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測出兩個結果!AI算命App套路多,專家:警惕個人資訊被濫用

央廣網北京5月14日訊息(記者 黃昂瑾)打著人工智慧的幌子,披著面相學、心理學的外衣,“AI算命”應用程式曾吸引了不少使用者。目前,在蘋果應用商店仍有多款App提供類似服務。記者瞭解到,大多此類App需要使用者上傳照片、填寫姓名,從而生成部分面相分析結果。若想獲得詳細運勢分析,則需支付一定費用。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類分析結果並不準確,關於運勢的描述都來自軟體後臺資料庫的模板。

事實上,今年1月,中央網信辦開展“清朗·2022年春節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重點整治任務之一就是加大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問題治理力度,要求嚴厲打擊以自動算命、網路占卜等方式,違規獲取個人資訊或實施詐騙等行為。

AI算命App是否真智慧?

近日,央廣網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搜尋“AI算命”,出現了近10款類似的應用程式。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一款名為“AI算命”的App。

“AI算命”App在蘋果應用商店的介紹顯示,其透過融合現代AI人工智慧和大資料,以及中國五千年來所傳承的周易人文思想、八字命理學、面相學的知識來解答使用者運勢變化的奧秘所在。其中,“AI掃臉智慧算命”的功能是:“AI算命由人工智慧實驗室工程師結合國內相學大師整理的面相學基本概念,運用深度神經網路學習語言讓AI學習近20萬擁有108個定位點的真實人臉樣本資料,透過人臉識別進行AI資料的測算,匹配相學概念,最大可能還原《面相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展示其規律之美。”

記者下載該款App體驗發現,在上傳一張照片後,系統透過“測量三庭長度”“定位五官”“綜合分析”,生成了AI面相報告。想要獲取面相報告,“限時特惠68元,原價108元。”該報告包含“事業、愛情、財富分析”“三庭五官詳解”“面相格局分析”“五行面相詳解”“流年運勢”。生成報告的頁面上顯示,“210316人已領取(報告)”。

一張照片測出兩個結果!AI算命App套路多,專家:警惕個人資訊被濫用

(截圖自“AI算命”App)

在蘋果應用商店的另一款名為“面相占卜專家”的應用程式,記者上傳照片約2秒後,即顯示“報告已生成”,同時讓使用者輸入姓名以領取面相報告。進入面相報告頁面後,系統出現了一段“面相概述”,以及解鎖眼相、嘴相、鼻相和流年運勢的按鈕,每項解鎖需12元。

一位不願具名業內人士告訴央廣網記者,使用者上傳照片得到的分析結果,來自軟體後臺資料庫。換句話說,資料庫裡存有大量面相測試結果的模板,這些針對使用者運勢的描述就來自資料庫裡的模板。

“這些測試結果是隨機出的,也就是說兩次上傳同一張照片,可能出不一樣的分析結果;兩次上傳不同的照片,可能出一樣的分析結果,這裡頭是機率的問題。”

記者多次在“面相占卜專家”App上傳同一張照片,輸入同一個名字,“面相概述”的內容卻不盡相同。例如,對於同一張照片的面相概述,其中一次表述為“進入30後會因身體狀態導致思考力欠缺,心有餘力不足”,另一次則表述為“30歲後會因28-30歲的正確決定而崛起”。

一張照片測出兩個結果!AI算命App套路多,專家:警惕個人資訊被濫用

(截圖自“面相占卜專家”App)

此外,記者從蘋果應用商店看到,不同於多款相關應用程式的開發者為個人,“面相占卜專家”App的開發者是布穀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布穀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移動平臺策劃、APP開發、APP定製服務,為企業移動網際網路營銷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移動營銷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京豐市監罰字﹝2021﹞24號)顯示,布穀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曾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被罰款20萬元。

律師:需警惕個人資訊被濫用及財務風險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鬍鋼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算命、占卜這類應用程式提供服務往往是基於使用者的照片、姓名,乃至出生日期等敏感個人資訊,因此使用者使用這類應用程式,存在個人資訊被濫用的風險。同時,還可能面臨財產方面的風險,即這類應用程式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可能存在誘導(消費)的行為。

“還可能存在軟體開發者基於其掌握的使用者資訊,把照片進行AI合成,做成某種具有侮辱性或負面性的圖片,以此來進行敲詐勒索的情況,存在這樣先例。”胡鋼補充道,“算命本身就不符合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違背了基本的科學原則。因此這類服務本身就不具有正當性,那麼(應用程式開發者或應用商店)由此獲得的每一分錢實際上都是一種不正當服務的收入,甚至可以認為是某種消費欺詐乃至詐騙。”

今年1月,中央網信辦開展的“清朗·2022年春節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整治任務之一就是加大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問題治理力度,遏制不良網路文化傳播擴散,要求從嚴查處宣揚封建迷信等問題,排查清理打著高科技名義宣揚迷信思想的不良資訊,嚴厲打擊以自動算命、網路占卜等方式,違規獲取個人資訊或實施詐騙等行為。

記者在vivo、華為等多個安卓應用商店輸入“AI算命”等關鍵詞,均未搜尋到類似算命、占卜、面相測算等應用程式;在國內某電商平臺搜尋“算命”時,頁面則跳轉至“綠網計劃”,提示“不信偏方,拒絕迷信。健康生活,崇尚科學。”

那麼,仍在提供此類AI算命應用程式下載服務的應用商店,應該擔什麼責?

胡鋼指出,依據我國《網路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應用商店應對上架的應用程式承擔主體身份核驗責任。“誰提供服務?提供的服務是否合法合規?”

今年1月5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資訊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指出,應用程式分發平臺應當對申請上架和更新的應用程式名稱、圖示、簡介、資訊服務、個人資訊收集使用行為等進行稽核,發現與註冊主體真實身份資訊不相符的,發現含有違法違規和不良資訊的,存在資料安全風險隱患、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的,或者損害個人、組織合法權益的,應當停止提供服務。

“至少目前來看,這類AI算命服務本身就是不合法不合規的,並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巨大的風險。對應用商店來說,就應該對此類App進行必要的遮蔽。簡單來說,就是不應該此類應用程式上架,或對已上架的此類App進行下架處理。”胡鋼表示。

TAG: 面相AI應用程式算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