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記憶】立法會的由來

澳門記憶

在昔日的澳葡時代,最早期的澳門立法會幾乎只有土生葡人的面孔,華人進入議會發聲的途徑並不多,直至後來議會和澳督鬧起矛盾,才令在澳華人得到更多發聲的機會。

立法會的由來

【澳門記憶】立法會的由來

擴大選民基礎後的立法會,多了許多華人面孔。

在開埠早期,澳門並沒有專門的立法機關,後來由於實際管治所需,才在1917年設立由官員和公眾人士組成的政務委員會,管理行政同時亦具有一部分立法權力。

政務委員會因應發展多次細分重組;1963年拆分出“立法委員會”,負責訂定法律、審批預算等事宜,及後又改組為立法會和省諮詢會,可算是澳門最早專職立法的機構。

直選面向土生葡人

【澳門記憶】立法會的由來

直至《澳門組織章程》頒佈後再組織起立法會

1974年,葡國發生康乃馨革命(即鮮花革命),澳門政治圈亦受波及。立法會等機構被臨時的諮詢委員會取代,直至兩年後新政府頒佈《澳門組織章程》才重新組織起立法會。重組後的議會,除權力增大外亦改行代議士政制,今日直選、間選及委任三種議員的誕生方式就是在當時定下。不過當時的直選主要是面向土生葡人群體設立,而間選是預留給華人社團選出華人代表,至於婦女及專業人士等群體則透過委任制度選出代表。

【澳門記憶】立法會的由來

澳門迴歸後,立法會繼續肩負特區的立法事宜。

鬧矛盾議會遭解散

立法會設立後職責與許可權卻與澳督有重疊,主要由土生葡人組成的議會亦經常與葡國來的官員有利益衝突,因此立法會經常與政府鬧矛盾,當中又以1984年,立法會未經總督同意而修改法令最為嚴重,事件驚動葡國總統,當屆立法會最終遭到解散。

改結構華人可參政

但亦因此輪風波,澳督改變了選民結構,將原本主要由葡籍參選、投票的直選組別開放予所有澳門人參加,雖然目的是制衡土生葡人群體,不過亦令在澳華人可參政議政,自此擁有更為平等的話語權,為之後澳門迴歸時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平穩過渡打下良好基礎。

TAG: 立法會澳門葡人土生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