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文l松鼠媽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綜藝節目,叫《旋風孝子》,著名的臺灣女演員陳喬恩在與母親一起參加這個節目時,坦言稱:

“小時候,哪怕只是犯了一點小錯誤,媽媽都會動手打自己,每天都活在恐懼中。”

在節目裡,每當她與母親獨處時,氣氛都非常尷尬,兩人似乎都有些無所適從。現在陳喬恩已年近40歲了,且也算是事業有成。

但透過節目對她日常生活的拍攝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陳喬恩平常更喜歡自己獨處,不善長與其他人溝通。在母親面前,還是依舊非常怯懦以及無措,像一個小女孩一樣,生怕自己不小心做錯了什麼事,或者說錯什麼話,便找來母親像小時候那樣的打罵她。

“我也不想發火啊,可是很多時候控制不住自己,只能透過打罵來教訓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就是為了他好,小時候不對他嚴厲,他走了彎路怎麼辦?”

“打是疼罵是愛,我們也是為了他!”

相信不少家長教育孩子時,深受“不打不成器”觀念的影響。還有不少家長用

“打在孩子身,痛在我心”,“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來安慰自己,當打罵孩子時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就像陳喬恩的母親接受採訪時說,自己作為一個母親,肯定不會刻意的打罵孩子,經常打罵孩子是錯誤的行為,這些道理她也知道。

很多時候失去耐心,已經不想平心靜氣地跟孩子講道理,所以才會選擇最直接的教育方式,那就是打罵孩子。殊不知,父母這種行為上的暴力,不僅會成為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一、經常打罵孩子,會對孩子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1、孩子易變得膽小,自卑

經常打罵孩子,而且不分對錯,更多地是家長們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打罵孩子。孩子因為年齡太小,還沒有學會如何為自己辯駁,誤認為無論自己做什麼是錯的,都會被責備。

長期以往,孩子這個觀念根深蒂固,慢慢地就會變得膽小怕事,不敢一個人面對很多事情或者難題,只會選擇逃避。在與同齡人相處時,也會因為內心的自卑感而不合群,變得孤僻。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當孩子犯錯時,要弄清楚是否是孩子的錯,不可直接簡單粗暴的透過暴力手段來教訓孩子。問明白事情的真相後,有針對性的跟孩子講道理,才是對孩子糾正錯誤的最好的處理方式。

2、孩子容易有暴力傾向

這幾年,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增高,根據權威機構公佈的資料顯示,如今,每年在我國的刑事犯罪中,青少年犯罪佔了70%左右。

並且,這些犯罪人群逐漸低齡化,還有偏向團伙化發展。青少年犯罪已經是一個越來越不能忽略的社會問題了,

而經過不少心理專家,如李玫瑾教授等研究了這些案例後,皆得出了一個結論:青少年犯罪的多種因素裡,他們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佔了非常大的比重。

如果孩子長期處於被打罵的環境裡,會讓孩子誤認為任何事情都可以透過暴力手段來解決,產生暴力傾向。比如哪怕只是上小學而已,就已經開始打同學或者欺負同學了。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所以,家長們在日常教育孩子,或者生活中,應以身作則,處理事情時講究方式與方法,對待孩子,也應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要放任自己的脾氣。

以免因為打罵的力度控制不住,造成孩子生理上的傷害,同時,也會造成心理的傷害,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以及產生反社會人格。

3、孩子易患上抑鬱症

孩子長期處於被打罵,被否定的成長環境中,情緒一直是非常低落、負面的,長期的壓抑之下,孩子容易患上抑鬱症。

而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抑鬱症只會加重,不會有所改善,嚴重時孩子甚至會產生輕生的念頭。而且,孩子的抗壓能力也會比較弱,哪怕是長大後,遇事也是很容易崩潰。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心理以及情緒的變化,及時給孩子進行疏導以及鼓勵,讓孩子能擁有一個自信、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

相比於中國傳統文化裡,對於父母打罵孩子是天經地義以及“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國外的許多國家早在19世紀便已經將父母打孩子這件事情定為“虐待兒童”,列入“違法”範圍。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智力還未發育完全,認知水平還比較低,情感也未完全完善等等這些因素的限制,犯錯在所難免。

而在他們犯錯時,家長們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教育,科學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及時糾正錯誤,這才是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對待方式,也能有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樹立正確的三觀。

二、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教育方式有哪些?

1、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的協商、溝通

可能不少家長都已經習慣了以家長的身份和態度來教育孩子,這樣其實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即家長讓孩子往東,孩子偏往西,透過這種無聲的“反抗方式”來表示自己對家長的不滿。

此時,家長們不妨放下架子,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孩子平等的協商、溝通,在協商的過程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慢慢引導孩子,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應儘量設身處地的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以理服人,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壓制。用溝通來解決問題,不要讓矛盾激化或者加深。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2、讓孩子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就孩子犯錯這一事情,做出了明確的表示:“孩子受到了懲罰,他們只會下定決心以後犯錯時,要更加小心的掩蓋錯誤,而不是對自己的錯誤負責。”

打罵孩子,只是讓孩子表面服從、認錯而已。其實,在孩子內心裡,他們對自己的錯誤行為並沒有進行反思,以及對如何改正自己的錯誤進行思考。

所以,家長們比起懲罰,更應該引導孩子瞭解自己的錯誤在哪裡,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及時改正避免再犯。

3、如果覺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時,不要繼續管教孩子

在孩子犯錯時,或者平常管教孩子的時候,如果情緒波動太大,極度憤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的時候,應先暫停對孩子的管教。

因為這這種情況下,家長是無法以理性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可以選擇暫時離開現場,或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平靜下來後,再心平氣和地與孩子進行交談,講道理。

盛怒之下,人容易衝動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為了避免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而將親子關係推向尷尬、不良發展的情況,家長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管教孩子。

“不打不成器”,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

孩子就是家長們最好的對映,什麼樣的家長,易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如果家長們平常很喜歡苛責或者否定孩子,那麼,孩子也會變得喜歡譴責其他人;如果家長們平常對孩子多加挑剔與嘲諷,那麼,孩子將會變得自卑、遇事便退縮和逃避;如果家長們平常管教孩子都是以簡單粗暴的打罵手段,那麼,孩子以後也會事事以暴力解決。

家長們受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對孩子指責、謾罵甚至拳腳相加,

對於心智發育還未完全的孩子而言,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心理陰影,是能延續得極其長久的。

“不打不成器”的觀念,使孩子們發錯時,不能得到循循善誘,科學的引導與教育,這些,皆是孩子童年的不良經歷,是真正的“健康殺手”!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予以重視!

當孩子犯錯時,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管教孩子呢?有沒有控制不住自己,打罵孩子?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

TAG: 孩子家長打罵自己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