經;這個下本,就是他在龍宮背誦出來的。因為龍樹菩薩有過目不忘的這種才能,所以他到龍宮裡看《華嚴經》,看了一遍,就把這下本傳出來人世間了。

那麼佛說《華嚴經》說了二十一天,在這二十一天演大華嚴的時候,只有菩薩看得見、聽得到;這個小乘的人呢、這個羅漢呢,和比丘都看不見的,也聽不見的。所謂“有眼不見盧舍那”,雖然有眼睛,可是看不見釋迦牟尼佛現的千丈盧舍那身,現這一千丈的盧舍那這麼高的法身。千丈盧舍那身,我們以為是很大的,其實也不是很大;為什麼?和阿彌陀佛比較起來,那相差太遠了!

所謂“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你看阿彌陀佛那個白毫──就在眉間有一個白毫相,宛轉就有五個須彌山那麼大。阿彌陀佛的眼睛就有四大海那麼大;那真是個大眼睛!一個大海我們人就不知道有多大了,這有四個大海那麼大。那麼這種偈頌是誰作出來的?這都是那些過去開悟的祖師,他們見到阿彌陀佛這個相好莊嚴,寫出來的這個偈頌。

若比較起阿彌陀佛的白毫相和紺目,那還小之又小呢!所以這千丈盧舍那身,並不是很大的。可是二乘人看不見。看不見這個盧舍那身,有眼睛是有眼睛,但是看不見盧舍那佛的身。又,“有耳不聞圓頓教”,二乘的聲聞、緣覺也有耳朵,可是聽不見佛所說的這個華嚴大法。所以在這時期,釋迦牟尼佛說《華嚴經》,只是教化這個大菩薩的、十方諸大菩薩摩訶薩,教化菩薩。所以華嚴時,於化法中,正說圓教,兼說別教;於化儀中,《華嚴經》是屬於頓教,但是又兼漸教。

講華嚴的時期,在“五味”來講,比喻成什麼呢?比喻“從牛出乳”,從牛的身上出牛乳一樣。因為剛從牛身上取出牛乳,它這個能量很大的,補養性很足的,所以比方華嚴時期。

在“五時、五照”來講,這又好像什麼呢?“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好像那個太陽剛要出來的時候,先照高山,這高山因為它高,所以太陽就先照到這高山。這就比方什麼呢?比方佛所說的這個法就好像太陽一樣,那麼先給菩薩說法,菩薩就比方一切的高山,菩薩因為在一切眾生裡邊是最高的了,所以就比方是高山,這就是第一個時候所說的是華嚴。這第一個時期所說的“華嚴”,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阿含時

第二的時候就說的“阿含”。“阿含”是印度話,翻譯成中文就叫“無比法”,沒有再可以比這個法的;就是所有外道的法,都不能和這種法來比了,它高出一切的外道法。在阿含時,佛所宣說的,都是有關“經、律、論”三藏的教理,說有生滅的“因緣、四諦”法;所以阿含時是屬於“三藏教”,又叫“藏教”。

在“五味”來講,阿含時期,這就像什麼呢?就像“從乳出酪”,從牛乳裡面又變出這個酪了。這個“酪”就是在牛奶裡邊提煉出來的一種東西,給小孩吃是很相當的。在“五時”來講,好像太陽出來有十幾丈高了;“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現在是把山谷所有的最黑暗的地方也都照到了。山谷裡邊這個太陽剛出來照不到的地方,那麼太陽出來幾十丈高,就可以把這個幽谷也都照得見了。言其小乘人也都可以懂佛法了;最愚痴的人,也可以明白這個佛法了。

第三,方等時

第三就是“方等時”,“方”是四方,“等”是平等;方等時所說的經典,都是屬於方等部的。於化法中,方等時就屬於通教。怎麼叫通教呢?因為它“通前通後、通大通小”,既通前邊小乘的藏教,也通後邊大乘的別教;也就是既通到前邊的“阿含”,又通到後邊的“般若”。通教是大乘的初門,剛剛要到大乘的裡邊;這“方等”就屬於通教,通三乘來共學。

方等時,從五味來講,就相當於從酪裡邊又提煉出的生酥;這種生酥,就是小孩子和大人都可以吃的,都沒有什麼害處。在“五時”來講,又比方“食時”,就是太陽大約在早上九點到十點鐘的時候;高山也照到了,平地也照到了,這就是比喻小乘人可以學,大乘人也可以學,小乘和大乘的人都可以研究這種經典。

第四,般若時

第四個時期,說的是“般若”;這般若是屬於什麼教呢?於化法中,般若屬於別教。別教,這是大乘的初門,剛剛要到大乘的裡邊。怎麼叫“別教”?因為它“別前別後”,與前面的“阿含”、“方等”有分別,與後面的“法華、涅槃”也有分別;它又是“別小別大”,也就是與前面“藏教”、“通教”有分別,與後面“圓教”也有分別,所以叫“別”。所以別教是大乘之終,也就是要“轉教付財”的時候;轉教,是轉三乘的權教;付財,是準備說法華的圓滿一佛乘。

“般若時”這個別教,從“五味”來講,就相當於從生酥裡又提煉出來一種熟酥;這種熟酥,給大人吃是很相當的,所以別教是屬於大乘的初門。這就是比喻只有具大乘根性的權教菩薩,才可以學這種頓教的般若法門。又比方“禺中時”時,就好像是太陽在早上十點到十一點的時候;這是太陽普照大地,可是還沒有到中午,將要到中午的時候。

究竟怎麼叫“般若”呢?般若,是梵語,因為它有三種的意思,所以“多含不翻”;又“尊重不翻”,因為般若尊貴,所以就不翻。

般若具足三義,這三義是什麼呢?就有:(一)文字般若、(二)觀照般若、(三)實相般若。

(一)文字般若。這文字般若就所有的,包括一切經論──經、律、論,這都屬於文字般若。不要誤會說這文字是世間的文字,這是出世間的文字,並不是世間的文字;世間的文字,談不到般若,只可以說是世間的智慧,世智辯聰。

(二)觀照般若。“觀”就是觀想,“照”是明照。觀想並以智慧來觀照、來照了一切的諸法。好像《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這個“照”──觀照;觀照實相之理的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來觀照這種的般若。

(三)實相般若。什麼叫“實相”?“實相者,無相也”,本來也沒有相,但是又具足一切諸相、包含一切諸相;一切諸相,都是從這個“無相”流露出來的,那麼這就是“實相”般若。所以用文字的般若,來生起觀照的般若;以觀照的般若,而達到自己本有自性裡邊的實相般若,這叫“般若”。

第五,法華涅槃時

第五個時期就是“法華涅槃時”,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這部《法華經》。佛說這部《法華經》,說了八年,《涅槃經》說了一日一夜,所以說:“法華涅槃共八年”。所以你不要把《法華》這一部經看輕了;這一部經是佛究竟的極談,是最究竟的一種法門。

佛以前所說的華嚴、阿含、方等、般若,都是為著這個《法華經》來鋪路,都是為著要說《法華經》,才先說其他那四時的經典;所以在說其他那四時的經時,都是準備將來說《法華經》的,所以這部《法華經》叫“開權顯實”。前邊的華嚴、阿含、方等,以及般若,那都叫“為實施權”;佛是為什麼說那個法?就是為著這《法華經》。那麼現在到這個法華會上,這叫“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把以前那個方便權巧的法門都不要了、都取消了,就是留這個《法華經》。

這《法華經》是佛的真心,這《法華經》是佛的真身,這《法華經》是佛的法身,這《法華經》也是佛的應身,這《法華經》也是佛的報身;所以研究佛法的人,如果不把《法華經》研究通了,那還沒有得到佛法裡真正的這個滋味。真正佛法的妙義,就是在這部《法華經》裡邊;所以這個法,才叫“妙法”,這一部經,才比方是“蓮華”。

這蓮華是花中之王,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蓮華是出淤泥而不染,雖然它的根從泥裡出來的,可是又隔著水;所謂“在塵出塵”,在這塵裡邊,而超出這個塵。蓮華是一種妙花、妙蓮華,這“妙蓮華”是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那麼這一部經,也是經中最究竟的一部經。

所以在佛教裡有這麼兩句的諺語,這諺語就說:“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就是《楞嚴經》;想要成佛,一定要學《法華經》。所以《法華經》和《楞嚴經》這兩部經,在佛教裡佔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尤其這一部《法華經》,所有一切經典都是為了《法華經》而說的;所以《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我們現在能研究這《法華經》,可以說是妙不可言,也是最微妙的。

法華時,就是“日正中天,遍照大地”。太陽正到中天的時候,無論高山也好,幽谷也好,平地也好,任何的地方都照到了,人就甚至連這個影都沒有了;比方在經過教化小乘、二乘及大乘初階的人之後,還歸攝受大乘根基的菩薩。所以這部《法華經》,不要說聽講過,就聽見《法華經》的名字,已經就種諸善根了!《妙法蓮華經》這個名字,都不容易聽見的。那麼這叫“開權顯實”的法門。

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緣”為的是什麼?就是為的要說《法華經》。我們現在能聽到這部《法華經》,能聞到這部《法華經》,將來能瞭解《法華經》內容的妙義,這真是在無量劫以前種諸善根,才能遇著這種微妙不思議的經典、這種法會;所以這是一種最奇妙的一個法會。佛一生,就為的說《法華經》,我們現在能聽佛所說的《法華經》,這是每一個人應該生大歡喜、生稀有想。

你想一想,在美國開國這麼多年,哪一個人正正式式地聽過這部《法華經》?聽過《楞嚴經》?沒有的。只有看一看這個翻譯,也好像螞蟻啃西瓜似的,在外面啃來啃去,也得不著味道;自己看經典,就和那螞蟻啃西瓜是一樣的。西瓜裡邊是甜的,但是它嘗不著味道,只在外邊轉來轉去,圍著那個西瓜轉;轉多久的時間,也沒有法子知道其中的味道。那麼我們現在是把這個西瓜剖開,就可以嚐到裡邊的滋味了!

《法華經》在“五味”裡頭,就是“醍醐”,這叫“無上醍醐妙味”;以“醍醐”作教相,比喻這部《法華經》的滋味。這醍醐,據說是世間最稀有的、最妙的一種味道,所以《法華經》也就是像這個最好吃的東西,再沒有那麼好吃了!現在我們把《法華經》打開了,這個味道,就等著每一個人自己去咀嚼、去嘗一嘗!

《法華經》叫“妙法”,佛一生的目的,也就是說這部《法華經》。《法華經》是“純圓獨妙”,純圓,就是純粹的圓教,在《法華經》,沒有夾雜藏教、通教、別教,就是單單的圓教。所以在佛教裡,《法華經》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學佛法的人,若沒有讀誦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為什麼?因為佛最終的目的就是《法華》,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你是個佛教徒,對這部經不認識,那豈不是就不認識佛法?為什麼不認識佛法?就因為沒有明瞭這個“妙法”,所以就不認識。

《法華經》好像日照中天,所有山河大地、森羅永珍,無論是幽谷、是喬木、是任何的地方,都得到這種的光明遍照;所以在法華會上,人人都要成佛的。在本經上提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一切的人授記,說這個人他若不專一其心,以散亂心到塔廟裡,或者到佛塔裡邊,或者到廟裡邊,就這麼念一聲“南無佛”,一定會成佛的。

以前講《楞嚴經》的時候,我不是說過:“或有人禮拜,或復單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或者這麼單合掌──舉起來一隻手;不過,單合掌對著佛,是不恭敬的。雖然這麼最不恭敬地禮,或者這麼稍稍地低一低頭,也都一定成佛的;所以我們現在到這兒來,又拜佛、又唸佛,這將來一定成佛的。

說是:“單合掌、小低頭、散亂心都可以成佛,我現在這麼樣誠心、這麼樣禮拜,那我這個功德可大了!”你不要生這種驕傲心,也不要生這種自滿的心;可是我們現在明白佛法,就要在這個誠心上再加誠心,這恭敬裡邊更加的恭敬,這才是對佛教勇猛精進。所以不能自滿,說是:“他單合掌、小低頭、散亂心都可以成佛,我現在也不要修行了,將來我也成佛的!”不要有這種自滿的心!

法華會上說的這部《法華經》,以天台的觀點,就是“圓、頓”之教。這個圓教,就是最圓融的了;最圓融,如果再加上一個“頓”,就是立刻成佛,不需要等著,即刻成佛。這頓根的眾生──頓,是“即刻、頓然”;頓然開悟,就是很快地開悟。六祖惠能大師就講“頓”,神秀大師就講“漸”。

1.若沒有讀誦、沒有聽過這一部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1.若沒有讀誦、沒有聽過這一部經,那根本就談不到明白佛法【法華經淺釋】(宣化上人)

TAG: 法華般若五時所以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