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今年6月以來,我們見證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全民垃圾分類運動。

觸發點當然是從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強制執行垃圾分類。而上海的一舉一動之所以引發全民關注,是因為接下來有46箇中國城市將逐一接受類似考驗。這也是我們在幾個月前,將垃圾分類確定為封面故事的原因。

我們相信,關於垃圾的態度與行動,本質上是城市文明的重要議題。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看完下文介紹後若想購買整本紙質雜誌,你可以在文末找到購買方式。若只想更快地閱讀感興趣的部分文章,點選相關介紹對應的文字及圖片連結即可直接閱讀。| 圖片:《第一財經》YiMagazine 2019年7月刊封面

事實上,自11世紀現代城市形態誕生以來,清潔程度就成為鄉村與城市最鮮明的區別點。美國人類學家羅賓·內葛(Robin Nagle)在她的著作《撿垃圾的人類學家》一書開頭寫道:“如果幸運,你可以一輩子不呼叫警察,一輩子不呼叫消防員,但你每一天都需要環衛工。”

文明與垃圾,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天然的矛盾體。幾乎所有的超級城市,都會在發展過程中經受垃圾帶來的考驗。

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數十年來高速的城市化程序,都成為垃圾產量激增的基礎。在46座城市的宣戰背後,是這樣一些數字:中國生活垃圾年產量約為4億噸,而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垃圾所引發的生態危機,最終會威脅我們的生活。

在這一情況下,分類再處理成了解決垃圾圍城之困的一個突破口。

但很多人仍有疑問,我們分類丟完之後垃圾去了哪裡,如此麻煩地把垃圾分了類之後究竟會達到怎樣的效果。懷抱著對這些問題的好奇,我們在本期雜誌中,嘗試著做了多個維度的探究和解答。

翻開這期雜誌,你將看到:

系列報道·垃圾大作戰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記錄/當我們談論垃圾時,我們談論的是城市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首先回答一個常見的疑惑——當垃圾被分類丟棄後,它們會被裝進不同的垃圾車,送往不同的地方處理。在本篇報道中,你將看到這個複雜的系統流程是如何運作的。

是的,垃圾或許是一座現代城市最複雜、牽扯最廣、又最難以迴避的問題之一。以上海為首的中國城市終於開始正視它了。

由於與每個人相關,人們往往容易站在個體的角度評價垃圾分類。但垃圾分類從來不只是個體行為,它是龐大的投資,是複雜的鏈條,是衝突與妥協,是一個城市可能面對的最複雜的問題之一。

在本篇報道中,我們討論了分類前後的垃圾處理路徑變化及效果;為什麼是上海率先開始強制垃圾分類;為什麼是現在開始垃圾分類;當分類開始後,丟垃圾會有什麼煩惱;從垃圾分類到減少垃圾,還有哪些路要走;那些幫助我們處理垃圾的人,在垃圾分類後工作起了什麼變化等圍繞垃圾分類展開的重要的話題。

現場/改變2400萬人的生活習慣有多難?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本文以上海一個小區為切入點,講述了垃圾分類從動員到實施的全過程。並展現了社群服務者、NGO、企業以及居民等各方力量如何一同推動一場改變2400萬人生活習慣的運動。此前你可能已經在微信上讀到過這篇報道(即《一個上海小區的垃圾分類之路》),它也是本次封面系列報道的一部分。

生意/城市回收者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作為城市居民,你大概也有這樣的生活體會:剛扔到樓下垃圾箱的廢紙箱、舊衣物、破玩具,有時候就是一頓飯的工夫,便會“自動消失”。消失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它們仍有利可圖。

告別消費者家庭的這些生活廢品,之後又會經歷城市內部廢品站的層層流轉與不斷細化的分揀操作,最終每一件廢品都會各得其所。這篇報道同時從個人案例與企業案例角度分別闡述這門如“涓涓細流匯入大海”般的生意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行業門道”。

案例/東京如何一步步解決“垃圾問題”?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東京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垃圾處理樣板城市”。事實上,直到1990年代它才找到了一個相對完善、卻又帶有各種歷史遺留色彩的垃圾分類處理解決方案。而在此之前,東京的垃圾分類也曾混亂過。1960年代至1970年代,東京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垃圾戰爭”。

在這篇報道中,我們就撰文詳述了這場“垃圾戰爭”,因為這場戰爭一步步催生出如今廣受讚譽的垃圾分類體系。我們希望這些經驗,能夠給中國的城市管理者們一些啟發與借鑑。

“所有的我們,正努力成為被尊重的農民”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這是一篇關於農業商業的報道。我們的記者去往了天南海北的田間地頭,帶回來這樣一個結論:好東西沒人知道,知道了不相信,相信了又買不著——這是中國發展品質農業所面臨的三大痛點,但也是商機。

過去幾年國內也出現了“70後不想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這樣的網路流行語,明確反映出農村地區和農業生產的“空心化”危機。“而有一些人、一些企業正迎著品質農業的商機,改變農業過去的面貌。培養更有商業頭腦、更體面同時也更被尊重的“新型職業農人”。

研報/蘇寧的盈利魔法與轉型困局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本期研報,我們分析蘇寧。在文章前半部分,我們拆解了蘇寧長達10年之久的“全渠道、全品類”轉型之路,詳細分析了為什麼同樣都是老牌的實體連鎖零售商,萬達、家樂福、迪亞天天以及大潤發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都成了被收購物件。而收購者蘇寧,卻顯得在新零售的轉型大道上鬥志昂揚。

而在後半部分,我們又分析了當線上流量紅利見頂後,重回線下的蘇寧所遇到的困境。

這是一段有趣的商業歷程。一直在虔誠學習網際網路思維、生怕掉隊的蘇寧,不惜持續數年祭出自己零售業務的利潤。然而這場由網際網路公司不斷丟擲新概念、全盤主導的零售業變革,最終又戲劇性地將蘇寧帶回了它的原點。

你為什麼不挑個自己喜歡的工作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崔老師在本期的扎心之問——當然,問完之後他還很負責任地把道理解釋給你聽。總之,這不是職場雞湯,而是一種有趣的行為學在理財職場問題上的嘗試性應用。

回收運動進行時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隨著新一輪垃圾分類政策實施,“迴圈經濟”“零廢棄”“可持續設計”逐漸成為設計師的靈感和共識。而在設計欄目中,我們就為大家蒐羅了8款漂亮的由回收材料製作的產品。它們有椅子、揹包、假肢、飲水機、藍芽音箱甚至汽車。讓我們不帶偏見地來見識一下回收材料的力量以及設計師賦予它們的美吧。

垃圾分類,一門新顯學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本文作者座標上海。在經歷瞭如火如荼的全民垃圾分類運動後,見過了許多的丟垃圾烏龍趣事後,對如何過上更愉快的垃圾分類生活做了一番大暢想。毫無疑問,丟垃圾也將成為一門學問。按什麼標準分,如何讓大家記住怎麼分,裡面的門道可太多了。

拍完《人間世》才知道活著就是幸運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2019年6月14日晚,紀錄片《人間世》第二季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獎。而在獎項之外,這部將鏡頭聚焦在醫院的紀錄片早已深入人心,它至今在豆瓣上依然保持著9。6的高分。

本期人物我們採訪到了《人間世》系列的導演秦博和範士廣,請他們說了說自己如何拍出《人間世》的故事。

馬拉喀什,喧囂下的隱秘

你辛苦分類的垃圾會去哪?

這一期,朱英豪帶大家去往了法國人最鍾愛的度假地,馬拉喀什。這個殖民地的後花園,一直沒有停止過它該有的喧囂。這甚至使它在最近背上了全球遊客最痛恨目的地之一的惡名。波蘭裔英國作家卡內蒂早在1950年代訪問馬拉喀什時,就勸慰那些上路的人“接受一切,把尊嚴和不滿留在家中”。在他看來,“一個優秀的旅行者應該是冷酷的,他觀察、聆聽、熱心於可怕的事情,因為一切都是簇新的。”

運用著卡內蒂的哲學,朱英豪在這個城市的喧囂背後發現了一些藏匿在不起眼角落裡的,有趣、可怕甚至哭笑不得的事。

除了上述報道,本期雜誌還有:

《這個夏天,冷門的藝術書展變火熱了?》、《這些年我們到底買了什麼?》、戴老闆專欄《中國公司掐架簡史》、方三文專欄《對於投資來說,5G一點也不重要》、富大人專欄《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曹寇專欄《龍》、黃湘讀書筆記《當今歐美“威權民粹主義”的文化根源》,以及《Facebook利用人工智慧清理不良內容》《精釀啤酒廠的新關鍵詞:清淡、健康》《批發零售還有前景嗎?》《採納實習生提出的管理建議》《職業裝變休閒,男性比女性更自由》《梁文道:我沒有讓自己太套路化》等多篇有料報道。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TAG: 垃圾分類我們城市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