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還是雞肋,小區回收業困在何處?

“雙十一”剛過,廣州市內各個小區的垃圾回收點都能見到堆積如山的廢棄快遞盒,帶著電子秤走街串巷收紙皮的小販也空前活躍。與塞得滿滿當當的普通垃圾箱不同的是,近幾年陸續入駐廣州的“小黃狗”“愛分類·愛回收”“吶吉島”等智慧垃圾分類回收箱卻常常無人問津。這些品牌起初以“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為宣傳噱頭,號稱利用了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高科技手段,其“吃”垃圾“吐”現金的創新模式一度得到年輕族群的追捧。

近日,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這些智慧裝置已經很長時間無人維修護理,要麼滿箱,要麼故障停機,淪為街頭擺設。

記者瞭解發現,比起需要透過手機APP操作的智慧垃圾箱,市民更偏向將紙皮、塑膠瓶等可回收垃圾賣給街頭小販,或是帶到普通的垃圾回收點。有市民表示:“很多機器要掃碼才能開箱,沒帶手機的時候有點麻煩。”

高科技還是雞肋,小區回收業困在何處?

位於黃埔區時代春樹裡小區門口的“小黃狗”智慧回收箱已故障黑屏多日。南方+項仙君 攝

智慧垃圾箱“罷工”多日,客服人員稱“具體情況不清楚”

11月16日下午,記者在越秀區水蔭南社群黨群服務站的角落裡找到了一臺藍黃相間的“小黃狗”智慧回收箱。掃碼註冊、選擇垃圾類別、開箱、投遞、稱重,一系列操作之後,APP頁面顯示0。03元“環保金”到賬,這就是一個礦泉水瓶的“返現”金額。當“環保金”累計超過10元就可以提現至儲蓄卡或支付寶。

“小黃狗”垃圾箱一般有紙類、金屬、飲料瓶、塑膠、紡織物五個類別,回收價格不等,其中紙類價格最高,為0。6元/公斤。記者詢問了周邊的廢品回收站,發現“小黃狗”的回收價與市場均價基本一致,只有塑膠瓶的回收價格有所不同:回收站的價格是1元/公斤,“小黃狗”為0。03元/個。

市民陸先生告訴記者,其每天在外跑業務總會買飲料,空瓶拿在手上很不方便,而“小黃狗”支援單個回收,比批量回收的廢品站方便得多。

記者發現,水蔭南“小黃狗”的塑膠一類已滿箱,無法投遞。根據APP自動定位,水蔭南周邊1公里內至少有7個“小黃狗”垃圾箱,均存在滿箱或故障維修的情況。記者隨後來到了越秀區梅花村街道的另一處“小黃狗”回收點,雖然手機頁面顯示飲料瓶、紙類、金屬均可正常投遞,但周邊居民告訴記者,該裝置已故障斷電超過一個月,機體表面佈滿灰塵,還貼了一些小廣告。

據“小黃狗”官方客服解釋,擺放在公共區域(如街邊)的裝置可能出現閒置的情況,設定在小區內部的機器因居委會或物業的推廣宣傳,使用率通常更高。工作人員會在後臺監測各個垃圾箱的情況,出現滿箱則前往處理,而非每天定時清理;機器故障涉及零件更換,耗時更長。但對記者提出的滿箱、故障多日無人處理的情況,客服人員有些遲疑,最後表示“具體情況不清楚,已經上報”。

高科技還是雞肋,小區回收業困在何處?

該裝置已故障多日,但APP顯示仍可正常投遞。南方+項仙君 攝

據“小黃狗”官網顯示,自2018年4月首臺機器落地東莞以來,“小黃狗”已進駐46個城市,覆蓋8469個小區,註冊使用者達到580萬。然而,該公司在2019年3月曾受網貸平臺“團貸網”事件影響,一度陷入資金鍊斷裂危機,其實際控制人唐軍被公安機關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出乎意料的是,2020年9月,該公司破產重組債權清償工作順利完成,“小黃狗死而復生”的訊息一時間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然而時隔一年,高調復出的“小黃狗”似乎仍未從泥潭中脫身。

記者瞭解到,“小黃狗”垃圾箱的“罷工”問題不僅出現在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長沙、青島等城市的回收裝置近期也出現了大面積“癱瘓”的情況。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小黃狗”仍然接受合作加盟,仍在探索進駐新的小區,但昔日使用者顯然並不買單。市民劉女士表示:“剛開始覺得新鮮,但還沒等我湊夠10元環保金,附近就幾乎沒有一個完好的機器了,我乾脆把APP解除安裝了。”

配備專人指導,小區內部的智慧回收機仍顯“雞肋”

在廣州市黃埔區,“愛分類·愛回收”“吶吉島”等品牌的智慧回收機也在許多小區普及。

記者在錦林山莊走訪發現,該小區僅設有一臺“吶吉島”回收機,因名字拗口而被住戶戲稱為“收紙皮的”。記者在回收點遇見一名工作人員,並在她的指導下完成了略顯繁瑣的新客註冊。

與“小黃狗”不同的是,“吶吉島”的分類更細,黃紙皮、紡織物、塑膠瓶、書報、鋁製品、玻璃、橡膠製品等都有對應的回收價。“雙十一”過後,紙皮箱的回收量劇增,但“吶吉島”的開放時間僅為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中午12時,時間和空間上均無法滿足投遞需求。

遇到滿箱的情況,工作人員只能在機器旁邊放置一個電子秤,人工稱重計算費用,“智慧”裝置在此時略顯“雞肋”。

高科技還是雞肋,小區回收業困在何處?

位於黃埔區錦林山莊的“吶吉島”智慧回收機。南方+項仙君 攝

記者發現,“吶吉島”官方公眾號的顯眼位置設有“吶吉商城”入口,很容易誤觸,而工作人員也會在每次投遞後刻意提醒幾句。商城分為“家居生活”“清潔專區”“廚房優選”“美妝個護”等板塊,目標客群顯然是居家人士,商品價格在2元至300元不等,既可以用“吶吉金”兌換,也可以微信支付。但不少住戶反映,“吶吉金”通常不足以換購商品,多數情況需要倒貼錢。

而在黃埔區的時代春樹裡小區,三臺“愛分類·愛回收”機器均設定在生活垃圾回收點旁邊。因體積略顯單薄,來來往往的住戶很少注意到這三臺綠色的機器。該小區的垃圾分類推廣志願者告訴記者,因為白天有專人在機器附近輪班指導,“愛分類·愛回收”垃圾箱在小區內的使用率比“小黃狗”可觀,老人、小孩在志願者的幫助下都可以十分順暢地操作。但是,住戶馬女士向記者抱怨,不少人投遞紙箱時沒有壓平以縮小體積,紙箱疊加起來很容易將回收裝置塞滿,即使工作人員一天清理四次也無法滿足投遞需求。記者11月17日上午11時登入“愛分類”小程式發現,春樹裡小區的三臺裝置僅一臺未滿倉。

高科技還是雞肋,小區回收業困在何處?

志願者正在幫住戶把紙皮箱壓平。南方+項仙君 攝

春樹裡小區的多名住戶告訴記者,“愛分類·愛回收”機器的返現機制不足以吸引人使用:“為了幾分幾毛錢搞得這麼麻煩,我們有時也不太願意,就把紙皮給了小區裡收廢品的阿婆。”

周邊多個小區的物業人員也表示,智慧回收機如今更像是某些廢品回收小販的“生財”手段:“他們上門回收廢品,然後整包整包地扔進機器裡結算。”

記者採訪過程中偶遇了一名拎著一整包塑膠瓶和一大摞紙皮的小販,回收機頁面顯示他一次性投放了16。18公斤,單次返現42。84元,這是普通住戶無法企及的金額。

從行業藍海到無人問津,“網際網路+”為何無法破解垃圾回收難題?

10月29日,《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實施,重點提及在全省“開展綠色生活建立行動,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廣州市作為第二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在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工作上向來不遺餘力。為響應國家環保政策,各類科技創新及“網際網路+”智慧垃圾分類模式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小黃狗”“吶吉島”“愛分類·愛回收”等品牌正是在近幾年發展壯大,逐漸出現在廣州的大街小巷。

在科技進步與政策紅利的雙重驅動下,與大資料、物聯網等概念深度結合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一度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前景廣闊的新藍海,不少入局者企圖以新概念“降維打擊”傳統回收業。

但如今,一臺臺智慧垃圾回收機淪為街頭“垃圾”,“網際網路+”在資源回收領域遭遇了明顯的瓶頸期。

記者瞭解發現,此類智慧回收公司的收入來源主要有軟硬體及資料服務、機櫃廣告收益、可回收物再利用、商務合作及政企合作,成本支出則集中在回收機制作、運營維護、技術研發以及垃圾回收鏈條的搭建。由於回收鏈條高度智慧化、專業化,一臺回收裝置通常涉及人工智慧、大資料、雲服務、實時支付系統等技術,耗資巨大,在居民接受度及使用率不高的情況下很難回本,線上商城等衍生業務也因此無法開展。

廣東省現代移動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文丹楓告訴記者,智慧垃圾回收箱在德國等歐美國家已相當普及,但在我國推廣有一定難度:

“家庭中一般由居家時間較長的老人負責垃圾處理工作,他們將可回收物賣給廢品站的習慣相對固定,且智慧回收機有一定的操作門檻,老人家難以獨立操作。”

文院長表示,智慧回收機的目標客群是年輕人,但由於市場教育的欠缺,年輕人使用機器的驅動力不足,嫌麻煩、收益少是常見的理由。

為解決智慧回收行業的發展困局,文院長建議,相關企業應加強與政府及社群居委的合作,將垃圾分類投遞業務與環保志願活動相結合。例如,深圳歷來有參加志願活動獲得義工服務積分的傳統,該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獎品,對入戶、升學等工作也有不同程度的幫助。比起微乎其微的“環保金”收入,此類獎勵機制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有效地在全社會推進垃圾分類智慧化,進而全面推廣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記者】項仙君

【實習生】陳思琦

【作者】 項仙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TAG: 回收黃狗垃圾智慧回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