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聖誕將至,今年的聖誕,讓我們把視野繼續轉向中東,一起追尋中東這片土地上關於基督教的故事。

無論你是什麼信仰,無論你是跟團還是自由行,相信只要到以色列旅遊,伯利恆都是必去的城市(雖然它是巴勒斯坦管理下的城市,但是基於現狀,以色列團基本都會去)不知你有沒有注意過,在聖誕教堂出口處,有一個小教堂,這座小教堂是伯利恆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的主教座堂——聖加大肋納(凱瑟琳)堂(Church of St。 Catherine)。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聖加大肋納堂入口,前方為聖熱羅尼莫像,後方為加大肋納像,因該堂下為聖熱羅尼莫修道院。

基督教悠悠千年歷史,無數聖人聖女,無數可歌可泣,但唯獨這個女人才可以在具有特殊含義的聖誕教堂後佔有一席之地,因此她一定是對這個宗教,有著特殊的意義。她就是來自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聖凱瑟琳,St。 Catherine,聖加大肋納是天主教的翻譯,基督教聖公會翻譯為聖傑靈),嗯,你沒聽錯,就是今天埃及最大城市亞歷山大。在埃及的西奈半島上,還有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聖凱瑟琳( )市。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亞歷山大的聖加大肋納

當我們遙望她的事蹟,傳說與歷史交織,已分不清孰真孰假:

公元287年,聖加大肋納出生於當時羅馬帝國佔領下的埃及亞歷山大,與出身於匠人家庭的柏柏爾人聖奧斯定不同,她是亞歷山大總督高士底(Constus)的女兒,有些版本也稱她為公主。無論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她是當時在埃及的羅馬貴族。

有版本說,早在幼年時期,加大肋納就曾對父母談起自己未來的丈夫:“他的美貌比太陽的光芒更加燦爛,他的智慧統御世間萬物,他的財富遍及整個世界。”後世將這句話作為她皈依基督教的先兆。

在那個時代,亞歷山大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學術和文化中心,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加上家境優越,加大肋納從小便得以有機會學習各種知識。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始建於公元一世紀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遺址

在加大肋納14歲那年發生了一件改變她命運的事情,她親眼見到了聖母子顯現。正是這件事情,讓她皈依了當時尚處在“被迫害”階段的基督教。

當時的羅馬帝國統治者是著名的不識字皇帝馬克西米安(Maximian)和他的兒子,著名的暴君馬克森提烏斯(Maxentius,278年—312年),關於後者,後世對於他的記載是:在義大利和非洲(當然包括今天的埃及)推行暴政,不得人心。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馬克森提烏斯像

不久之後,馬克森提烏斯推行迫害基督徒的政策,當時剛年滿18歲的加大肋納則直接去米蘭(當時羅馬帝國處於分裂狀態,馬克森提烏斯駐在米蘭,然而又有版本說她去世於亞歷山大)譴責他的暴政。

為了證明基督教的荒謬,馬克森提烏斯派出了五十個演說家和哲學家與他辯論。然而當時年輕的加大肋納在“聖神的感召”下順利捍衛自己的信仰,並且她的辯詞讓好幾個學者皈依了基督教,甘願馬上被處決。

之後,這位暴君又想出一個招數,宣佈將她監禁並使以酷刑,但是這依然不能動搖加大肋納的信仰。她被逮捕以及堅定信仰的訊息傳開後,有超過200人來探望他。有些版本中,說甚至皇帝本人的妻子也因加大肋納的事蹟皈依基督教,而皇帝也處決了自己的妻子,而歷史記錄則顯示說這位妻子在加大肋納死後七年還和丈夫一起出現在戰場上。

在加大肋納監禁期間,馬克森提烏斯還想了最後的方法:只要她願意放棄基督教信仰,他就和她結婚,這樣加大肋納就是皇后。但是加大肋納依然拒絕了,她說她已經嫁給耶穌基督,她的童真僅獻予他。

最後,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馬克森提烏斯宣佈將年輕的加大肋納以當時帝國內最重的刑罰——磔輪處刑。然而當她觸碰到輪子時,奇蹟出現了,輪子突然開裂成了碎片。因此,皇帝只能改判她斬首。

加大肋納去世八年後的公元313年,羅馬帝國新的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us)一世(272年——337年)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從此,信仰基督教不用再冒失去生命的風險。為了這一天,加大肋納在內無數殉道者們都曾付出生命的代價。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米蘭赦令

雖然聖加大肋納的事蹟至今都有很多爭議,關於她的故事,很多都依賴於道聽途說,口口相傳的各種版本,甚至有學者直言不諱說歷史上不存在真的聖加大肋納,她的故事其實是很多殉道者的事蹟拼湊而成。上世紀六十年代,羅馬天主教會曾將聖加大肋納移除,之後又變為可選的紀念。但是絲毫不影響後世對她的崇敬,而且由於當時東西教會尚未分裂,因此在各個宗派中我們都能見到對於聖加大肋納的敬禮。例如著名的聖女貞德就曾宣稱在大樹下遇到過聖加大肋納。而同時,聖加大肋納(凱瑟琳)也成為了未婚女性、學生等很多職業的主保。東正教則傳說在分娩時,呼喚聖加大肋納可減輕痛苦,有助順產。而凱瑟琳(Catherine)這個名字也成了西方女性常用的名字之一,最著名的有英國亨利八世國王的第一任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俄羅斯兩位叫葉卡捷琳娜(凱瑟琳的俄語版)的女王,以及好萊塢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有誰還記得日本動畫片《怪貓邁克》嗎?三主角之一的尼爾基拉(貓斯拉)也被主人叫作凱瑟琳

有傳說,加大肋納去世之後,天使把她的屍體運到了今天的西奈半島——穆薩(摩西、梅瑟)山腳下(今埃及聖凱瑟琳市),公元六世紀,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在西奈半島修建聖加大肋納(凱瑟琳)修道院。公元850年,修道院的修士們發現了聖加大肋納完整的屍體,據說當時她的頭髮依然在生長,她的身上不斷流出具有芳香的沒藥,而這樣的沒藥後來被認為是聖物,至今藏在倫敦坎特伯雷等很多西方的教堂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埃及聖凱瑟琳市之外,希臘北部的卡泰里尼(Katerini)也是根據聖加大肋納命名。

傳統的天主教聖像中,聖加大肋納的標誌是棘刺輪,象徵著她的神蹟,拉丁教會慶日為11月25日。希臘和俄羅斯東正教會(包括東方禮儀天主教會)和科普特東正教會則分別在12月7日(儒略曆11月24日)和12月8日(科普特歷3月29日,儒略曆11月25日)慶祝。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十五世紀油畫:《聖加大肋納與聖奧斯定》

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聖凱瑟琳修道院在內的“聖卡特琳娜地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座修道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修道院。修道院的牆體和房屋對拜占庭式建築風格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修道院內有大量傑出的收藏,包括早期基督教手稿和聖像。修道院所在的地區,山巒高峻,蘊藏著無數的考古遺蹟和宗教古蹟,給修道院提供了完美的環境。每年,都有無數教徒、遊客前來朝聖、遊覽,甚至已經形成了旅遊的完整產業鏈。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埃及南西奈省聖凱瑟琳市的聖凱瑟琳修道院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聖凱瑟琳修道院內部

時光進入了十九世紀,在亞歷山大傳教的天主教方濟各會士們建起了雄偉的教堂,在建造這個主教教堂時,這些義大利人重新想起了這個出生在這裡的聖人,因此用聖加大肋納來命名這座新建的教堂和附屬修院。幾經戰火,幾經修繕,這座教堂存在至今,這裡已經成為亞歷山大天主教的中心,義大利流亡至此的末代國王維托里奧 埃馬努埃萊三世也曾埋葬在這裡直到2017年運送回國。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亞歷山大聖加大肋納天主堂外景

而某種程度上說,因著這個教堂,在外流亡了千年的聖加大肋納,也終於回到了她出生成長的地方。

伯利恆聖誕教堂邊,這個來自亞歷山大的她,究竟是誰?

亞歷山大聖加大肋納天主堂門口的聖加大肋納像

TAG: 肋納加大修道院聖凱瑟琳凱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