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編輯導讀:自從微信深入到生活中後,微信群越來越多。有些群終日活躍,稍不留神就99+,有些群已經淪為了“死群”,失去活力。社群是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讓群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達到“逆規律”,這絕非易事。本文作者拆解了幾個微信群,總結了一些方法,與你分享。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大家好,我是佩奇。

眾所周知,社群是私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做社群也是一個技術活、精細活。

就像大家總是聽到的一句話:群會有生命週期,所以,要想讓群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達到“逆規律”,這絕非易事。

所以,今天我就從這段時間參與或瞭解過的一些“逆規律”的社群說起,拆一拆這些社群都有哪些經營哲學,最終抽象出一套社群方法論(不一定對,供參考)。OK,下面先說第一個社群。

01 第一個群:某覆盤群

拆解前,先介紹一下這個群。

背景:是一個付費打卡制的社群。

目的:為了相互督促,保持每日覆盤的行為。

首先,這個社群是付費社群,雖然錢不多,但付費是最具價效比的篩選。肯付費進覆盤群的,那都是有這類需求以及一定自驅的。

1。 透過付費,篩選出符合社群定位的高質量使用者

因為只有真的認可這件事的使用者,才會真的堅持每日覆盤,群裡才會真的有覆盤內容產生,形成良性的內容生態。

除了以上這點,該覆盤群的最早期使用者的冷啟動,其實是透過社群建立者自己邀請,來達成的。

其邀請的,是一些其本人認同的,且質量相對高的使用者。

由於種子使用者的平均質量高,且後期的群成員拓展,都是透過群成員本身的裂變產生的,所以最終導致了:高質量的使用者,帶來了更多高質量的使用者。

2。 對社群早期使用者進行嚴格篩選

第一批種子使用者的質量,決定社群啟動的成功率、活躍度以及後期裂變來的使用者的平均質量。

而且由於是高質量的使用者,這同時也代表了高質量的人脈。所以這為社群增加了一個附加的價值點:人脈資源,不要小看這點,這也是社群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隱性價值點,會讓人更珍惜社群,捨不得真正離開。

然後,由於社群定位覆盤打卡,一定程度上,這是一種逆人性的行為。所以,為了保證你能夠真的堅持,覆盤群中引入了一套積分體系。

每一次打卡,得積分。且積分可以用來兌換對社群使用者有吸引力的社群福利。

一次不打卡,扣積分;

全勤打卡,得額外積分;

積分低至某個閾值,移除社群;

3。 積分體系

這是一個管理群成員完成既定行為,並提高社群內容產出量的非常有利的抓手,很適合此類有主題的,鼓勵固定週期輸出內容的社群。

為什麼這麼說?

1)積分本身有激勵作用,能夠使成員有正向反饋和激勵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積分兌換的獎勵,一定要設定針對你的社群成員有極大吸引力的獎項,這一點值得細想。

2)社群運營者會每日會發布積分排行榜,形成“競爭”,鼓勵大家更加自驅的覆盤

少數堅持每日覆盤的成員,可以看到自己的積分遙遙領先,產生滿足感;還有少數很久覆盤的,則會看到自己的積分快靠近退群警戒線,引發警示,至少當晚就會來一次覆盤。

這裡有一個細節是,針對那些沒有堅持覆盤的朋友。

運營者除了會在每日通報積分情況的時候順帶警告之外,還會由群志願者,進行一對一私聊,曉之以情,動之以規則,告知你在危險的邊緣,請恢復覆盤更新。

4。 有進群機制就一定有退群機制

除了發廣告、拉人頭等必備的退群機制之外,社群組織者還需根據自己的社群定位,設定具有正向激勵作用的退群機制,只要你的群有價值,那使用者就會因這個機制,不會真的去越雷池。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小細節是:當用戶真的觸發退群機制,需要人去執行的時候。

社群建立者自己親自出馬,一是會礙於人情、不好下手,二是真的下手了,之後關係說不定受影響。事實上,這裡就最好有一個群助理或者是群志願者,由其進行警告和移人的動作。

除了這些,不定時的,該社群建立者還會一對一與社群內的成員進行電話溝通,進行聊天,有什麼能幫忙的也儘量幫助。

同時,在群中鼓勵互相幫助和友好的社群氛圍。並且在過節的時候,會定製周邊,送給群裡的成員們。當然,除了這些,還有更多細節,無外乎兩個字:用心。

5。 「用心」打造社群溫度

社群有溫度,就會提高成員對群主的信任感與對社群的認同感。

一個長盛不衰的社群,一定是認同感驅動的,因為認同感會使使用者自發行動,使最低成本、最大效率的促進社群的活躍度和參與感。

當然,溫度和認同感,比較適合核心使用者群,對於轉化群或者是圍觀群,確實很難照顧的過來。

但一旦做好,認同感之於社群,就像品牌之於產品一樣,是一個社群的核心競爭力和壁壘之一。

除了以上這些,一個好社群,一定會針對內容使很多力氣。

該覆盤群也不例外。

由於覆盤行為是每天都會有的,且覆盤內容本身就是一個個人的思考,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內容消費價值。

但在微信社群中,本身會有一個弊端:優質內容很快就會隨著聊天記錄的增多而沉底。

所以,我們應該讓社群內容留存或者說是流動起來,達到單個內容的消費頻次儘可能高。針對這一點其是怎麼做的呢?

最初,其是透過人工的,將成員每日分享的內容進行整理到語雀,進行優質內容的留存和二次消費。

之後,其還進行了迭代,自研了社群工具,能夠將社群內的包含「覆盤」字眼的內容,自動留存到工具的 H5 頁面中去,集中在一個頁面,使得群成員可以檢視並瀏覽全部覆盤內容。

除此之外,其還會將每日覆盤中的佼佼者給挑選出,設定為精華內容,併發布到知識星球,進行二次曝光。

這樣,對最優質的內容的篩選和陳列,既增加了社群價值,也降低了使用者看最優質內容的成本,同時,這本身也是對分享了最優質內容的使用者的一種精神激勵。

6。 將微信社群內“沉底”的內容流動起來,讓其單位內容的消費頻次更高

且需要對內容進行分層,將最優質的優質內容給篩選出來,增加社群價值的同時,提供使用者激勵。

OK,以上就是我關於覆盤群的拆解和分享。

社群也分型別,其中的一些點,可能不太適用於一些特定品類的社群型別,比如銷售類的群,比如快閃群。但如果你有意向做一個長期的、優秀的社群,這些還是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的,不是嗎?

總結一下,從上面這個案例中,拋開細節不談,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優秀的社群,一定是著力於這些點上:

圍繞著核心點,為群成員創造更多價值。

做有溫度的社群,提高社群成員的認同感。

圍繞著內容打。提高單位時間內容的產出數量,提高單位內容的消費頻次。

刻意篩選出高質量使用者。因為高質量使用者代表高質量內容和高質量人脈。

建設完善的獎、懲機制,保障健康的社群生態。

當然,覆盤群其實本身有一個基因優勢,大家發現沒有?

那就是:這是一個天然契合「內容」的社群型別。

在別的群,恐怕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沒有內容產生,甚至需要群運營刻意引導話題產生內容。但覆盤群恐怕就沒有這個煩惱。

因為其覆盤的定位本身,就保障了每日會有源源不斷的內容產生,且相對高質量,且可持續。而每個社群成員覆盤的內容本身,又是一個個話題啟動機,每一次都會引發更多的討論和鏈式反應。

我把這種群,定義為基因友好型,除此之外,後續我還會繼續講到另外一個基因友好型的社群案例。

OK,聊完了第一個覆盤群,下面聊一聊第二個社群,也是我自己的社群。

我自己的群,是去年 9 月建立的,到目前為止,時間跨度超半年,不敢自誇是一個優秀社群,但我相信也會有一些運營動作和獨特的思考能夠帶來啟發。

第二個群:自己的群

老規矩,先介紹下社群。

群背景:年費制(付費)社群;

主要定位:流量技巧交流社群;

人群為:流量操盤手以及對流量方法感興趣、有需求的人群。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出,是的,我們群也是一個付費社群。還是那句話:付費是最具價效比的篩選,透過付費的門檻,我們可以篩出那些對社群定位足夠認同且有強烈需求的使用者。

這就像是將水管的出口壓住一部分,雖然出水口小了,但使用者的壓強卻提高了。

這裡岔一句,最近有收到一個問題是:篩選社群使用者,一定要透過付費的形式嗎?我不想收費行嗎?

我的答案是:付費並不是唯一的篩選,除了付費,我們還可以透過邀請制或者是任務制來同樣達到篩選使用者的目的。但付費,絕對是在諸多篩選方式中,相對更優的一個選擇。

為什麼我這麼說?

還是說回那句廣為流傳的:“社群存在生命週期”,所以,社群其實是一個不斷熵增的過程,你要延緩這個過程,就需要不斷注入能量。

社群中的能量是什麼?

運營投入!

這是必不可缺的工作,所以從成本考慮,付費篩選使用者是一個相對更優選擇,因為能夠補充或者是 cover 掉運營成本,你才有持續的動力來運營。

當然,如果你有把握透過“免費”社群后置變現(比如說「淘客群」等等),或者是做社群單純就是為了自身樂趣,或者說產出優質內容的成本趨近於 0,那就另說。

OK,咱們迴歸正題。關於我自己的群,一些社群運營動作和上面的群重複的,我就不贅述了。下面則說說我們做社群是圍著哪些點去打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其他經驗。

1。 不要吝嗇發紅包,該出手時要出手

雖然對於運營者來說,不要萬不得已不想用錢,但不可否認的是,紅包是社群中的最好的潤滑劑之一。

其是微信社群中的一個重要抓手,就像是上面的積分之於覆盤群。

內容分享前,一個紅包,大家是不是就被炸進群裡了;群裡有人發了一個優質的內容,一個紅包,既是感謝了分享,也是表達態度,鼓勵優質內容的分享;有個上面任務,要群成員配合完成下,一個紅包,既是引導也是感謝。

當前,這也分群型別,對於你的核心群來說(對我們來說,我們自己的幾個群都是核心群),越是重要,越不要吝嗇發紅包。

事實上,去年我在發紅包上的支出,就有三萬多。

2。 再小的正向行為,也值得被激勵。

有時候,我們群中會有一些朋友主動的分享一些優質內容,或者是主動幫助或回答他人的提問,我看到後,則會主動私下一對一聯絡這些朋友,進行感謝。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原因很簡單,對於這些主動想要幫你的使用者,千萬別讓他們寒心,而且要儘可能的維護好。

當然,除了社群成員主動利他,作為運營人員的你,肯定也要積極的利他。

3。 積極利他,群裡成員有問題,有合理需求,及時處理應對

就拿群成員提問題說起,有些群成員問的問題確實比較艱深,以至於沒人回答,但每次遇到這些問題,我會積極地進行應對,甚至去諮詢專業的人,以求盡力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好多次,群成員看起來,他們一個問題問了,沒人回答,過段時間我回答了。其實他們不知道,在這個背後,我花了些時間和功夫才有了這個回答。

4。 給群成員送福利,也是送驚喜和超預期

當然,這一點也分前提,要看你群的型別,比較適合核心群去做。

我們在群的運營過程中,除了大量的紅包,還在去年的中秋節,送了我們當時的全部群成員,每人一份月餅,這在當時,引起了朋友圈刷屏,雖然初心不是為了利益,但你的真誠,真的是會帶來更多的收益。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事實上,當時因為我給使用者送月餅的行為,確實給我們轉化了不少觀望狀態的使用者。

為什麼?

因為他們能夠從這個行為中感受到我們的真誠,是真心為使用者考慮,和使用者交朋友。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 2021 年的年前,給部分使用者,送了筆記本禮盒。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這些小禮品,雖然會花費一些金錢,但它們同時也將你社群的觸感線下傳遞給了使用者,使用者的感知會比天天蹲群裡看你文字語言強的多,他們對群的認同感,也會極大加強。

同時,這也是一種超預期的交付,會給使用者帶來驚喜,產生極強的認同感和品牌形象。

這裡岔一句,關於如何送使用者禮品,我也有一些經驗。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能夠做到超出使用者預期的禮品,不如不送。

所以,大家看我們上面的兩類禮品,都是我們運營人員千挑萬選出來的,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和時間。

5。 社群前期,需要運營者尤其是群主,抓住機會並大量的和社群成員一對一聊天

事實上,在社群的前期啟動階段,我每天大量時間都花費在和社群成員的一對一聊天中去了,在這個過程中。

是你作為社群運營成員,深切的聞到了他們的味道,對群成員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有了深切的體感。

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和他們結下了交情,知道他們各自是做什麼的,擅長的點是什麼,在群中有相關話題出現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 cue 到他們,引起更多的話題。

同時,由於和你的交情,他們也更樂意在你的社群中活躍。

最後,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充分挖掘出他們各自擅長的點是什麼,並且能夠很自然的向他們約社群分享,進行社群 UGC,促進優質的社群內容的生產,漸漸形成良好的社群內容生態。

這一點,非常適合早期社群或是冷啟動階段的社群去做。

6。 根據社群定位,設定固定日期的高價值內容的分享

由於我們是一個流量玩法交流社群,所以,為了給使用者提高更多的社群價值,也是為了在社群中有更多的內容產出,我們每週會有兩次固定日期的流量技巧相關的內容分享。

一般是週二晚和週四晚(一週兩次運營壓力確實太大,今年變更為一週一次)。

這樣一旦固定下來,至少保證每週會有次高質量內容的產生,並且這類群活動也會提升你社群的存在感以及群成員的參與度。

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重的運營行為,其中涉及到的細節點很多,比如:

最好將嘉賓分享的時間固定,養成使用者習慣。

每週要提前和嘉賓預約。

嘉賓分享前內容的審稿。

最終分享前的熱場,嘉賓介紹等。

如何將嘉賓的分享同步到其他社群。

嘉賓分享結束後發紅包。

嘉賓分享後的內容存檔分發。

7。 每日/周將社群中的優質內容整理,促進內容的沉澱、流通和二次消費

上面覆盤群也說過,微信社群有幾個弊端:

社群中內容的信噪比過小,噪音太大,每 100 句中,可能 90 句是日常,只有 10 句是有價值的乾貨。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及時關注群資訊的成員來說,找到每日社群中的優質內容的成本就過高。

由於社群的產品形態,會導致優質內容快速沉底,內容沒有留存,也沒辦法產生二次消費。

對於後進場的社群成員來說,沒辦法看到之前的社群中產生的精華內容,其利益受到一定的損耗。

所以,針對這三點,我們會將幾個社群中產生的優質內容進行整合,併發布到知識星球或公眾號。

8。 舉辦人脈對接會,幫助大家連結人脈,互相認識

隨著社群人數的不斷增多,我們定期,會舉辦社群中的人脈資源對接會。

什麼是資源對接會呢?

就是我們官方會舉辦活動,讓大家報名,並在指定日期,將大家的個人介紹和名片發到群裡,並鼓勵大家互加微信。

有人看到這肯定疑問,要知道,好多社群巴不得群成員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免得拉小群流失。

那為什麼我們要這麼做呢?

這裡有以下這麼幾點考慮:

我們認為人脈也是社群的一個核心價值點之一,幫助大家互相連結,是一個創造價值的行為,群成員的滿意度會上升。

透過幫助大家互相連結,群裡的各位都能認識,互相成為朋友,那你的朋友在我們社群中發言或提問,你緊跟著發言或回答的機率會大大提升。

這有助於大家互相之間破冰,在一個網上的陌生之地,變為朋友聚集之地,有效提升社群的活躍氛圍,並促進內容產出。

這裡也有一些細節點可以分享,關於我們是怎麼舉辦資源對接會的:

我們官方先收集大家的個人資料,然後,在指定日期,由我們官方進行群成員個人資料的傳送和個人名片的傳送。

看著很簡單是吧,其中有很多考量,所以,社群運營真的是一個細心活。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什麼考量?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是先收集大家的個人資料,然後到指定日期由官方統計發,而不是讓大家自薦自發,這樣的好處有:

大家自己發,爭先恐後,沒有節奏感,亂糟糟,使用者體驗相當不好;

這樣,我們官方可以收集到完整的使用者資訊,更加充分的瞭解我們的使用者,並在其他成員平時需要資源對接的時候,第一時間對接;

我們收集到資訊後,會對資訊進行二次整理。一是排版,二是太過簡單的自我介紹,會再私聊對應使用者進行完善,三是去除個人介紹中的微訊號部分。

因為大家想一下,萬一有人將整份的含有個人微訊號的你的社群的成員的資訊全部外洩,會不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OK,那我們去除了自我介紹中的微訊號,那使用者應該如何新增指定的人呢?

透過轉發群成員名片(這裡需要提前將群成員名片傳送到微信的「檔案助手」中去,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而且轉發名片,除了使用者體驗好,只要點選就能直接新增。

還有一個好處是:群成員儲存或是轉發聊天記錄,微信對名片類的資訊,儲存後為[名片],很好的保證了群成員核心資訊不外洩,只能是群裡的使用者才能夠新增。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所以,針對以上的這些,這是第九點。

9。 充分考慮細節,不斷迭代,最佳化社群執行 sop

這個的目的是:降低社群風險、提高使用者體驗、降低使用者執行成本。

關於細節還可以舉個例子,就拿上面的資源對接會「先填寫並提交自我介紹的表單」說起。

要達成這一點,你需要在社群中釋出一個宣告,引導使用者填寫這個表單,積極參與這項活動。

那文案應該怎麼寫?

這裡就有好幾個點:

說明這項活動是什麼,什麼時間點開始 。

明確說明參與活動的好處:拓展人脈、加爆好友。

降低使用者參與這項活動的「心理成本」:花幾分鐘時間填一下表單 。

設定一個截止期限,表單 xx 時間將關閉填寫。

設定一個人數上限,僅曝光前 250 位參與者(也是為了減少對接當天運營的工作量以及不把時間拖太長)。

將填寫地址以連結的形式放出,而不是小程式。這樣可以將以上的文字和最終填寫的動作整合成一句文字,並設定為群代辦。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OK,透過以上這些點的設定,你就能充分引導使用者完成動作。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文案,但裡面的細節一點不簡單,裡面包含了你對使用者的心思和判斷。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我自己群的一個拆解和覆盤,最終總結出 9 點:

不要吝嗇發紅包,該出手時要出手。

再小的正向行為,也值得被激勵 。

積極利他,群裡成員有問題,有合理需求,及時處理應對。

給群成員送福利,也是送驚喜和超預期。

社群前期,需要運營者或群主,抓住機會並大量的和社群成員一對一聊天。

根據社群定位,設定固定日期的高價值內容的分享 。

每日/周將社群中的優質內容整理,促進內容的沉澱、流通和二次消費 。

舉辦人脈對接會,幫助大家連結人脈,互相認識。

充分考慮細節,不斷迭代,最佳化社群執行 sop。

OK,說完第二個群,下面說第三個群。

因為優秀社群之間是存在共性的,所以,下面雖然還會給大家講幾個群,但這些群我不會再一一詳細的分析,而是隻講解其擁有的一些和之前兩個群不一樣的點。

03 第三個群:龍珠群

生財有術是知識星球上最具影響力的圈子。

而龍珠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夠進入,所以,可以說這是一個經過巨大篩選的社群。

OK,介紹完社群,下面說一說他的一些獨特的社群經營動作。

1。 富有儀式感的進群儀式

我記得我當初進群時(沒記錯的話):

群管理員提前 1 天就和我說好。

讓我準備好自我介紹。

將群中的人員的名單和自我介紹(PDF)發我,讓我看到,原來群裡這麼多大咖。

同時和你說好進群的注意事項、規則以及進群時間。

就是這些細節,創造了一個非常強的氛圍和儀式,讓你真切的感覺到了群的光環,自然而然的產生對群的認同感和珍惜感。

最終,在期待和好奇的心態之下,終於達到了進群的時間。

管理員會私下通知你,可以“入場”了,同時要求你傳送提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和至少 300 元的紅包。

同時,在你進群之後,你將會迎來“狂風暴雨”般的歡迎。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該群的文化,每一次進新人,群裡的老人,在收紅包的同時,也會進行歡迎語的刷屏。

讓進群的小夥伴,充分的感知到群裡熱烈的氣氛以及歡迎,第一印象瞬間就有了歸屬感。

這是第一個點,以上說的細節,其實都是針對富有儀式感的進群儀式去做的,說的簡單,其實細節很多,需要細細品味。

2。 帶有群文化的表情包

要知道,既然是微信社群,那一個東西肯定用的特別頻繁,是什麼呢?

沒錯,是表情包。

千萬不要小看錶情包,其實它是一種文化的建設,就像是企業文化。

第一,能夠極大的凝聚社群中的人心,當大家能開始自發的發官方表情的時候,那一定是對社群產生了極大的歸屬和認同感。

第二,表情包不僅僅是隻在群內傳播,很容易會破圈,帶來更大的傳播和影響力。

而龍珠群,就非常重視帶有獨特群味道的表情包,從效果來看,也確實做到了我以上說的兩點。

這一點非常值得借鑑,是一種成本低,但卻極有複利的事。事實上,我們就借鑑了這個點,做了一套自己的表情包。

關於如何做表情包,這裡有一些經驗分享:

那就是一定要從群內的經常性發生的事件出發,考慮這個場景內大家平時發的內容是什麼,然後將其製作成表情包,也只有符合「高頻+高需」,才能讓使用者新增並真的用起來。

3。 群運營者需要經常將群成員的優秀面轉發到群裡面

由於群成員本來就經常會在知識星球內分享內容。所以群主「亦仁」,則會經常將群成員在星球內分享的優秀內容轉發到微信群中。

這樣,一是提供更多的優秀內容到群中,引起話題。

第二是給被轉發的群成員一種尊重感,大家都在討論和誇獎,讓其對社群的認同感和溫暖感受更深。

這裡跳出一下,對映到讀者你自己的社群,如果你的群沒有知識星球怎麼辦?

要知道,群成員沒有在知識星球的輸出,那總該有自己的公眾號吧,沒有公眾號、影片號,總該有朋友圈吧?

作為社群運營者,也應該新增儘可能多群成員的微信。

如果平時自己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有看到其優秀的朋友圈內容或者是 TA 的公眾號文章,那你可以進行轉發到群並搭配用心的點評,未嘗不可。

4。 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

除了社群中的聊天,群組織者還會組建大量的線下活動,鼓勵同在一個城市的群成員線下面基,並且還會固定週期,舉辦全體成員的線下聚會見面。

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透過線下聚會的方式,第一是使用者付出了成本,且線下是一個更具印象和記憶性的事件。最終,能夠大大的加深能夠加深群成員對社群品牌的印象。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第二是中國人總有線下見面的交情之說,不光是對社群官方還是對其他的社群成員,都是產生更深連結的一個良機。

這也像我上面聊自己的社群時說的:鼓勵社群成員互相都成為朋友,而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還有什麼比線下聚會破冰更快的嗎?

OK,以上就是我對龍珠群的一個簡單拆解。

事實上,比起龍珠群這個微信社群,生財有術這個基於知識星球的社群才更值得拆解。

但這次的主題是微信社群,所以本次就暫不拆解。

04 第四個群:流量專案交流群

關於這個群,我非常的佩服,因為自從我去年 9 月份加入,其活躍度至今一直是很高的。

當然,其肯定也具備我上面說的那些優秀社群的共同點,所以共同點就不贅述,下面就說一點,我認為其能夠保持這麼長時間活躍的核心秘籍。到底是什麼呢?

是:設計一個目標,並帶領一個群體,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

注意!是過程不是結果!

當然,換成人話,我也更願意把叫成:社群團建!

比如說這個群,這是一個依靠流量做各種網路變現專案的交流社群,所以,基於這個定位,那群成員的興趣所在是:基於流量的網路變現專案。

同時,因為群建立者本身就是這方面的大拿,所以,他經常會分享一些此類專案到社群中,並帶領群成員共同做這個專案。

在這個過程中,既是大家在共同朝著一個目標前進,同時,這也是一個共創的過程,群策群力能夠互相分享經驗,這個專案做成的機率也會增加。

同時,如果最終做成得到正反饋,不,哪怕就是最終做不成,大家在跟著做的過程中,也會得到很多的小的階段性的正反饋。

這種感覺,那就是一場大型團建,對社群成員的凝聚力,那是完全不一樣的。畢竟群裡都是一起打過仗的兄弟,那這感情,這種歸屬感,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群的非常非常應該去做的點:帶領使用者去達成目標以及完成流程閉環。

這也是我自己目前沒做的點,反思中。

有人看到這裡會說:我們的群又不是這類群,我們也能夠做?

為什麼不可以。大家再次看下我團建的定位:設計一個目標,並帶領一個群體,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

所以,針對你的群定位,你要思考:你可以設計一個什麼樣的目標,並且應該設計什麼樣的流程帶領群成員最終達成或靠近這個目標。

比如說,你是一個新媒體交流群。那你可以不可以以獲得頭條的青雲獎作為一個目標,帶領大家拆解往屆得獎的作品,並且群裡互相分享經驗,互相打磨,最終去衝擊獎項?

諸如此類,只要你是一個有主題的社群,那都可以思考下這個點:你的社群團建應該怎麼做?

最後,再給大家說一類很有意思的社群,是的,不是一個群,而是一類。

這種型別的群,完美的從基因層面符合我上面說的社群團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此類社群的活躍度也非常的高。

而且過分的是,這類群還不需要群管理者付出太多的精力。(當然要想做的非常出色,還是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運營成本的,這裡的意思是在同等運營條件下,這類社群更具先天優勢。

什麼?還有這種群?

哪種群呢?

05 第五個群:線報型別群

這類群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具有基因友好型的社群,是那種天生贏在起跑線上的社群,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還記得社群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什麼嗎?

是:產生內容的能力,持續產生內容的能力,持續產生優質內容的能力!

但對於線報群來說,只要渠道搭建好,這類資訊就會源源不斷,我只要得知到這類資訊差,然後進行轉發就行了。

所以,其產生對群成員來說“優質內容”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群組織者自己絞盡腦汁的寫或者是提前一週就和一些大咖約稿約分享。

這是其在內容層面的基因優勢。

第二,由於是線報。

所以,社群組織者每釋出一個群訊息,社群成員就能夠馬上把這條訊息利用起來,去對應平臺進行操作,執行路徑沒任何難度,而且是立馬賺到了,反饋週期簡直不要太短。

這就是一個天然的社群團隊(小航海)啊,大家發現沒有。

可以想象,一個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團建的社群是有多嗨皮,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此類社群中,使用者對群主的信任感是那麼強了,而且活躍度超高。

說完上面的五個(類)社群,最後再說一個我前陣子加入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社群。

因為這個群是新群,且群主也是業內老司機了,所以其本人也借鑑了很多優秀社群的方法論,並且將其真正的實操應用到了這個群中。

所以,這個群我就沒有總結出什麼方法論,因為更多的方法論上面已經講完了,而講這個群的目的,更多的則是展現一些社群運營方法的具體應用以及應用的細節,尤其是一些細節上,該社群組織者還做了一些微創新。

下面,我就以這個群的開群儀式為著力點,給大家再拆解此群的開群儀式帶給我們的那些啟發。

06 最後一個群:某私域主題交流群

1。 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是每個社群必備的動作,沒有開營儀式的社群那就像是一個沒有開場的宴席,從而降低了所有使用者的參與感。

而我觀察的這個社群是如何打造自己的開營儀式呢?一共有以下這 8 點:

【活動預告】

在活動開始當天前 7 個小時、前 30 分鐘進行 2 次預告。

不僅如此,預告的內容中,還反覆預告到點會有大額紅包可領取,以及整個儀式最終結束還有一個彩蛋。

透過這一頭一尾的設計,其成功“吊”住群成員胃口,吸引大家參與的興趣,極大的促進了整個儀式的完成率。

【影片介紹】

在群主自我介紹的階段,其不是用傳統的文字,也不是用傳統表達溫度的語音,而是更進一步,以短影片的形式來打招呼,透過直面的看到群主本人,從而讓使用者與社群更有親近感。

【圖文介紹】

不僅有影片自我介紹,其還透過文字的個人介紹+個人成績總結(大量的數字)+ 個人介紹海報,快速的讓群成員多面的瞭解群主,並快速樹立權威。

【詳細權益】

對於社群能提供的權益,群主透過對每一條權益進行解讀,說明其『持續時間+ 更新時間 + 主要內容+詳細權益」,讓群成員最直接的感知到加入社群所能獲得的價值。

【社群使命&價值觀】

很少有社群在建群的時候,還單獨開闢一個版塊來講述自己的社群使命、價值觀,但這個群就這麼做了,這樣也可以讓使用者對社群的交付更具有信心,也凸顯了社群的價值。

【社群分層】

該社群透過提前將人群劃分,將社群報名者中的 kol 單獨拉到高階群,將這個高階群作為鉤子,刺激普通群使用者進行相關動作,目的是獲得積分,有機會進入和 kol 一起的高階群(有點龍珠群的味道)。

【社群規則】

明確社群中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麼事,講醜話將在前頭,並規避之後不必要的麻煩。

【資源連結】

所謂資源連結,其實是由官方收集大家的自我介紹並進行分發(和我自己的群的玩法很像)。

這一點第一是創造社群價值,讓參與者感覺賺了人脈;第二是讓大家之前快速認識,進行破冰,有利於群內內容的生產。

不僅如此,其針對自我介紹活動的參與,還做了些微創新,讓資源連結的活動更大發揮價值,具體什麼樣的創新,下面會給大家分享。

OK,以上就是其開群儀式的 8 點,值得每一個社群開營時進行借鑑。

2。 儀式感

這個儀式感,我單獨拎出來分析。

因為儀式感是社群文化的一種有力表現,也只有打造出儀式感才能在千篇一律的社群中凸顯出自己社群的價值,凝聚起社群群員的情感。

那這個社群,是透過哪些點營造了自己的儀式感呢?

【宣傳播報】每一個重點環節,群主都會發紅包,甚至提前告訴釋出時間和紅包額度和個數,引導使用者強參與,把控社群的每一個環節。

【收到請回復】分享過程中,讓使用者關注公眾號、讓使用者瞭解某個理念、刺激使用者某個需求,引導使用者進行以上這些動作時,都會設計回覆語,讓群員在社群內刷屏回覆,從而調動群內其它成員的積極性參與互動。

【開營相簿】,指的是這個群的一個獨特的運營動作,具體是:群主錄製影片,在活動牆前,拿著寫著群員微信暱稱的簽名板,進行合影,並製作成了影片。

這一點雖然是簡單的繁瑣,但卻讓群員看到群主的用心之處,也和使用者拉近了距離。

不僅如此,其還將每一份和群成員的合影做成了圖片,合集在百度網盤中。

引導群成員可以去百度網盤中尋找自己與群主的合影,並且群中配合大額紅包激勵大家進行朋友圈轉發這張合影。

這麼一個運營動作也為巧妙,一箭雙鵰,在讓你感受其用心的同時,群主還不知不覺為群成員轉發朋友圈裂變提供了內容素材。

(針對這點,說實話我很佩服,因為很精妙,但如果換成是我的話,我不會特別強調甚至強引導大家給我發朋友圈拉新。

因為就和上面我在介紹自己的群的時候所說的送禮物那點一樣,要麼我不送,要送就送無要求,要送就送超預期,而不是強調:我送你禮物,你應該收到後發朋友圈給我拉下新。真誠應和套路割裂開,不然真誠就不再是真誠)。

3。 刀刃上的紅包

很多社群發現群裡不活躍了,就會發個紅包讓使用者在進群內搶紅包,造成短時間的社群活躍虛榮,但紅包領完感謝發完,社群的活躍度又會回到過往。

而我觀察的這個社群,每個活動除了讓社群活躍以外,都額外添加了另一個任務目標,來達到每個紅包用在刀刃上的效果,不讓每一分紅包錢白花。

發紅包,慶祝開營成功;

發紅包,引導關注公眾號,增加公眾號關注數;

發紅包,引導群成員進入單獨的推廣這個社群的社群;

發紅包,引導群成員轉發朋友圈,擴大社群影響力;

發紅包,敦促群接龍,達成 100 人轉發朋友圈,會獲得超大額紅包,推進環節效果達成;

基本做到了將每一個運營動作和紅包繫結,既是不讓每一分紅包白花,也是讓每一個擁有一個爆發的啟動量,有利的推進了群成員真正做這個動作的機率。

不僅是每一個活動環節,都透過紅包刺激,某個環節的動作未達預期,群主更是會發布“達到什麼效果發多少紅包”來再次刺激使用者行為。

紅包這個利益點成為了社群運營的一個有利抓手,玩出了花樣。

(同時,這一點我覺得有參考,也值得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但我同樣也不會去做,我願意發一些沒有群成員回報的紅包,我也不願意將每一個紅包都和群成員必須要完成一個動作所繫結)

4。 接龍促活動

社群內引導使用者刷屏,帶氣氛的節奏想必大家都有見過,但配合接龍這個功能進行刷屏,這個使用的社群可能就比較少了。

接龍可以讓每一次刷屏,讓使用者之間進行相互觸達。以前是混個臉熟,而接龍能比單純的刷屏更快速的混個”暱稱頭像”熟。

而我觀察的這個社群,都在以下這個兩個環節進行接龍刷屏:

社群使命接龍。

朋友圈轉發接龍。

尤其是朋友圈轉發(指的是轉發上面提到的那張你和群主的開營相簿),這個行為動作需要大量的信任基礎和利益基礎才能成行,所以使用接龍+紅包+個人號催促的方式,來進行社群內最大可能的刺激。

一方面是發紅包,群成員轉發朋友圈,滿 50 人會發一個 xx 元的紅包,滿 100 人會發一個更大的紅包,所以這是激勵群內成員一個個轉發,衝刺 100 人轉發的人數。

然後,怎麼樣把這種熱火朝天的轉發給傳遞到社群中呢?答案是:用接龍。一個接一個,大家明確的看到有多少人發了。(找個截圖,讓大家看下接龍是啥)

1萬5千字,6個微信社群,19點社群方法論

同時再搭配個人號不斷在群中引導,搭配氣氛組引導,將社群內刺激轉發朋友圈的氣氛給最大化了。

OK,說完這點,下一點:

5。 例項+圖片

往常的社群開營都是大量的文字進行宣講,偶爾再配合圖片進行解說。但有沒有想過:針對每一段需要解釋的文字,都配上一張詳細的圖片介紹,更甚至,直接給了一個圖片案例給你,讓你特別清晰的明白這個意思?

我觀察的這個社群就做到了,看看都有哪些。

會員權益圖;

課程介紹圖;

公司內訓圖;

課程截圖;

市場情報截圖;

使命願景圖;

高階社群圖;

開營相簿圖;

……。 等等

這個社群,基本上每一個動作,該配圖的,都配上層次結構清晰的配圖,讓使用者透過圖片更快速的瞭解這一環節的活動最終達成什麼樣的效果,反向促進了使用者參與的意願和熱情。

6。 有創新的資源對接

圈友們,你有沒有參加過一些社群的資源對接活動,形式是如何?是填寫一個資料放到官方小程式上,還是填寫一張名片放到群裡,又或者再順帶加上一個紅包。

這個社群在這些基礎上做了加法,有一些創新,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給文字模板,這一點,常規操作。

鼓勵放置個人二維碼,其他使用者長按立即就能新增。但劣處是容易傳播出去,一些高質量使用者會方案。

鼓勵成員提供個人照片,讓社群的成員之間有比單純頭像暱稱有直觀的熟悉,有利於破冰。

鼓勵成員放置自己的影片號影片或者公眾號文章。這是透過作品來為個人背書,給該成員的形象提供更豐滿的素材。

每個工作日介紹 5 位。透過限量來最大化發揮每位使用者介紹的價值,且防止資訊過曝。

設立使用者自我介紹門檻,要參與就要發紅包,讓使用者更加珍惜宣傳的機會。

就是這一套文字模板+二維碼+個人招聘+影片號影片/公眾號文章+限量+紅包的資源對接模式,充足的儀式感和精心的設計。

讓每位使用者都更加重視自己的這次介紹,也能夠讓其他人最充分的瞭解該成員資訊,最大化的發揮資源對接的效果。

7。 社群分層,另建社群

除了常規的活動介紹,這個社群還建立了另外兩個社群,對現有的社群進行了分層。

1. 將 kol 單獨拎出,組建高階社群,類似於私董會。

社群組織者還在諸多社群中,單獨設立一個高階群,這個高階群中都是業內有名的大咖。

同時設立機制,普通群中的大家要積極輸出優質內容,可以獲得類似積分,然後依靠積分,可以兌換進入高階群的機會,這是刺激使用者在社群分享內容的一種機制,用的是大家想和大佬在同一舞臺的心理和訴求。

2. 不僅有高階群,還有宣發快閃群,在群中提供素材發動使用者分銷,並將社群的拉新費用返還給群成員。

發動群成員裂變,既是給群成員一個使用者賺錢的渠道,同時也為社群本身提供一個拉新,幫助社群的持續增長。

這兩個額外社群,讓基礎社群達成上可攻下可守的節奏,針對不同使用者最大化開發其除了群成員除社群本身定位價值以外的價值。

當然,這個社群的開營還有一些常規操作,我就沒有再提了,因為和上面其他幾個群的重複了,所以就單獨講一下它的開群儀式。

OK,以上講了 6 個群,前五個群各有側重,總結出了一些社群的方法論,最後一個群則用開群儀式這個具體案例講解一下一些方法的具體應用細節。

07 最後

結尾,我則給大家總結一下,上面聊完了這麼多社群,我總結出來的 19 點方法論,不一定對,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鑑:

1。圍繞著核心點,為群成員創造更多價值。

2。做有溫度的社群,提高社群成員的認同感。

3。圍繞著內容打。提高單位時間內容的產出數量,提高單位內容的消費頻次(這一點最為重要)。

4。刻意篩選出高質量使用者。因為高質量使用者代表高質量內容和高質量人脈。

5。建設完善的獎、懲機制,保障健康的社群生態。

6。不要吝嗇發紅包,該出手時要出手。

7。再小的正向行為,也值得被激勵。

8。積極利他,群裡成員有問題,有合理需求,及時處理應對。

9。給群成員送福利,也是送驚喜和超預期。

10。社群前期,需要運營者或群主,抓住機會並大量的和社群成員一對一聊天。

11。根據社群定位,設定固定日期的高價值內容的分享。

12。每日/周將社群中的優質內容整理,促進內容的沉澱、流通和二次消費。

13。舉辦人脈對接會,幫助大家連結人脈,互相認識。

14。充分考慮細節,不斷迭代,最佳化社群執行 sop。

15。富有儀式感的進群儀式。

16。帶有群文化的表情包。

17。群運營者需要經常將群成員的優秀面轉發到群裡面 。

18。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 。

19。不定期舉辦社團團建:小航海,也就是:設計一個目標,並帶領一個群體,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

作者:佩奇,極客增長負責人,公眾號:佩奇說增長

本文由 @佩奇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

TAG: 社群使用者成員內容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