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自古沒有人去搶孔聖人的至聖之名,也沒有人去搶釋迦牟尼的佛祖之尊,因為挨不著啊!

日本天皇這種存在,就跟廟裡的神像一樣,供奉的好好的,誰會去找他的不痛快呢,完全沒有利益衝突嘛。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這種情況,與王朝更替不一樣,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即使沒有沙丘之變,秦始皇能夠順利傳位給扶蘇,想要延緩秦朝滅亡的速度都費勁,更不要說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

王朝興衰交替,自有規律,因人而變,不在於一兩代人的強盛,而在於延續的繼承人和政局平衡,打擊豪強欺壓百姓。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拿漢朝來舉例子,從漢高祖到漢宣帝,六代帝王精明強幹,開創盛世,遇到庸主漢元帝盛世止步,經歷漢成帝、漢平帝兩代荒淫,王朝就被人奪走了。

縱使扶蘇繼位,秦朝又能如何呢,一代賢明,難以保證世代都賢明,在我國的歷史環境下,王朝逃不過遇明主而強,遇庸主而衰,遇昏君而亡的規律。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日本天皇的“神聖”,在我國古代是很難營造出來的

日本的天皇為什麼可以萬世一系,主要是因為天皇沒什麼權力,天皇在日本更像是“神權”的象徵。

“大化革新”之後,日本很快進入了封建社會,從645年日本開始改革進入封建時代,到857年,日本天皇大權旁落,藤原良房開始攝政,日本進入幕府時代,天皇成為象徵。

其實到這個時候,天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日本整體政治格局,一直是在營造天皇的“神聖”存在,當時的攝政大臣並沒有冒險把天皇從神壇上踹下來,這和我國古代的情況區別很大。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在我國古代這種皇室神聖的象徵,是很難營造出來的,因為在漢朝之前,所有的王室,都是黃帝的後人,誰也沒比誰神聖,大家都是一個祖先,要是神都是神。

夏禹是黃帝玄孫,顓頊之後。商湯也是黃帝玄孫,帝嚳之子契的後人。周文王姬昌與商湯出於同源,是帝嚳之子后稷的後人。秦國的祖先是商朝大將飛廉,飛廉同樣是顓頊的後人。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徹底把人民心底的慾望喊了出來,從此推翻統治者成為人民群眾發洩不滿的手段。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即便如此,後來統一天下的漢高祖劉邦,家裡祖宗往上數,也是黃帝的後代,劉邦家裡雖然只是沛縣的小地主,但是先祖是晉國大夫士會,其祖為最後一代杜國國君杜伯,乃是堯帝第九子的後裔,堯帝是帝嚳之子。

看看這,感情我國古代幾千年的朝代更替,都在一家人裡面倒騰,皇室怎麼建立自己的神聖地位,都是一家子出來的,咋你就成神聖了,我就不能是。這怪誰了?只能怪黃帝的後人太能生了吧!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利益的分配不均衡,是造成王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我國進入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體現,是貴族時代的結束,新興的地主階層成為國家的主要力量。君主為了更好地統治國家,大幅度削弱卿士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改革就是農民社會地位的提高,在社會發展中農民和地主之間並沒有天然的分界,農民隨時可能因為一些機遇變成地主,地主也可能因為不善經營,變成貧民。

在王朝建立的初期,朝廷會根據戶口,重新分配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奉行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的政策,讓人民安居樂業。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但是到了王朝晚期,寄生在王朝身上的既得利益者越來越多,多到足以壓垮整個王朝,此時農民的土地被大肆侵佔,數十萬上百萬的農民食不果腹、流離失所,最終爆發大規模起義,將王朝吞噬。

究其原因,本質上還是利益分配由最初的基本均衡,到後期貪婪佔據理智,底層弱勢群體的利益被侵吞,利益平衡被打破,造成了王朝的更替。

秦朝的建立,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秦國在統一天下前,已經有了數百年的傳承,其中央朝廷有一套完善的治理和法律體系。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將秦國的法度和體系推向了全國,雖然史書沒有記載秦朝統一後重新分配土地的記載,但是按照商鞅新法的傳統,秦始皇應該是落實了這一“耕戰”舉措的。

但是秦朝問題是雖然給農民分配了土地,但是並沒有給農民好好耕作、養家餬口的機會。從秦朝統一之後,秦始皇一直都在“辦大事”,大興土木,營建宮室、皇陵,連年對外用兵。

這完全違背了農業社會的生產規律,我國自古以來的農業生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律,即三年勞作,可以積攢一年的口糧,但是三年豐年,必有一年災年,所以老百姓的存糧一直都維持在剛剛可以維持生活的水平線上。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而秦始皇統一之後,連年徵發民力,用做修建長城、馳道、宮室、皇陵以及戰爭,有多少家庭失去了生產的支柱,有多少家庭雖有土地,卻無耕作的勞力。

用現在的話說,這也是一種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統治者為了自己的野心、慾望,過度佔有和使用國家的資源,廣大人民群眾只能獲得少得可憐的資源,自然是要起來推翻秦朝的統治。

扶蘇未必就是帝位合適的繼承者,他也很難真正挽救秦朝

首先來說,扶蘇絕對算不上秦帝國合格的繼承者,可以說他是個孝子賢孫,但是歷史上有為的皇帝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孝子呢!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胡亥的一道偽詔就讓他授首,這樣的人一點志氣都沒有,能成就什麼大業呢,經不起一點波瀾的皇子,憑什麼能夠成為帝國的繼承者呢?

秦始皇病逝的時候,扶蘇也三十多歲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皇長子,在那杵了三十年,秦始皇為何遲遲不願意立他為太子,因為他沒出息啊,一個皇子,一點血氣都沒有,作為帝國繼承人,他配嗎?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也是一個性格柔弱的皇子,當了幾十年的太子,漢武帝也多有不滿意,認為性格不像自己。但是就是這樣的劉據,做皇子,做帝國的繼承人,也甩扶蘇幾條街。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面對李廣利、江充等人的陷害和步步緊逼,劉據展現了皇子不容侵犯的威嚴和男兒的血氣,以皇后詔書和太子手令,起兵自保,誅殺奸臣江充等人,雖然最終兵敗身死,但他無愧於劉徹的兒子。

如果扶蘇繼位的話,他肯定會施行相對較為柔和的政策來治理國家,安撫天下的百姓,再進一步,停止大興土木和南北征伐,放百姓迴歸鄉里,從事耕作生產。

但是扶蘇繼位,指望他能夠施行輕徭薄賦的政策,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會出現秦國本土和山東六國的差異政策,秦國本土已經適應了商鞅的耕戰之策,用耕地交糧換爵位和土地。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但是天下人並不適應,因為連年征戰和徵發徭役,百姓流離失所,勸民歸田,休養生息成為亟待要解決的問題,輕徭薄賦成為一種有效的措施。

但是怎麼解決關中老秦人和六國百姓的賦稅問題,是扶蘇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秦朝將頃刻之間轟然倒塌。這就好比你之前100萬買的房子,現在房子降價了,50萬就能買到,你還不得鬧翻天了!

秦二世元年,天下就群起反秦,這恐怕不全是胡亥的功勞吧,胡亥就是一堆屎,臭起來也且得一陣子才能傳出咸陽城去,他繼位不到一年,秦朝就眼看活不了了,他恐怕也是接盤俠吧!

沙丘之變,秦始皇能順利傳位給扶蘇,保住秦朝的長盛不衰速度都費勁

秦始皇在位的時候,秦朝就已經積重難返了,出現了百姓流離失所,“群盜滿山”的情況,天下之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叛亂起義,是因為秦始皇威壓還在,天下人震懾於秦國名將的威名。

扶蘇繼位之後,肯定不會處死蒙恬、馮去疾、馮劫等人,所以天下出現叛亂後,可以第一時間抽調精銳兵力和名將進行鎮壓,這樣就可以基本保持天下的穩定。

但是恐怕要讓天下歸心,還很難,或者說終秦一朝也難以做到,扶蘇的作用恐怕更多像楊廣一樣,等到名將凋零,無力鎮壓天下之後,秦朝也走向盡頭。這種現象就像炒股,統治者失掉了民心,你想再漲回來,就難上加難了!

TAG: 扶蘇秦朝秦始皇王朝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