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的合理性在哪兒?

《彩禮這個玩藝兒怎麼能廢掉?》中,我強調的是這麼幾點:

當女人作為性資源;

當女人作為一個勞動力從女家讓度到男家;

當新成立的小家庭需要一些啟動資金……

這都需要彩禮的支撐

自認為已經說全了。

大半夜的,一個兄弟跟我強調:

彩禮其實是農耕文明的勞動力交換……

我說,我的文章中,有這個點,就是沒有詳剖。

我這個兄弟的意思,彩禮是必須要的。出發點就是農耕文明的勞動力交換問題。

他還補充了兩點外圍的東西:

一、少數民族不會歧視私生子,因為小孩子從小就是勞動力。兩三歲就可以幫家幹活了。

二、某些少數民族懲罰偷情者——如果男方是掏了十頭牛這樣的彩禮,則你與捏家女人偷情,則罰你兩隻羊,也是說得過去的。

這些我都同意。

我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裡,介紹過少數民族的轉房婚,就是男人死了,媳婦兒與孩子,會轉嫁其他兄弟,甚至沒了兄弟還可以轉嫁侄兒,就是基於,女人與孩子,都是資源與勞動力,是家庭財富的一部分。

農耕文明下,每個家庭,都是一個生產單位。

每個人,都是家裡勞動力之一員,資源一部分。

但婚姻,讓女人長成之後,就作為資源與勞力,讓渡給男家了。

男家可不得出一筆費用麼。

按當時的概念,這筆勞力費出得越高,女方身價越高,女方家也越有面子。

按現在的觀察,當然是窮的地方,彩禮要得越高。而富的地方,陪嫁反而越高。

出於同一個思維,女方家在拿到彩禮後,會眼睛眨也不眨地,用在女人兄弟的婚事之上,依然是由於,男方要從別家拐來一個成年勞動力。

只不過這種勞動力交換,既有時代價值,又有地區價值,既有流行價值,又有個體價值——所以相親公園裡,什麼條件都要列在明處,就不必大驚小怪了,男女雙方的出身、才貌、性格、學養、脾氣、財富、增值空間,都是議價的一部分。這就相當於兩個公司合併上市,門當戶對,都是題中之義。

所以灰姑娘嫁王子,是灰姑娘的夢。

落魄書上遇狐仙,是灰太郎的夢。

現實中都不太可能。

現在人對彩禮有接受,有不接受,說明人類正在走出農耕文明,甚至未來要走出婚姻本身也不是不可能。

【溫馨提醒:我們黑店有三八活動了。即時起到三八,凡購買茶葉,單筆訂單達兩千元者,贈送指定簽名白玉杯——福建德化羊脂玉竹節杯一枚。你可指定網名或者藝名。讓師傅給你簽到杯上哈】

彩禮的合理性在哪兒?

彩禮的合理性在哪兒?

彩禮的合理性在哪兒?

歡迎關注公號

TAG: 彩禮勞動力農耕女人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