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撰文 | 方文宇 周琦

編輯 | 楊波

培養使用者知識付費習慣,道阻且長。

連續創業者餘建軍早已習慣了碰壁,做成喜馬拉雅後也是。

多年的錘鍊造就了他敏捷的應變速度——遞表失效僅兩週,餘建軍更新了招股書,帶領喜馬拉雅再衝港交所。

2021年,喜馬拉雅營收為58。6億元,同比增長43。7%,毛利率從2020年的49。1%提升至54。0%。

2。68億月活使用者,日人均收聽144分鐘,嚐到甜頭的餘建軍表示,“立足於長遠的未來,知識付費的音訊時代才剛剛開啟”。

1

五次創業終逆襲

餘建軍從小貪玩,經常上演“差生”逆襲的戲碼。

早年在西安交大攻讀碩士期間,餘建軍用天使投資人的100萬做了一款基於建模方式的“模擬中國”軟體。當時網際網路還沒普及,結果以失敗告終。

幾番創業碰壁後,2001年11月,25歲的餘建軍重振旗鼓,和幾個朋友創立第一家公司——上海傑圖軟體公司,做全景拼接軟體。憑藉“傑圖”軟體,餘建軍的收入達到千萬級別。

2009年,“理科男”餘建軍認識了“理科女”陳小雨,倆人一拍即合,決定將現實中的城市完整搬到網上。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陳小雨毅然辭去大公司投資總監的高薪工作,和餘建軍搭檔創業。

不久後,餘建軍做出“那裡世界”虛擬社群,在各個城市用全景車將街頭景象拍下,拼接植入網路,形成虛擬社群內的場景。

把全景、遊戲、音影片等互動技術,全部集中到一個專案,難度可想而知。2012年上半年,餘建軍前後嘗試了40多個方向未果,80人的團隊只剩下8人。

同年6月,移動音訊出現在餘建軍的視野裡,他決定為人生的第5次創業賭一把。

創立喜馬拉雅FM之前,他花3個月時間調研,從虹橋火車站問到浦東機場,記錄下每一個路人的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陳小雨說服自己的前老闆成為喜馬拉雅的天使輪投資人,直接投了2000萬。買下喜馬拉雅域名時,陳小雨談道,“世界上最長的河是亞馬遜河,亞馬遜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電商。世界上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希望公司能有大成就。”

這一次不負眾望,餘建軍終於成功了。

喜馬拉雅創立初期,使用者數滾雪球似的增長,2014年6月份爆增超過5000萬。同年5月,喜馬拉雅第一筆融資喜提1150萬美元。2015年B輪融資後,喜馬拉雅估值達到12億美元,市值翻了120倍。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此後6年間,喜馬拉雅相繼完成C到F輪融資,百度、小米、騰訊紛紛入局,餘建軍在資本市場一時風光無兩。

2

三年連虧20億

2021年,喜馬拉雅移動端使用者花了多少時間收聽內容?答案是17441億分鐘,約佔中國所有線上音訊平臺移動端收聽時長的68。3%。從這個層面看,喜馬拉雅在音訊領域一家獨大。

2019-2021年,喜馬拉雅營收快速增長,從27億元提升至58。6億元。會員訂閱費用佔比逐年增加,2021年為19。3億元,貢獻了1/3的營收。

餘建軍在2017年推出音訊直播,4年後,MAU(平均月活躍使用者)達到550萬,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儘管直播收入逐年增加,其在總收入的佔比已由2019年的7。1%,降至2021年的6。4%。

營收資料雖好看,餘建軍卻始終堵不上虧損的窟窿。近三年,喜馬拉雅累計虧損20。5億元,其中2021年虧掉近7。6億元。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錢去哪了?餘建軍心中有數。

作為音訊行業首家引入“PGC(專業生產內容)+PUGC(專業使用者生產內容)+UGC(使用者生產內容)”內容組合的線上音訊平臺,喜馬拉雅的成本中,收入分成成本佔了大頭,平臺根據與內容創作者和第三方IP合作方協定好的百分比,向其支付收入所得。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簡而言之,餘建軍需要為內容生產者們“發工資”。2021年,這項成本金額進一步增至16億元,佔比27。3%。

值得注意的是,PGC和PUGC的收聽時長佔總時長的百分比,分別由2019年的11。3%和29。5%,升至2021年的15。6%和39%,UGC則從59。2%下滑至45。4%。

這意味著,使用者越來越喜歡聽專業化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往往需要平臺支付高額的收入分成費用。

是花錢買高質量的內容,還是省錢任憑內容無序生長?餘建軍選擇前者,他表示,隨著喜馬拉雅業務的擴張,收入分成成本將持續增加。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另一個支出大頭砸在營銷。2021年喜馬拉雅營銷投入26。3億元,同比增加54。1%,主要用於渠道推廣和品牌推廣。

為儘快實現盈利,餘建軍表示,要持續擴大使用者群及提升使用者活躍度,同時提升多元化變現能力。

2021年,喜馬拉雅的MAU達到2。68億,其中移動端應用平均月活躍付費會員人數,同比增長51。6%達到1440萬,付費率為12。9%。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3

瘋搶使用者時間

餘建軍很清楚,相比影片、線上音樂,線上音訊涵蓋了相聲、兒童故事、商業財經、文化歷史等,更容易滿足各年齡段需求。

因此,使用者花在收聽線上音訊內容上的時間更多了。2021年,線上音訊使用者平均線上時長為131。2分鐘,比刷短影片的時長多了近一倍。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聲”意卻並不好做。

短影片、直播平臺相繼崛起,瘋狂擠佔人們的時間和注意力,要和“再刷一下短影片”的睡前儀式感做抗爭,餘建軍亟需找到破題口。

另一方面,聲音賽道有競爭力的玩家遠不止喜馬拉雅一家。荔枝FM、蜻蜓FM等玩家實力強勁。其中,荔枝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市值一度接近5億美元。

市佔率方面,按照2021年收入計,喜馬拉雅、荔枝和蜻蜓FM的市場份額分別為28%、10%和4%,喜馬拉雅暫時領先。可搶佔的使用者時間有限,對手們虎視眈眈,要留住使用者注意力,餘建軍不敢鬆勁。

他主張擴建優質“朋友圈”,也就是和更多頭部出版社、網路文學平臺、內容創作者及KOL建立合作,獲得長期的版權授權,用來製作優質的音訊內容。

除了將熱門IP改編為有聲讀物、廣播劇等,餘建軍還要做加法。他瞄準了更多的創新內容形式,比如開發音訊改編節目、廣播劇及有聲漫畫。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龐大的使用者基數只是“長征第一步”,豐富的內容彷彿“淘寶”低價區,用來吸引流量,總需要“天貓”精品來提升品質。

提升中國使用者對“知識付費”的接受度,依然任重道遠。餘建軍曾告訴《21CBR》記者,“早年我們花錢買版權來培養使用者的收聽習慣,現在我們要花時間來培養使用者知識付費的習慣。”這注定是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早在2016年,餘建軍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喜馬拉雅“123知識狂歡節”。“一是當天5折的產品特惠降低了使用者付費的門檻,幫助內容創作者產生規模化收益;二是製造培養使用者習慣的機會。”餘建軍可謂用心良苦。

2.7億人每天聽2.5小時,喜馬拉雅竟還在虧錢?

好訊息是,訂閱收入已成為喜馬拉雅總收入的中流砥柱,2019-2021年,該部分業務收入分別佔總營收的47。2%、49。2%及51。1%。

“只有第一名最安全”,餘建軍曾這樣說。如今尋求成功上市,無疑能夠讓喜馬拉雅第一名的位置暫時更穩一點。

可數十億虧損的裂口始終讓人肉疼,餘建軍又該如何說服資本市場,陪自己實現“掘金音訊行業”的夢呢?

TAG: 建軍喜馬拉雅2021音訊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