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蟲季來襲

8月末以來的時令昆蟲裡,鳴蟲成為了絕對的主角。近期,蟲仔也陸續收到了許一些讀者的私信,內容多是希望大城小蟲可以介紹一下如何識別身邊鳴蟲種類。

擼起袖子就是幹,大城小蟲的小夥伴們趕緊整理了一下手邊的素材,在今天帶來了常見秋季鳴蟲的地上篇。為了方便大家在野外更高效的尋找鳴蟲,我們還加入了每種常見鳴蟲的音訊素材,趕緊來聽一聽你身邊究竟住著多少蟲蟲歌唱家吧~

迷卡鬥蟋Velarifictorus micado

俗稱蟋蟀或蛐蛐,上海地區稱為“財積”。因其好鬥的“性格”,常被人們捕捉飼養取樂,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種鳴蟲。

雄性識別特徵:

體長約為16mm,體黃褐色至黑褐色為主,頭頂後部具明顯紋路。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句,句,句”聲。

長顎鬥蟋Velarifictorus aspersus

俗稱白和尚,猴頭蟋蟀。

雄性識別特徵:

與迷卡鬥蟋外形相似,但上顎長而使顏面兩側略凹陷。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較尖細為“唧,唧,唧”聲。

小素蟋Mitius minor

雄性識別特徵:

體型較小,約10mm,足醬油色。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較尖細的“唧”。

多伊棺頭蟋Loxoblemmus doenitzi

俗稱棺材頭,上海部分地區亦稱棺材板。

雄性識別特徵:

體長約20mm,頭顏面傾斜,並向兩側擴充套件凸起,似棺材。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低沉,小段“咯咯咯咯咯咯”停頓後往復。

石首棺頭蟋Loxoblemmus equestris

俗稱小棺頭

雄性識別特徵

:體型較多伊棺頭蟋小,雄性頭部兩側擴充套件不明顯。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小段的“吉,吉,吉,吉” 停頓後往復。

黃臉油葫蘆Teleogryllus emma

俗稱亦為油葫蘆,因叫聲優美,深受鳴蟲愛好者喜愛。

雄性識別特徵

:上海最大的蟋蟀科昆蟲,體長約24mm,顏面包括眼上方黃色。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小段顫抖的“咻,溜,溜,溜,溜,溜”聲,猶如油灌入葫蘆瓶內的聲音。

刻點鐵蟋Sclerogryllus punctatus

俗稱鐵彈子、罄蛉或磐蛉。

雄性識別特徵

:體長約10mm,體黑色,觸角中部白色,足膝部及以下橙紅色。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沙啞連續的“鈴鈴鈴鈴”聲。

斑腿雙針蟋Dianemobius fascipes

俗稱花蛉或斑蛉,常見於公園或綠地的草坪裡。

雄性識別特徵

:體長約5mm,體黑褐色,足淺色具明顯深色斑紋。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連續小段的“滋…兒”聲。

東方螻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俗稱土狗子,喜在地下打洞築巢。具有趨光性,常見於公園或籃球場的路燈下。

雄性識別特徵

:全身黃褐色,頭較小小,前足為挖掘足。

聞聲識秋蟲—地上篇

鳴聲識別:

鳴聲為低沉的“咕~”聲。

TAG: 鳴聲識別鳴蟲雄性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