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從年初《夢華錄》成為口碑爆款,到暑期檔《星漢燦爛》《沉香如屑》《蒼蘭訣》三部古偶接連熱播,古裝題材可以說是今年的NO。1霸屏題材。

而縱觀近年來的古裝市場,也發生了很多全新的變化,受制於政策調整與創作難度等問題,內容厚重、冗長的大古裝劇逐漸離開了創作風口,反而是古偶、仙俠、宅鬥、懸疑等世界觀架空,主題輕量化,內容幽默討喜的作品屢屢成為流量王者,征服了不少觀眾。

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一種聲音,那就是認為當下的古裝劇比起過去的經典作品,製作與畫面雖然更加精美了,卻總是缺少了一些“古韻”,角色也不像是“古人”。

“古韻”對古裝劇來說真的重要嗎?哪些題材在觀眾眼中更需要充滿“東方美學”的氛圍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做一些簡單的探討。

“古偶”成功的基礎是CP好嗑,“古韻”只能錦上添花

下圖包含了近三年來所有高熱度古裝劇,從這些作品中,或許可以分析得出當下觀眾對古裝內容的審美究竟是怎樣的。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圖中30部古裝劇,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成三大類:一、以甜寵為主線的古偶;二、男頻內容,包括武俠、懸疑、玄幻等;三,非架空的歷史正劇。

其中,非架空歷史劇想要出現在觀眾面前,從劇本到服化道都要經歷嚴格的審查過程,劇情與美學風格很難敷衍不考究,再加上該型別作品在主演的定奪上往往不青睞“小鮮肉”,大多會選擇“演什麼像什麼”的實力派,所以基本不會在“是否有古韻”的問題上“翻大車”。

以《大秦賦》《山河月明》為例,雖然這兩部劇在情節鋪陳、敘事節奏、個別選角等問題上引發過爭議,但網友們對劇中朝代還原的真實程度,陳寶國、段奕宏等幾位“戲骨”塑造的歷史人物,基本都是持肯定的態度。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男頻方面顯然就比較複雜了,不同的題材,觀眾對其的要求也完全不同。玄幻題材一般由大IP改編,往往少不了作者原創的獨立世界觀,在設定上也多受“西幻風格”的影響,例如《斗羅大陸》和《大主宰》,在服化道細節上雜糅了多種元素,網友們肯定也不會拿看待傳統古裝劇的標準看待它們。

武俠和懸疑題材,則與歷史正劇非常相似,很容易產出“古韻十足”的作品,無論是視效頗有水墨畫意境的《雪中悍刀行》,還是還原了盛唐氣象的《風起洛陽》與《唐朝詭事錄》,都在故事懸念迭出的同時,展現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東方美學”,頗受網友們認可。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還有在當前古裝市場中最炙手可熱的品類,上文榜單中佔據了大半壁江山的古偶,這類內容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故事以CP的感情互動為主線,主題輕鬆不沉重,節奏明快,且在內容中加入了很多輕喜劇元素,整體看來,非常符合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們碎片化的觀劇習慣。

對於這樣的內容來說,它價值觀的立足點是現代的,人物的思維方式是現代的,甚至連愛情線也多是復刻現偶,以《蒼蘭訣》《星漢燦爛》為例,東方青蒼與凌不疑一個是武力值點滿的魔尊,一個是少年將軍,都以強勢的姿態拯救女主於危難之中,換了背景,依然是“霸道總裁”的套路。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顯然,在這樣的作品裡,觀眾並不會強烈要求劇集的整體氛圍要充滿“古韻”,演員要有代入感十足的古人氣質,達到男帥女美的基礎線即可。

今年暑期檔透過《蒼蘭訣》《星漢燦爛》飛昇的“95後”小花虞書欣與趙露思,她們二人一個嬌嗲可愛,一個甜美活潑,氣質都頗具現代感,但對於“小白花”型女主的完美駕馭,加之自身非常“百搭”的出眾CP感,都讓她們正對古偶使用者的胃口,在這一品類中成功突出重圍。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取向並不意味著觀眾不期待朝正劇靠攏,偏向現實主義的古偶劇,近三年古偶熱度排名第一的《夢華錄》就可以佐證這一點,正是因為它兼具了內斂細膩但高CP感的男女主互動,和細節紮實、美術考究的非架空時代背景,成功達到了普通古偶未能企及的出圈程度。

“天選古代人”靠顏值和儀態,“服化道”加持也不可或缺

對於觀眾而言,古裝劇寄託了他們對古人的浪漫想象,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所以,演員們想要毫無“割裂感”的演好古裝劇,絕不是隨便穿上古裝,擺幾個pose就可以。

那麼,創作一個成功的古裝角色,具體都需要有哪些元素的加持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演員的自身條件,去年,有關“古偶醜男”的話題流行於各大社交平臺,網友們又紛紛懷念起了當年的“天涯四美”,這兩件事再度說明了,想要古裝角色被大眾認可,男演員的顏值必須能打,骨相優秀線條分明,五官立體濃眉大眼缺一不可,吃造型、吃打光、吃氛圍的“偽帥哥”到了古裝劇裡很容易原形畢露。近期的王鶴棣與吳磊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只需要往鏡頭前一站,就已經“蘇”感四溢

女演員也是一樣,想要靠古裝角色出圈,顏值絕對不能有太大的硬傷,且最好五官線條流暢圓潤不尖銳,氣質淡定沉穩,古典優雅。《夢華錄》中的劉亦菲,《贅婿》中的宋軼都完美還原了觀眾心目中的“絕代佳人”。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其次,演古人,除了顏值,儀態也十分的重要,可以補足外形或直接毀滅外形。與現代人不同,在“坐”“立”“行”等舉止上,古人有許多規範講究,每一個動作都要舒展優雅,收放自如,既不能太“端著”,也不能鬆弛的過頭,導致形體鬆散,圓肩駝背。《君九齡》中,金瀚從樓上飛下落地時的一趔趄,讓瀟灑直接變成了好笑,《嘉南傳》中,鞠婧禕走起路來甩手動肩,步搖亂晃,“郡主”的貴氣蕩然無存。

有舞蹈、武術、戲曲功底的藝人往往在這一方面非常有優勢,曾經的訓練讓他們能夠良好的控制自己的儀態,與角色完美融合,軍藝舞蹈系畢業的楊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還有《唐朝詭事錄》的主演楊志剛也曾經在河北省藝校學習舞蹈專業,《祝卿好》中因為打戲身手備受好評的鄭業成,則是京劇武生出身。

“輕喜高甜”內容成為主流後,“古韻”對古裝劇來說還重要嗎?

當然,以上作為基礎條件,對觀眾要求不高的古偶來說尚算足夠,但誠如上文中所言,如果是更厚重、更寫實的題材,還需要製作方在刻畫社會場景、生活細節上下功夫,塑造出屬於時代背景的獨特氛圍,以有內涵的“古典美學”征服觀眾。

要想時代氛圍到位,首當其衝不可忽視的就是服化道,大部分腰部古偶之所以會給人以強烈的懸浮感,大部分來源於千篇一律的韓式粗眉,誇張的美瞳,影樓風的服裝等等……

在服化道維度完成了高階感美學構建的當屬《清平樂》和《夢華錄》。《清平樂》中,從皇帝、皇后的禮服、常服,再到傢俱、擺件、生活用品,無不給人一種精緻、簡潔的感覺,把宋代風雅且不張揚的審美趣味展現的淋漓盡致。

《夢華錄》中,觀眾跟隨著趙盼兒的視角,感受了一把東京不夜城的繁華,風俗人情皆有據可查。

另外,禮儀與臺詞等細節是否足夠紮實,經得起考究,也非常關鍵。仍舊以《清平樂》為例,劇中,冊封皇后、公主出降等重要情節,都高度還原了北宋的宮廷禮儀,讓觀眾能夠在充分的儀式感裡迅速感知古人的精神風貌。同時,該劇的臺詞也化用了不少古代典籍中的句子,沒有以“大白話”敷衍觀眾。

總的來看,古裝劇是否有“古韻”,並不能決定它是否成功,對於不少題材來說,邏輯自洽的故事,CP感十足的演員搭配其實都更為重要,但創作者如果能在此基礎上將“古典美學”運用得當,就會給劇集帶來“更上一層樓”的質感,甚至有機會跳脫出“流水線作業”成為難得的經典,像《夢華錄》一樣,引發觀眾們反覆的咀嚼與討論。

TAG: 古裝劇古偶觀眾古裝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