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科技新知 原創作者丨王思原 編輯丨伊頁

“我們現在賬上還有幾十億現金存著,是安聖給我們的。”任正非回憶起那次寒冬時說道。

2000年,急劇膨脹的網際網路讓電信業變得瘋狂。“光通訊狂人”羅世傑所在的北電網路在當年僅靠賣網路裝置就撐起了300億美元的銷售額。

但隨之而來的網際網路泡沫破裂,電信業過度投資建設帶來的苦果是整體供大於求,直到2003年美國的光纖利用率只有10%,運營商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北電網路的股價更是從最高時的124美元下跌到了不足2美元,從此一蹶不振。

彼時,遠在東方的華為雖然還未受到波及,但任正非敏銳地嗅到了大洋彼岸傳來的血腥氣,“這一場網路裝置供應的冬天,也會像它熱得人們不理解一樣,冷得出奇。誰有棉衣,誰就能存活下來。”

在任正非看來,不涉及核心業務,又具有較高價值,華為的這件“棉衣”非華為電氣莫屬。

於是乎,任正非毫不猶疑地將華為電氣更名為深圳市安聖電氣有限公司,將其從華為的事業部轉變為一個獨立核算的公司,並於2001年10月與艾默生電氣簽署併購協議,拿到60億元的“過冬錢”。

果不其然,到了2002年,華為作為上游裝置供應商,訂單受到影響,利潤較上一年縮水58%,但穿上“棉衣”的華為挺了過來。

只是對於能源業務的損失似乎一直是任正非心裡過不去的坎。2008年,隨著與艾默生的競業限制結束,華為重回電氣市場,將光伏作為能源部分的戰略方向,並且隨著國內光伏產業的第一波東風以及華為在價格、渠道、品牌方面的優勢,迅速在逆變器領域做到了全球第一。

但在光伏行業逐漸進入平價時代,且行業加速內卷的當下,即便是華為,也該為曾經的“小棉襖”加一層棉花了。

搖搖欲墜的第一

2013年,當華為以一個“野蠻人”的姿態殺入光伏行業時,震驚四座。

或許因為它是華為,行業對它的一舉一動更加關注,也更加苛刻。當然,憑藉早些年在能源行業的積累,華為並沒有初出茅廬的忐忑,上來就一舉打破原來組串式逆變器只能應用於海外分散式光伏市場的局面。

隨著國內組串式逆變器市場升溫以及華為在國內的品牌影響力,僅僅兩年後,華為光伏逆變器裝置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一併保持至今。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如果單純從財務角度分析,逆變器是一個很好的賽道,橫向對比光伏其他細分賽道,逆變器毛利率、ROE、週轉率更高,同時市場規模不大,很難受到資本巨頭的衝擊,屬於優質賽道。

並且在這個賽道中也出現過ABB、施耐德、通用電氣、艾默生等世界500強企業,但這些巨頭目前卻不約而同選擇放棄了這一市場。

究其原因,也與逆變器賽道市場規模太小脫不開關係。據BNEF(彭博新能源金融)訊息,預計2025年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將達到327GW,市場空間達到663億。

也就是說,即便做到行業頭部,這塊業務能夠為公司貢獻的收入可能也不足巨頭們總營收的1%。而當下正值華為的至暗時刻,2022年1月4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致辭中透露,預計2021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6340億元,同比下降了約28。88%。

在這種情況下,華為想要靠逆變器業務來穩住營收基本不太可能。並且更要命的是,華為目前還面臨隨時被替代的風險。

因為在逆變器行業中,各家企業間的技術壁壘並不高,在轉換效率上,幾乎所有企業的產品最高都能超過98%,差別不大,核心競爭力還是體現在價格、品牌和渠道之上。

由於逆變器的成本在整個光伏系統中佔比僅在8%-10%左右,但如果出現故障則會導致系統大面積癱瘓,因此客戶會傾向於選擇行業應用經驗豐富、市場口碑良好的頭部品牌。並且客戶接受某一品牌後,會傾向於建立長久、穩定的合作關係,忠誠度較高。

對於華為來說,這看似只有利好。但在近些年,國內市場被中國企業瓜分殆盡後,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主要的市場增量,並且海外市場有著更高的利潤空間。2020年,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固德威、上能電氣四家主要逆變器上市公司的海外毛利率均顯著高於國內,固德威海外毛利率甚至高出國內31。6%之多。

只是在國產逆變器廠商紛紛出海“吃肉”的情況下,華為卻由於非市場的原因“吃了癟”。

2018年華為開始遭遇美國政府打壓,2019年開始逐漸削減在美太陽能業務,雖然當年華為逆變器全球市場份額還在22%,保持第一,但第二年華為市場份額僅提升1%,反而千年榜眼的陽光電源從2019年的13%上升到了2020年的19%。顯然,在華為遭遇場外因素壓制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逆變器業務已經增長乏力。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更為致命的是,在全球第三大光伏裝機國印度,華為也遇到了問題。2021年2月1日,印度財政部部長Nirmala Sitharaman在提交2021-2022年國家預算時表示,印度政府將太陽能逆變器關稅從5%調高到20%,且立即生效。

對於在印度沒有工廠的華為來說,政策的影響也很明顯。根據MERCOM報道,2021年H1印度市場的逆變器出貨量排名前三分別是: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特變電工。而這三家的市場份額之和達到56%,超過了印度逆變器市場的一半。要知道在這之前華為已經連續多年位居榜首,如今卻不見蹤影。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海外的不順,極可能讓華為在2021年丟掉逆變器全球第一的寶座,短期內如何穩住是個問題。

而在未來,逆變器也將進入技術迭代的時代。微型逆變器(MLPE)算得上是光伏逆變器下一次迭代的方向,提早佈局的企業已經享受到了迭代帶來的高利潤。

微型逆變器市場龍頭Enphase 2020年營業收入7。74億美元,毛利率高達44。68%。禾邁股份和昱能科技微型逆變器毛利率分別為42。00%和38。45%,這一水平明顯高於以國內市場為主的光伏逆變器廠商。

微型逆變器與組串式逆變器相比,可以實現元件級MPPT(最大功率點跟蹤),帶來5%-30的發電增益,但缺點就是成本過高,不過隨著滲透率不斷提升,微型逆變器的成本也將不斷下降。

目前歐美已經成為微型逆變器的主要出貨區域,有機構預測,未來微型逆變器市場佔比將不斷提升,2025年全球微逆市場規模將達到212。13億元。

而資本市場對微型逆變器的期待更是直接拉滿。拋開納斯達克中已經出現的SolarEdge和Enphase兩支十倍股不談,前不久國內剛上市的禾邁股份預計發行價為55。8元/股,然而其最終發行價攀升至557。8元/股,上市後市盈率也直接飆升至150倍以上,是當下逆變器上市龍頭企業陽光電源的兩倍之多。

毫無疑問,隨著分散式光伏發展提速,安全性更高、利潤更高的的微型逆變器將成為逆變器企業發力的重點,這個即將到來的風口,華為必須如任正非所說,“撲上去、撕開它。”否則就會掉下來。

當然,光伏逆變器顯然不能滿足華為在能源領域的野心。自全球限能限電的舉措被普及之後,華為開始進軍儲能領域,為能源業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儲能剛剛起步

“哈利法塔又為華為點亮了,這次是祝賀其斬獲全球最大儲能專案。”王鵬顯得有些激動,“這可能是我從業十幾年遇到的最興奮的一件事,當然,結婚除外。”

可以看出,作為此前安聖系的員工,王鵬對華為有著別樣的感情。從2008年重新開展能源業務進入光伏逆變器領域,到如今進入儲能行業,華為在能源領域的動作總是牽動著王鵬。

事實上,王鵬很早就料到華為會進軍儲能,只是沒想到一切來得如此之快。因為儲能與光伏天生就不可分割,沒有哪家能做到只發電不存電,也沒有哪家能保證發出來的電都能完美分配下去。簡單來講,儲能是光伏發展後的必然延伸,華為進入儲能領域也只是早晚問題。

不過,對於華為進入儲能領域,王鵬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盯上這塊蛋糕的不只有華為一家企業,華為面臨的挑戰還很多,尤其是要直面特斯拉。”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在B2B領域,馬斯克的Powerpack早已佔據一席之地,甚至二代產品Megapack在2019年第四季度就開始部署3MWh的專案,根據特斯拉財報表示,到2023年其訂單將以數GWh的規模迅速增加;在C端,Powerwall更是完成超過25萬臺的安裝,並且擠壓了上萬個訂單。

並且與特斯拉相比,華為儲能產品的整體性並不強。據報道,今年3月起華為將在日本銷售用於可再生能源儲存的大型電池系統,而其採購渠道為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電池製造商。華為將小型電池組組合為集裝箱大小的單位後出售給日本境內客戶。

也就是說,華為本質上是提供儲能電池組合解決方案,而反觀特斯拉的Megapack,是將所有配套的逆變器、電池模組、熱管理系統、電力電子元件等高度整合,甚至光伏發電裝置也可以採用自家的,這也使其在能量密度、安全性、易安裝等方面會有很大優勢。

“一個所有主要零件都是一家的,一個是採購的,顯然前者整體性更高,相容性也更好。”王鵬如是說。

不過即便是這樣,在安全性上也會存在問題。2021年4月,北京豐臺區儲能電站發生火災事故;2021年7月,採用特斯拉Megapack系統的澳大利亞最大儲能專案發生火災,這些都是前車之鑑。

因為電池在製造或者是使用過程當中,包括絕緣、異常電流、異常過熱引發的短路、漏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存在隱患。以及電池風險的可靠性、對環境適應的能力、對整個儲能系統、管理性系統的邏輯管理能力,還有硬體故障等均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失效,引發一些安全風險。

以史為鏡,雖然華為擁有強大的技術支撐,但要知道特斯拉這種對儲能系統的重視和投入都不容小覷的企業都發生了事故,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作為儲能行業“新玩家”的華為,想要完全解決安全性的問題,可能還需堅持不懈、長期奮鬥。

1996年,任正非對掌管華為電源事業部的李玉琢說,“要在三年內將莫貝克做成國內電源行業的第一。”當時李玉琢連國內電源老大是誰都不知道,對技術和市場更是一無所知,但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沒想到兩個月後,任正非改口稱,“莫貝克要做亞洲第一。”李玉琢納悶了,“不是國內第一嗎?”,隨後任正非一句“我說過這樣的話嗎?”李玉琢被迫接下這個挑戰。

2021年深秋,77歲的任正非出現在華為軍團組建成立大會上說道,“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語氣神態恍如當年“逼迫”莫貝克長大。

華為光儲,強弩之末與初生牛犢

在美國的打壓和技術封鎖下,現在的華為確實已經沒有退路,任正非靈敏的嗅覺已經幫助華為選好了方向,煤礦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智慧光伏軍團和資料中心能源軍團五大軍團成了未來的中流砥柱。

或許30年後,華為會如任正非所說,“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負我們”,但在當下,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文中王鵬為化名

TAG: 華為逆變器儲能光伏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