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公元1402年,朱棣率大軍南下攻佔明朝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下落不明,成為千古謎團。然而,600多年以來,在湖南漣源市湄江鎮一帶,一直流傳有建文帝避難隱居在此的故事。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相傳,建文帝逃離京城後,顛沛流離,千方百計逃避追殺,隱居於湄江的觀音崖一帶。建文帝自稱應文和尚,在此誠心向佛,終了一生,大名鼎鼎的藏君洞因此而得名。建文帝在湄江一帶留下了許多故事以及對聯詩話。其中曾對觀音崖風光寫了這樣的詩句“峰如巢風彩,崖似臥龍文”。觀音崖下的圓通寺,傳說為朱允炆遁入佛門所建。

建文帝避難隱居的湄江觀音崖位於湖南婁底漣源市西北部的湄江鎮,如今已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全名為湄江國家地質公園,是湘中地區唯一的國家地質公園,擁有3處國家級地質遺蹟,20處省級地質遺蹟。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距漣源市區30公里,婁底市區40公里,長沙170公里,有207國道、華常高速、洛湛鐵路、湘黔鐵路、滬昆高鐵路穿境、伴境而過,交通非常便利。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 ,地處湘中丘陵帶北部邊緣,宋朝之前為鮮為人知的梅山蠻居住區域,多為地方王制自治統治。自梅王起義接受招安之後,這裡才成為朝庭政府大宋版圖的一部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裡人跡罕至,被封存多年。因此,至今依然儲存著近似原始狀態的生態環境。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建文帝眼中的湄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湄江國家地質公園以喀斯特地貌為主,但卻又明顯區別於雲南石林、廣西桂林、貴州荔波等喀斯特景區。公園集崖壁、峰林、溶洞、瀑布、湧泉、峽谷、岩溶湖、天生橋、深坑、地下河等等地質遺蹟景觀為一體,具有雄、奇、險、秀、幽等特色。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的景色為何如此奇特呢?

在2。3億年以前,湄江一帶是華南淺海的一部分。在地殼運動作用下,歷經海、湖的交替變化,沉積了巨厚的碳酸鹽巖和含煤岩層。此後,透過燕山構造運動而成北東向的山脈,岩層發生斷裂和輕微褶皺。喜馬拉雅運動使山脈進一步抬升,在距今6500萬年到2500萬年,地下水對岩石發生溶蝕作用,因而形成今天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可劃分為大江口 、仙人府一香爐山、塞海一龍泉峽、觀音崖一藏君洞和仙女寨等五個景區,總面積136。64平方公里,擁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巖門、四片綠洲、五座寺廟,六大飛瀑、七里峽谷、八面險景、百個奇洞、千塊巧石、萬樹臘梅等景觀。其間,讚譽度頗高、最為奇特的當數觀音崖、十里畫廊、三道巖門等。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觀音崖,海拔高度為499。8米,相對高差達300米,為一環抱半圓型峭壁,環形直徑約500米,侵蝕形成的環圓形巷道式峭壁。觀音崖原為落水洞因地殼上升,不斷崩塌而形成。崖壁上發育有觀音洞、藏佛洞、羅漢洞、盤蛟洞、藏經洞等絕壁五洞。崖頂有岩溶臺地,崖底為湄江河谷。觀音崖下建有圓通寺,據說許願特別靈驗,因此600多年以來一直香火旺盛。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圓通寺前有一湧泉,自五個直徑為1~2米的泉眼流出,面積約1200平方米,稱為蓮花湧泉。遠遠看去似朵朵蓮花蕩漾池中,近看時卻泉池鼎沸如沸騰的鍋壺,泉水嘩嘩有聲,非常罕見,堪稱一絕。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十里畫廊,長3500米,與河床相對高差達360米。懸崖斷面近乎直立,懸崖峭壁上因風化作用形成姿多彩的奇異畫面。在碧綠湄江以及五彩民居的映襯下,色彩斑斕,美不勝收。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三道巖門,位於塞海湖上,是湄江國家地質公園的標誌性的景觀。三道巖門是在水流侵蝕、溶蝕下產生崩塌後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觀。在1。5公里長的江面上,三座石山如斧劈開,分成兩岸,似三道大門層層疊疊,依次矗立。兩岸絕壁如刀劈斧削,分立對峙,又彼此深情對望著,雄偉壯觀!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自2018年起,湄江國家地質公園進行全封閉提質升級改造。今年10月1日,湄江將以嶄新的姿態向社會開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湖南有處低調罕見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優美,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避難隱居!

文/圖  納蘭小魚

TAG: 湄江地質公園觀音建文帝巖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