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文| 張雅坤

前有“割腎”買最新iPhone,後有千金難求限量款AJ。隨著主流消費群體逐漸年輕化,潮流文化在80、90後中迅速崛起。雖然現階段國內尚未出現成熟的運動潮流電商平臺,但就目前來說,毒app的亮眼表現可以稱得上是一匹黑馬。

早期的毒APP是虎撲在2015年孵化的一個純社群形態的產品,其核心服務僅在於“球鞋鑑定”。彼時已經有人開始炒鞋,天價球鞋市場的出現使得毒意識到,男性市場同樣可以產生巨大的收益。

由於男性天生篤信專業度和價效比,且大部分時候有明確的購買指向性,因此,垂直細分領域的專業度是刺激男性購買力的關鍵因素。毒抓住這點,依託虎撲的名聲,以“球鞋”這一單點迅速打透潮牌市場,規模和名氣在同類app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

得益於長期在球鞋這一垂直細分領域的耕耘以及鑑定球鞋這一專業型服務,上線兩年的毒終於在2018年下半年迎來了飛速發展。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資料來源:艾瑞資料

艾瑞資料顯示,毒app的月獨立裝置數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迅速增加,來自七麥資料的資料也顯示,其下載量從去年7月開始有明顯的增長,後半年日下載量穩定在5w以上,雙十一當日更是達到22w的巔峰。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圖片來源:七麥資料

此外其2018 年GMV 超百億元,估計2019年將為數百億元。今年4月29日,毒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DST。據相關人士透露,毒本輪融資後估值已達十億美元,正式開啟獨角獸之路。

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就迅速成長為獨角獸,這樣的例子在垂直電商領域可以說是寥寥無幾。那麼,究竟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如今火出天際的毒?

生命不息,炒鞋不止:球鞋文化催生龐大需求

毒最初是以球鞋這一單品轉型電商平臺的,即使在毒app已經擴充套件潮流品類的今天,球鞋這一品類依舊是毒的主要收入來源。想要理解毒app為何可以憑球鞋迅速出圈,我們需要追本溯源,探討火爆的球鞋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除去品牌商的宣傳造勢,球鞋市場的迅速崛起還與Sneaker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種文化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逐漸流行於美國,1985年,耐克公司為“籃球之神”邁克爾 喬丹提供的簽名鞋款Air Jordan系列將美國的Sneaker文化推向高潮。

隨後,Sneaker文化在90年代逐漸輻射歐洲和日韓。進入21世紀後,隨著我國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的加速,耐克、阿迪等國外運動品牌的門店在國內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作為“文化舶來品”的Sneaker文化也在群眾中,尤其是青年人群中逐漸流行。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資料來源:艾瑞資料

不同於現在球鞋市場消費者男女比例均衡的情況,當時球鞋這一市場主要受眾為男性。這是因為球鞋的審美更加直觀,不必像衣服一樣考慮怎麼樣的色系搭配才是最養眼的,對於彼時正處於青年階段的80後來說,球鞋的消費是最省事省力的,同時球鞋的logo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而如今潮流消費的主力軍 90 後,彼時正處於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青春期。作為最廣泛流行且最有“異性緣”的運動,籃球在中學生的課餘和社交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於我國大多數中學實行統一校服制,加上東方文化對奇裝異服的排斥,球鞋便成為這些青少年唯一可供發揮的穿著。

出生於00年以後的新一代,對於潮流文化的看法不僅沒有與前輩們產生代溝,追捧程度更是空前高漲。就這樣,隨著球鞋文化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捧,對於球鞋、特別是限量款球鞋的需求越來越膨脹。

然而國外運動品牌的本土保護使得很多限量款式的球鞋僅在本國發行,即使在很多品牌開通了線上抽籤發售的通道以後,也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中獎”,因此許多國內消費者對於心儀的球鞋可以說是“求而不得”。這種現象使得本就不平衡的供需天平愈發傾斜。

在球鞋市場的供需矛盾亟待解決的背景下,以轉售為業務模式的毒app華麗上線。

“C2B2C”模式解決了“求購無門”的窘境

首先我們要清楚,許多款式的球鞋可以在其生命週期內被反覆交易。當然,二次交易並不意味著球鞋是二手商品,這也讓球鞋交易平臺顯著區別於二手電商。據業內人士透露,在二級市場,平均一雙限量款球鞋的成交次數超過3次。

其次,上文已經提過,對於一些款式的球鞋,市場上巨大的需求對應著品牌商較小的供應,僧多粥少的現狀使得這些球鞋變得“有價無市”。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解決供需問題,誰就能獲得巨大的收益。

基於以上兩點,毒以“C2B2C”業務模式率先出圈。賣家以貨源供應方的形式存在,僅提供自己擁有的款式、尺碼、出價等貨源資訊;買家看到的,也是以品牌、品類為維度的B2C產品形態,而非像淘寶一樣直接對話賣家的店鋪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不同款式和同一款式不同尺碼的鞋價會隨市場供需改變。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海豚智庫分析師製作:毒的C2B2C模式流程

毒app之所以可以憑這種模式取得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早期在虎撲沉澱下來了大量的核心使用者。轉型電商平臺之後,許多虎撲社群的球鞋資深玩家毫無障礙的成為了毒的消費者。由於潛在買家足夠集中且平臺自帶信用體系,許多球鞋愛好者願意將自己透過各種方式抽到/搶到的稀缺貨源放到毒APP上出售。

目前業界對這種業務模式褒貶不一。海豚智庫分析師認為,雖然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發展尚有待考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憑藉這個模式和這些核心使用者,毒app巧妙的解決了供需問題。求購無門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被緩和了。

當然,在整個交易流程中,毒的鑑定流程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孕育於“球鞋信用體系”的毒在這方面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鑑定服務順理成章的成為毒的平臺核心競爭力,使其在同類電商平臺中脫穎而出。

“球鞋鑑定=毒app”,核心競爭力所向披靡

無論是什麼行業,假貨都一直是最大的痛點。猖獗的假鞋市場同樣讓許多真正愛好運動的球鞋發燒友深惡痛絕。因此毒的鑑定服務輕而易舉的擊穿了其使用者群。

“球鞋鑑別”作為毒的核心價值,目前是作為“服務”模組最主要功能存在的。如果使用者想要在毒APP上發起一次鑑別,只需要按照下圖所示流程操作即可。其中編輯鑑別內容時,選擇品牌、款式等資訊,並按照指引上傳鞋標、鞋盒標和球鞋各個角度的照片即可。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海豚智庫分析師製作:在毒app尋求鑑定流程圖

如果說將鑑定作為核心競爭力是個良好的開端,那麼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如何不讓消費者發出“毒上的鑑定靠譜嗎?”這樣的疑惑。這就涉及到專業性的問題了。

比起圖片、影片、他人種草,男性在消費時更相信自己看法。因此對於大部分男性來說,要想影響其最終決策,專業性顯得極為重要。只有用專業性將其說服、攻破其心理防線,才能讓他真正做出購買的決策。

起源於“直男社群”虎撲的毒app顯然深諳此道。於是,毒APP首先將鑑定服務規模化運營,將分散、自發的鑑定者聚集起來,以平臺背書的方式形成准入機制,並授予鑑定者“鑑別師”的資格。雖然外界對於毒的鑑定標準質疑不斷,但是這一舉措確實讓毒APP在一眾體育和裝備社群中擁有了差異化的優勢。

接下來,作為行業領軍者,毒APP對鑑別師的資質要求十分嚴格。據悉,毒APP的鑑別師除了要擁有豐富的鑑別經驗,對運動潮流歷史和球鞋歷史演變也要充分了解,具體包括球鞋設計、材料、研發製作和生產發售、明星&球星話題和營銷活動等。

除此之外,毒APP鑑別師還需要對海量一線球鞋服飾等潮流單品進行系統性研究,透過收集資料,比對資料,建立檔案等方法,形成一套“資料支撐,嚴謹作業工序,匠人精神,持續學習”的工作方法。

除去讓合作的專業權威鑑定師執行多重鑑定工序,出示標示性鑑定證書,毒APP平臺本身還帶有訂單保障,使球鞋購買沒有後顧之憂。毒APP本身的C2B2C模式使得它沒有存貨風險,可以投入大量資金來招募資深鑑定師並整合鑑定師團隊,以此提升服務的專業化和規範化。

同時,毒App還為鑑別團隊提供專業儀器來測試材料、製作工藝等肉眼難以識別的細節;而且據業內人士透露,毒App還在嘗試與品牌建立合作關係,邀請品牌直接入駐平臺。

當然,和其他電商平臺一樣,毒一路走來也是負面新聞不斷,不斷曝光的假貨問題和大量的投訴,證明他的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儘管現在一家“毒”大的優勢比較明顯,但隨著更多競爭者入局,行業鑑定技術不斷完善,毒app也應該思考在未來如何保持自己的地位。

居安更要思危:一家“毒”大行業格局恐不易維持

從行業角度來看,所謂“行業”,僅有老大是不足以形成行業的,正如同美食街上聚集著各式各樣的餐館,只有多家同類型的公司互相競爭合作,才能形成行業氛圍並實現良性迴圈。

從市場角度來看,雖然球鞋的溢價遠遠高於其本身價值,但一位資深鑑定師認為,這個市場目前並不存在泡沫,因為市場還在不斷擴大。他表示這個市場裡有真正熱愛球鞋的人,有被品牌營銷裹挾的人,也有單純想要撈一筆的人,但無論如何,只要品牌還在發售限量款,炒鞋就不會停止。

這麼一來,毒想要獨吞這塊蛋糕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除了虎撲及其旗下擁有運動裝備導購聚合的平臺“識貨”,深耕潮流電商十幾年的“有貨”,還有近期上線了球鞋鑑定交易平臺“切克”的轉轉,上線了男性種草社群“CHAO”的知乎,球鞋電商市場的新貴nice,這些平臺全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此外,由於國內球鞋市場的火爆,剛剛完成D輪融資的美國二手球鞋交易平臺StockX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Josh Luber也表示正在尋找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他表示,StockX的200萬美元日交易額中,中國使用者貢獻了15%,這讓一個未經證實的訊息具備了更多的合理性——StcokX正計劃進入中國。

這些資訊都在暗示著,毒在未來會面臨更大的外部競爭。而從自身運營角度來看,來自艾瑞資料的資料顯示,去年經歷一輪高速發展的毒APP在今年上半年似乎也迎來了瓶頸,月獨立裝置數不增反降,不知道在下半年會不會實現去年的奇蹟增長。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資料來源:艾瑞資料

此外,從消費者口碑上來看,截止到2019年7月11日,黑貓投訴上有關毒APP的投訴量已超過4000條,且海豚智庫分析師發現,2019年的投訴數量較之前激增。投訴問題呈現多元化、多維度趨勢,主要集中在退換貨難、違約金高、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及虛假鑑定等方面。

揭秘一家“毒”大:毒APP為何火出天際?

這似乎從側面表明,毒的這種盈利模式看似一勞永逸,但是在供應鏈、運營和售後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並且信用體系作為其核心競爭力,目前正在面臨嚴峻的考驗。

由此看來,對於毒來說,相比業績和增速,找回自己的核心優勢更為關鍵和重要。倘若繼續盲目追求利潤,粗放收割市場紅利,進而持續擾亂本就不容樂觀的誠信市場體系,那麼面對眾多競爭者,毒在未來很難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有可能被擠出市場。

TAG: 球鞋APP鑑定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