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這一樁更加慘烈的事情

白銀,作為一種僅次於黃金的硬通貨,在中國有著2000年左右的歷史。不過,作為一種城市的名字,我第一次聽說還是在2016年8月,當時,白銀市剛剛破獲了一件發生在1988-2002年14年間的連環殺人案。沒想到,這個位於甘肅東南部、距蘭州僅70餘公里的城市再次闖進我的視野會因為另一樁更加慘烈的事件。

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

5月22日9:00,第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的172名參賽選手從黃河石林南山廣場開跑,按照計劃,他們將在20個小時內跑完100公里全程,角逐總額超過33萬元的獎金。

【獨家】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這一樁更加慘烈的事情

在國內越野界,比100公里更長的賽事有不少,已經舉辦了三屆的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不算特別,對於許多大神級別的選手來說,他們在出發前已經穩操勝券。不料,這場賽事成了所有選手的夢魘。

開跑後沒多久,風力就開始加大,到了10點半左右,一場不期而至的暴雨又開始降下。起初還是星星點點,很快便劈頭蓋臉襲來,讓一個個選手根本看不清路在哪兒,崎嶇陡峭的山路被雨水打溼後變得泥濘不堪。

賽事報名資訊顯示,第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一共設有9個休息站(CP),按照慣例,後半程才會發生真正的比拼,優秀選手越來越領先,體力比較弱的越來越落後甚至退賽大多也會發生這裡。當天,CP2-CP4卻成了選手們集體的滑鐵盧。

從CP2到CP3八公里之內要爬升1000米,由於路況極差,選手們不得不手腳並用才能艱難地前進。

與大風、暴雨、海拔、路況等相比,低溫無疑更加可怕。一位來自東北的選手“流落南方”後來在社交媒體回憶說:“很快發現十根手指都沒有感覺了,這是在除東北的冬天外從未發生過的情況。把手指放嘴裡含著,感覺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無感覺,同時覺得舌頭也冰涼了。”

在那個瞬間,原本一直憧憬拿到1600元“陽光普照獎”的“流落南方”果斷決定退賽下山,正是這個決定讓“流落南方”5月22日晚上還能坐在溫暖的酒店裡寫下一篇長文,不少與他一起出發的跑友卻因執意前進而在那個下午到晚間永遠地停止了呼吸。

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公共事件前方應急指揮部報告顯示,截至5月23日上午9時搜救工作全部結束時,172名選手中,8名傷員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共有21名選手遇難,包括中國超馬圈的領軍人物梁晶。

凍死的一半都是圈內的高手

1990年出生於安徽合肥的梁晶24歲在濟南12小時超馬比賽中榮獲第一個冠軍時即打破全國紀錄,從此便如同開掛一般所向披靡,在9年時間裡包攬了一長串頂級賽事的冠軍。

【獨家】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這一樁更加慘烈的事情

僅在2018年,梁晶就奪得HCFR國際越野跑挑戰賽100公里、曲阜12小時超馬、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濟南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賽暨環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等賽事的冠軍。

在業界,這位中國24小時超馬記錄的保持者被視為國內目前最好的超馬選手、中國最能跑的人之一,只要他出馬,別人基本沒有奪冠的希望。跑友們對普通話不甚標準、語速很快的人喜愛遠甚於妒忌,親切地稱他為“梁神”、“梁大將軍”。

2018年10月2日,我和同事發出了第一條梁晶奪得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冠軍的微博,並在賽後的“封神大典”上有幸見過他一面。後來因工作變動,我與超馬圈再無交集,這位傳奇人物自然也淡出了我的世界,他的噩耗刷屏時,我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兩年半前的一切猶在眼前,造物主已讓我們陰陽兩隔。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次凍死的一半都是圈內的高手。

在多個主要旅遊網站上,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在白銀市旅遊景點中都排在第一名。這裡的石林峰林聳立,絕壁凌空,氣勢磅礴,多姿傳神,以奇、雄、險、古、野、幽見長,最高處達200餘米,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一河之隔的綿延沙丘與河心綠洲遙遙相望。但172位跑者中的許多人很可能是第一次抵達白銀,還沒來得及好好看一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獨家】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這一樁更加慘烈的事情

有關調查仍在進行中,具體原因尚不得而知,不過,從目前流露出來的資訊來看,第四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主辦方在安全保障方面似乎存在明顯瑕疵,這大機率是此次悲劇發生的根源。

中小城市的野心與現實

近年來,全國興起了一場打造城市IP的熱潮,各地希望透過此舉提高本地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與投資者,但資源的差異決定了有些城市還沒出發就輸了。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城市品牌建設方面擁有無可替代的區位優勢,南京、杭州、西安、開封等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立城市品牌也不難,豐富的旅遊資源則成了廈門、青島、蘇州等城市的加分項,那麼,既不佔有區位優勢又不具備歷史文化底蘊也缺乏優質旅遊資源的中小城市該怎麼辦?

【獨家】中國最能跑的人倒在了黃河石林,這一樁更加慘烈的事情

不少人祭出了體育賽事的大招,無需固定場館的馬拉松尤其受到了各地的青睞,舉辦時只需短暫封封路即可,除了一票難求的北馬、上馬、廣馬,國內每年舉辦的馬拉松多如牛毛,甚至一些縣級市也玩起了馬拉松比賽。

這使得馬拉松淪為爛大街的貨色,部分地區開始將目光轉向越野賽。在往屆的報道中,白銀本地媒體矩陣就赤裸裸道出了自己舉辦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的目的:為了促進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遺憾的是,許多人只看到了收益卻忽視了風險。與路線固定、風險相對可控的城市馬拉松相比,越野賽的路線複雜,突發狀況多,不確定性極大,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更是如此,海拔高達1500-2300米,這些對於賽事保障工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以我親歷的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為例,當年參賽的只有來自七個國家的57名選手,但組委會在賽事現場配備的保障工作人員超過300位,工作人員與選手配比高達5:1,救援、醫療類佔比最高,後勤保障緊隨其後,用於賽事保障的車輛53輛。人們常常只看到冰山上的部分,卻漠視水面下的部分。

從賽程上看,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只相當於八百流沙極限賽的四分之一,但賽事保障難度同樣很高,野心勃勃的主辦方設定了400人的報名目標,同一時間還舉辦了600人規模的21公里越野跑和不限報名人數的5公里健康跑,他們在現場是否配備了與之匹配的保障人員,值得我們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高海拔地區本身就容易發生極端天氣,如果完全甩鍋冰雹、凍雨、大風,恐怕有失公允。

根據“流落南方”的披露,當一些跑者報告其他選手遇險亟需救助時,該休息站僅有的幾位藍天救援隊隊員愛莫能助。值得慶幸的是,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400個名額最終只有172人參跑。

後記

在寫這個話題時,紫財經的初衷是想探討一下城市品牌的問題:所有的城市是否都應該走做大做強一條路?為什麼就不能滿足於安安靜靜地做一個讓本地居民安居樂業,幸福快樂地生活的小而美城市?

從青島、廈門到麗江、大理,許多城市一年接納數百上千萬遊客,資料確實很漂亮,可是,高企的房價、物價卻讓本地人大呼受不了。

任何一個城市的容量都是有限的,除了擴大旅遊數量外,我們或許也可以縱深思考,讓每個到來的遊客願意多花錢,這樣既維持住了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質化,又能擴大收入。人們往往只重視量而不重視質,也許是因為後者更難吧。(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TAG: 越野賽石林選手百公里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