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編者按:

用父親給的15萬和自己爭取來的10萬元大學生創業補助,2009年,24歲的張浩(Jungle Zhang)在上海開出國內第一家Skullcandy專賣店。此後7年間,他見證了這家誕生於極限運動、以骷髏頭標誌和大膽的機身配色吸引年輕人的美國耳機品牌,在中國市場從萌芽到高速發展再到關閉中國辦公室退出的整個過程。

面對懶熊體育,張浩以自述的形式講出了他和Skullcandy的故事。

我是青島人,大學來上海讀書。我本身是學美術的,2007年我大三,在一家衝浪和滑雪品牌旭日極速(Quiksilver)做實習生。那一年去香港出差的時候,在一個極限運動和板類品牌的展會上,我看到了Skullcandy耳機。當時他們品牌陳列在滑板品牌DC Shoes的展區裡,因為兩家品牌有合作。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耳機上寫著我的名字。這個就是我想要的。我拿了一張名片,回到宿舍之後就用文曲星翻譯著和美國方聯絡。

但這個人其實是DC Shoes的人,不是Skullcandy的人。透過他我認識了Skullcandy在中國的合作伙伴Jenny Yang。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骷髏頭標誌和大膽的配色是Skullcandy耳機最具辨識度的特點。

我之前跟Jenny Yang有過交集,找他們聊過滑雪的事情。08年她介紹了她的臺灣老闆Jeff Chang給我認識。Jeff以後更多地變成了我的總代理商和合作夥伴,他大我挺多的,就像後來我工作上的一個導師。Jeff一直在做頂級單板滑雪品牌的業務,他的公司庫房在東莞,那時候他也在考慮如何把Skullcandy在中國市場推進。當時Skullcandy已經做到了北美市場銷量前三,在亞洲地區才剛剛開始有曝光,但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我聯絡了Jeff這邊,他更多負責代理、渠道,我說不然我來做品牌零售這塊的業務。我計劃在上海開一家專賣店,也算是創業的開始。這個想法是2008年年底2009年初的時候開始有的。我也第一時間把想要創業的想法和這個品牌的事情告訴了我父親。他非常支援,說既然創業,你也需要承擔一些責任。他給了我15萬,但這是不夠的,因為一家店開起來的費用大概在25萬左右,包括租金、押金、貨品等等。

拿著父親支援的15萬,我同時還在申請大學生創業補助。市區裡面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我選擇了閔行區,每天路上來回三個多小時去閔行的學習基地,整理資料和報告,準備創業的比稿。前後用了幾個月時間,終於拿到了政府10萬塊的創業補助。

這樣在前期的費用方面,我認為可以滿足了。

這個期間我也沒停下找店,不斷地聯絡商場、看位置、談價格。因為這是一家新店,我是非常瞭解這個品牌的核心文化的,所以這家店鋪的整體視覺,包括平面設計、icon、店裡的陳列,都是由我來操刀。我還用自己的滑雪板作為裝飾,在店鋪上面的區域做掛架。那時候每天都在用紙筆寫,一直到開業,我寫了滿滿一整包A4紙。

Jeff和Jenny始終在跟我對接,給我一些成本上、貨品上的建議。但更多的得靠自己,他們不清楚你這邊實際的情況。我自己的投入非常大。那時候市面上已經有led燈箱,成像效果更好,還原度更高。這個當時投入需要多一萬,我不斷地糾結,最後決定還是要去做這件事情。我在店鋪正對著商場主通道的位置裝上了led燈箱。我想把品牌的DNA呈現地更加完整。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2009年Skullcandy在國內的第一家專賣店開業。

2009年11月20日,中山公園龍之夢商場二樓的Skullcandy專賣店開業了。之前Skullcandy只授權了一些3C渠道,比如蘋果的幾家代理商,還有百腦匯這樣的電子類賣場。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第一家專賣店。

開業前一天我通宵搭建,請了很多媒體。一天一夜沒睡覺,開業之後朋友叫我去他們家吃個飯、洗個澡,說我灰頭土臉的在店裡形象也不好。然後再回來兼職的店員說,第一支耳機已經賣掉了。我就問她是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店員說她也不太有印象,就記得是一個女孩子,問了一下這個耳機多少錢,她說360,接著女孩就付了360買走了。

那天很快就銷掉了10支左右吧。第一天的銷售額是3600元。

那時候父母非常關注,也替我緊張。到下班的時候,我爸媽一直在電話那邊等著訊息。他們很清楚我始終是把這個牌子當作自己的牌子在做,他們也特別支援我。

作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外地大學生,在上海沒有任何資源,也沒有家庭背景可以協助我。如果是一個上海本地人,哪怕晚上回家,家裡還能有一口熱飯吃。那時候我家裡租的空調壞了,淋浴器沒有熱水,而且我還住在頂樓,冬天真就凍透了。冬天上海下雨,陽臺也漏雨。我已經顧不上這些事情了,就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開店。

我一共開了三家店,另外兩家在來福士廣場和日月光中心,前後用了一年多時間。這個期間認識了Skullcandy的全球生產總負責人Tom Bishop。當時Jeff跟美國積極推薦說,中國市場需要更多營銷支援,而且當時美國也在計劃建立中國辦公室。Tom清楚沒有人比我更瞭解這個品牌。2011年元旦的時候,我去了深圳和Tom見面。作為新年禮物,他給了我這個offer,我就此成為了Skullcandy中國區的第一個僱員。

我那時候主要有兩個任務,一個是作為品牌經理,負責培訓、活動,和其他品牌對接。Skullcandy當時是蘋果的第三方耳機品牌,我要負責給蘋果商店的員工進行產品培訓。另一個任務,是要去面試將來的老闆,找到中國區的GM(總經理)。

我面試了索尼中國音響部的高管,還有先鋒音響的中國區銷售總監。晚上回家坐在電腦前,我開啟Skype一邊發呆一邊等美國同事,彙報我這幾天做了什麼工作,見了誰誰誰,覺得還不錯。講完之後,大概是凌晨一兩點,我就去睡覺了。與此同時,我還在為公司找辦公地。這個狀態持續了大半年時間。

那個時候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每個月有一週我會去深圳跟Tom、Jeff還有美國的同事對接工作。那一週我在辦公室很亢奮。同事們就不能理解有一個人會對上班有這麼高的熱情。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Skullcandy在納斯達克上市時,將這副耳機戴在了華爾街銅牛雕像上。

2011年7月20日Skullcandy在納斯達克上市,我們最高階的耳機產品Roc Nation Aviator戴在了華爾街的牛頭上,這個耳機側標寫著Jay-z的公司名字。NBA是我們合作伙伴,凱文·杜蘭特也是我們的代言人。我們這時候享有著世界上最頂尖的資源。

2012年,美國那邊安排了一個美國同事Eli,他中文非常好,一直在極限運動行業裡面,來了之後在中國做營銷總監。我們兩個配合做工作。他的性格特別樂觀,給了我很大的精神支援。2012年成立辦公室之前,美國那邊透過獵頭招到了中國區的GM。我們的辦公室也定了下來。如果把電腦拿開,我們辦公室就是一個滑板場,辦公室裡還建有U型池,一般商場寫字樓都不敢承接我們。後來在膠州路的老弄堂裡,找到了一個平房。

2011年到2014年是品牌發展勢頭最好的幾年。那個時候全國授權經銷商有50家以上。整個夏季我都會非常忙,要對接非常多的事情,一整個夏天我幾乎見不到當時在上海的女朋友。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2011年,張浩(最右)在上海辦公室與SKDY中國職業滑板隊簽約建隊。

當時我們是NBA官方耳機品牌,要跟NBA品牌和阿迪達斯一起對接NBA球星訪華大篷車,包括羅斯、霍華德的中國行,每一站都要配合一週的時間。而且我們本身是極限運動公司,贊助了Vans的全國滑板循回賽以及耐克的City Jam滑板賽事。City Jam結束之後,接著是耐克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舉辦的品牌活動Festival of Sports,耐克所有的體育專案都有涉及,還有李娜、劉翔以及勒布朗這樣的頂級代言人都會來到現場。City Jam總決賽和DJ全球電子樂大賽DMC總決賽也會在同一時間進行,我們是這兩個賽事官方合作伙伴。所有的活動我都要去跟。

我們擁有蘋果智慧財產權專利,我那時候還負責蘋果經銷商的培訓。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Skullcandy官方DJ全程參與NBA球員中國行活動。

那時候對接的是耐克、阿迪達斯、蘋果這些公司,我跟他們學到了工作上非常職業的東西,

而且更重要的,我學到了頂級品牌是如何在行業裡展示自己統治力的。

快速上升期的品牌為什麼會極速下降,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講。我覺得這些部分是應該深度去探討的。

2016年退市的原因,以我來看,一個是耳機本身迭代的速度,新鮮感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了,市場消費習慣不是選擇價效比了,而是選擇更高階、更有價值感的品牌。整個耳機行業競爭太激烈了,我們沒有一個好的耳機產品去跟使用者的需求對接。

另一方面在蘋果第三方配件耳機品牌的競爭中,蘋果更加支援Beats,而且在2014年選擇Beats作為了蘋果的子品牌。因為Beats在產品定位上更加符合蘋果的產品規劃戰略,他們產品線不會特別寬,但是特別精準,更有競爭力。Skullcandy更像是雜貨鋪,Beats則像是精品店,他們設計用的材質配件更高階。

失去蘋果的支援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這是外部的情況,市場競爭很激烈,產品和營銷都沒有跟上。

內部情況是,首先地區最高主管應該要做到什麼都懂,你的視野應該看到品牌三到五年之後想做成什麼樣,要帶領這個團隊到這個高度上。品牌給你安家費,給你美國的福利,是希望你帶領品牌向前走。職業經理人如果半年時間都不在中國,那你怎麼帶領這個公司往前走?

美國公司本身是做極限運動起家的,鋪開之後在公司監管、對接上有極大的漏洞。

2015-16年納斯達克的年報上指出中國有300萬美金以上的應收賬款去向不明。我們被美國兩家以上的律師事務所聯合起訴,原因是涉嫌金融瞞報。

另一個方面是很資深的客戶跟我講說,你們公司的渠道特別混亂。對這個客戶我是充分信任的,我最早就跟他建立合作了。他說見了10個人,有10個不一樣的想法。這個是非常可怕的。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張浩和創始人瑞克在上海辦公室。

對內的第三個原因就是贊助決策的錯誤。創始人瑞克是個天才,他就是有點天才永遠是偏執狂的那種人。公司得有一個天才引領變革。瑞克永遠是在做瘋狂的事情。2011年他辭職CEO之後,他跟我說要做一個襪子品牌,他要把一雙襪子賣到20-30美金,沒有人要相信他。後來這個襪子品牌叫Stance,他們成為了NBA的官方球襪。

2013年他來中國的時候,單獨跟我聊了一段時間。他說你們不要花很大的經費去贊助活動,你們要做的是用最低的成本,就是透過我們的產品,把我們的產品送給每一個贊助選手。

他說,你不要直接送,你一定要拆開包裝,用耳機播上音樂,戴在他耳朵上,讓他走掉。

他把這個動作跟我重複了兩遍。他說這是最好的賣耳機的方式。

美國本身有這種street culture(街頭文化),所以很多資源用在做草根類合作。但是在國內沒有極限運動文化,中國市場很難去操作吧。我們經費放到每一個渠道去聲量就會變得比較弱了。

另外在國內市場上,我們在2015年簽約了寧澤濤作為代言人。一般籤代言人是1:3的投入比例,簽約費用佔了1/3,剩下2/3得用在推廣上。我們在萎縮時期,做了比較激進的營銷決策,沒有充分考慮好怎麼去用本土頂級體育代言人。而且在重金簽約之後,我們發現有些權益條款難以落實。

我是在2015年自願離職的。2016年美國同事告訴我說,已經在找電商代運營公司承接銷售合作了。這意味著美國已經不看好中國市場了。

到2016年8月辦公室正式關閉之前,美國已經接管了中國的財務。到現在這個辦公室還在閒置。

要關閉中國業務的時候,我和美國同事在香港碰了一面,喝著啤酒,我哭得媽都不認識了。

我一手推動Skullcandy進入中國,又親眼看它撤出中國

▲張浩(中)在品牌活動現場。

我還記得2014年左右,我去福建給蘋果店員做培訓,有一件事情我特別有感觸。我們做了非常認真的影片,介紹產品和賣點。那是一個將近一百人的大課,我說可不可以給我接一下藍芽音箱,有影片內容,我怕大家聽不清楚。店長說,沒問題,就用Apple外放。他說相信Apple!他講完之後,所有人都在歡呼、敲地板、拍桌子。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有統治力的品牌的這種能量吧。

回頭再看的話,我覺得Skullcandy是一個年輕化新浪潮的產品,它也有這種能量,它能夠代表年輕人一段時期的需求和夢想。

(本文由張浩口述,懶熊體育付茸整理。圖片全部由張浩提供。)

TAG: Skullcandy品牌耳機蘋果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