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來自半導體八阿哥第155篇原創文章。

本文共2881字,預估閱讀時間8分鐘

| 3000億市值“果鏈一哥”的“造車”大動作

繼富士康後,作為3000億市值“果鏈一哥”的立訊精密,近期也接連宣佈了兩個雄心勃勃的“造車”大動作,劍指全球汽車零部件 Tier 1 領導廠商。

首先是2月11日,立訊精密的第一個大動作,主要有兩點:

1、立訊精密與奇瑞方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與奇瑞新能源擬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及製造。

2、立訊精密控股股東立訊有限還擬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汽車並不是什麼企業想造就能造的,需要造車資質,這份公告意味著立訊獲得了一個具備整車製造資質的戰略合作伙伴。不論是進入汽車零部件領域,還是未來切入汽車代工,都有了堅實的基礎。

為什麼能扯到未來汽車代工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當前,汽車電動化趨勢確立,滑動底盤、壓鑄一體化成型等技術創新方興未艾,未來汽車製造產業鏈解耦成為可能。自動駕駛和智慧座艙等應用也使汽車電子化趨勢明確,有利於手機產業鏈廠商更多參與智慧汽車浪潮。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加之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和網際網路廠商紛紛入局造車,初期即使部分選擇自建產線,但考慮到長期產線資本支出的經濟性和合理性,待後期汽車產業鏈進一步解耦、相關供應商能力成熟後,有望複製部分手機產業分工模式(即由車廠各自in—house生產,轉向部分採用類似手機ODM或OEM方式生產)。

這一趨勢可參考功能手機發展歷史,初期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均自建廠生產,但上世紀90年代就轉為大規模外包生產,並帶動手機產業鏈發展機遇。這一趨勢未來有望在智慧汽車產業鏈被複制,並重塑產業鏈格局。

而對於立訊聯手奇瑞的這個動作,在2月13日的投資者會議上,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明確了立訊精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方向及目標:“立訊精密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新能源開拓為別人造好車的ODM業務,志在抓緊機會視窗拼進全球領先的Tier1。”

因此,未來汽車代工是一個重要的產業方向。

不過,相比於老對手富士康已風風火火宣佈旗下純電動汽車即將交付,立訊精密的“造車”動作顯得姍姍來遲。然而,這份公告只是拉開了立訊大舉進軍汽車行業的序幕而已。

僅僅10天后的2月21日晚間,立訊精密的第二個大動作來了:一份規模高達13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涉及可穿戴裝置、移動終端、半導體封測、顯示模組等六個方面。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圖片來源:立訊精密公告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定增預案中,有兩個涉及到新能源汽車以及智慧汽車領域的專案。其中新能源汽車高壓連線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專案投資15億元,智慧汽車連線系統產品生產線建設專案投資5億元。

至此,立訊精密進入汽車市場的“野心”已經顯露無疑。

| 蘋果“親兒子”的逆襲之路

人們常常戲稱立訊精密為蘋果“親兒子”,以此來表現立訊精密跟蘋果的關係非同尋常。

立訊精密以聯結器起家,董事長王來春女士的創業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可移步至芯八哥往期文章《

市值超鴻海,從“廠妹”逆襲為郭臺銘最頭疼的勁敵

》詳細瞭解。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立訊精密成長曆程

圖片來源:wind,招商證券

立訊精密在2010-2011年連續收購江西博碩、聯滔電子成功切入蘋果、聯想、華碩、微軟等國際知名品牌商供應鏈,其中蘋果是主攻物件,並在2014年逐漸成長為蘋果連線方案主力供應商,2015年切入手錶無線充電領域。

此外,立訊精密在2012年收購科爾通實業獲得在通訊領域華為供應商資質,並在2012和2014年先後收購福建源光電裝和德國SUK,擴大汽車線束及注塑件業務能力,正式成立汽車事業部佈局汽車電子領域。

也就是說,立訊精密在十年前就已經跟蘋果搭上線了,並開始佈局汽車業務。

2016-2017 年與臺灣美律實業合作,先後收購蘇州美特、惠州美律、上海美律股權,切入蘋果電聲器件。

此後,立訊精密開始不斷加碼關於蘋果的業務。

2018年匯入iphone線性馬達、天線、無線充電模組等多個零部件專案。

2017年公司開始代工蘋果AirPods 耳機,實現蘋果整機制造的突破,後於2020年匯入Apple Watch組裝業務,並透過收購崑山緯新成功切入蘋果iPhone整機代工。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AirPods

圖片來源:Apple 官網

在過去十年,我們可以看到,立訊精密從一家小小的聯結器廠,幾年間產品線就擴張至電子製造的多個領域,憑藉著進入蘋果產業鏈後的技術積澱,最近幾年一舉成為市值超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的一流代工廠。

2017年蘋果CEO庫克拜訪崑山立訊精密時曾這樣說道:“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 AirPods 的製造”。參觀完後,庫克表示:立訊給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員工。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右一為蘋果CEO庫克,右二為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

圖片來源:立訊精密

這些稱讚的話來自一位後喬布斯時代舉足輕重的蘋果CEO,加上近些年源源不斷的蘋果新品大單,足見蘋果對於扶植立訊精密的力度和決心之大。

立訊精密,蘋果“親兒子”,實至名歸。

| Apple Car 代工廠,立訊精密的新故事

早在喬布斯逝世3年後的2014年,蘋果就已經開始造車之路,這就是著名的“泰坦計劃”。然而直到8年後的2022年,蘋果仍舊沒有推出自己的Apple Car,這其中其實有著諸般無奈。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蘋果的造車方向經歷了從整車到軟體再到整車的曲折經歷,造車專案在7年裡換了4位主管,不可謂不艱辛。

此外,在Apple Car的供應商選擇上,蘋果也是處處碰壁。

要將Apple Car推向真正的量產,有三個方向。

一是像特斯拉一樣自建超級工廠生產汽車。

但蘋果是一家輕資產的設計公司,以其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習慣來推斷,找代工廠才是更有可能的選項。

二是尋求整車廠商代工。

然而,隨著與包括寶馬、戴姆勒、豐田、大眾、現代在內的6家汽車廠商的談判中遭到拒絕,這一方向基本宣告破產。

三是在自身消費電子供應鏈中的代工廠中尋找汽車代工夥伴。

富士康首款電動車Model T本週正式交付,但富士康是和吉利合資搞的這個“專業汽車代工廠”,不知富士康是否還能成為Apple Car的選項,屬實來說比較難了。

更慘的是,就在不久前,就連電池廠商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也拒絕了蘋果,留下蘋果自己在風中凌亂。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立訊精密十天內接連宣佈兩大重磅“造車”動作,這裡邊意味深長啊,值得細品。

顯然,立訊精密是有備而來的。

立訊精密相關體系的汽車業務沉澱十餘年,目前立訊上市公司汽車子公司包括立訊精密工業、福建源光電裝、德國SUK等,主要專注於整車的“神經系統”,包括聯結器/連線線、低/高壓整車線束、特種線束等,主要客戶包括國內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及部分大型Tier1廠商;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圖片來源:立訊精密官網

而大股東立訊有限在體外亦有人機介面解決方案Tier1公司BCS(蘇州立勝汽車科技),近年增加了智慧駕艙、智慧駕駛、電源模組、車聯網等業務,客戶遍及海內外包括大眾、通用、特斯拉、BBA及日本三大品牌客戶,並與上市公司Tier2業務形成協同;目前體內外汽車業務營收規模合計近百億。

目前綜合各種資訊來看,立訊有比較大希望或已經成為Apple Car 的選項。

王來春女士和他帶領的立訊精密向來不見兔子不撒鷹,是不會貿貿然十天內宣佈兩項重磅的“造車”動作的,沒有得到蘋果方面的意向搞這麼大動靜是難以想象的。

劍指Apple Car,立訊精密的新故事其實已經開始了。

*原創宣告:本文為芯八哥原創文章,以上授權僅針對公眾號,轉載請保持內容的完整性,並註明來源出處,所有內容不得刪減、修改,不得做商業用途,不允許網站及第三方平臺直接二次轉載,如需轉載請透過公眾號後臺私信開通白名單。

從3千億到萬億市值的距離有多遠?“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造車野心

END

TAG: 立訊精密蘋果汽車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