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前言

新田縣是個比較年輕的縣,是崇禎十二年(1639)從寧遠縣的南鄉、北鄉析分出去而成立的,因其是寧遠的“伐薪屯田”而得名新田。新田不僅是全國錦衣衛文化最有研究意義的地方,也是建文帝蹤跡遺存最多、碑刻最多的縣之一。新田縣的龍池寺、景仙寺、三教寺等儲存了大量的碑刻,而這些碑刻,多為建文帝蹤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這系列碑刻中最重要的一方——《緣化袈裟記》。說它重要,不僅是因它是建文帝的遜國退位碑,更重要是,它是建文帝父子聯合打造的一塊碑。現今中國找一個建文帝的字都難,更何況找他太子朱文奎的字,這是不可想像的。

在《新發現(三)》中,我們只簡單紹了一下《緣化袈裟記》碑。他們什麼要退位?為什麼要跑到當時的寧遠、而今的新田來退位?他是真當和尚還是假當和尚?他是孤身一人,還是群臣簇擁呢?為什麼兒子也要當和尚呢?他還有後人嗎?這一系列的問題,《緣化袈裟記》都給出了簡明回答。

(一) 《緣化袈裟記》碑的發現過程和基本情況

新田縣梘頭鎮洞心村有龍池寺,今存部分遺址。這裡的村民祖祖輩輩傳說這寺就是當年“洪武皇帝”所建造。龍池寺被整個村莊所包圍,成為整個村莊的中心位置。在民國時期,這裡興建農村集貿市場,解放後又在這裡建起了洞心小學,所以龍池寺很多碑刻都遭到了破壞。儘管如此,這裡留下的作為路基來踩的石碑還是相當多,估計有三四十塊。

(1)基本情況

2011年,新田縣文管所史世冬在龍池寺巡查時發現,原來用作洗衣臺石板有文字,後來洗衣臺失去其功能,廢棄在池塘邊上的牆角。於是,史世冬將碑收藏到了新田縣文縣文廟儲存起來。當時發現的場景就是下圖這個樣子。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剛發現時的《緣化袈裟記》碑靜靜躺在居民住房牆邊,上部右角還缺了一大塊

碑刻呈長方形,左上方脫落了一小塊。長約1。2米,寬約0。4米。碑刻字跡剝落嚴重。經清洗後,能辨認90%的文字,另外10%的檔案字也可藉助龍池寺、景仙寺、三教寺的其它碑刻予以復原。現將碑刻展現出來,以便讀者在手機上放大圖片也能基本認清碑刻上的字。

另外,我們還在龍池寺發現了《重建廟宇碑》(永樂間碑)、《圓盤香爐石刻》(天順間碑、碑名自取)、《重修毗廬殿記》(天順間碑)、《重修天王殿記》(隆慶間碑)、《蓋聞先師》(清代碑)《萬明燈》(清代碑)等等。在距龍池寺僅五里的景仙寺發現了《塑畫聖像記》(明宣德間碑)、《增修善果記》(明天順間碑)這些碑都提及了龍池寺師祖的相關身份和去向。還有在洞心村《胡氏族譜》中發現《龍池寺記》……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緣化袈裟記》碑名及序,左上角斷離。發現者和攝影者史世冬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將碑清洗後,序言部分的字還是苦本能辨認。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碑刻捐舍人一欄,這裡僅附部分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立碑人一欄,僅附一欄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緣化袈裟記》拓片後更為清晰,僅附區域性 拓片人:寧遠縣文物局鄭成德

(2)碑刻全文附下,已經斷句。缺字用方框表示。

緣化袈裟記

——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

(正標題):緣化袈裟記

(副標題):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

(正 文):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古亙今垂跡。開□□□□年□□成。大明皇朝先師鐵峰悟真流下。師祖曰:“為師忽秉浮屠宗教,惟安定郡燕。”□□□□□□□衣,主剃本清為備燕師,弗克行。幼隨師祖撫長,□□□□□□師之恩家梅□金襴袈裟入寺,壯觀亼天。勒石以記之,不希燕天豈復,何言代立?□□□□□之善,書刻碑之志。善布福建寺。

(功德欄)……信士胡以恭舍蟲一斤,信士胡以敬舍蟲一斤……信士胡庭瑄舍蟲一斤,信士胡庭佑舍蟲一斤,信士胡庭秀舍蟲一斤……信士胡用高舍蟲一斤……真武帝一位:陳志□□舍;院堂大□□□□:本心釋子僧西江;洪鐘一口:曹榮壽舍;號抱前拱樟一侄人,地名大富麗:李總心舍;普庵聖相三位:北鄉信士彭三郎舍。西江化八位四軸:達摩耶一軸,胡□□舍;大菩薩一尊,胡妯相舍;諱長迦一軸,胡庭昌舍;仁明仙一軸,胡庭清舍。西湖化八位四軸:佛馱耶一軸,宋湖福舍;阿羅漢一軸,□□□□;側祠恭秦馮宗舍。恩府胡志□、以恭二侄舍:地名塵落,地名廟翠山頭。

(立碑人):本邑小行德祖梅、祖文、祖玄、師從僧本能、師伯僧本源、師叔本榻、師弟祖□、師弟祖□、師弟祖□。(立碑人一欄祖字輩僧人名,可以從龍池寺、景仙寺碑文補齊,這裡暫缺。)

(二)《緣化袈裟記》的立碑人與撰文人

(1)立碑人是本邑小行德祖梅、祖文、祖玄等人。碑刻底部“白紙黑字”寫明瞭立碑人是:本邑小行德祖梅、祖文、祖玄、師從僧本能、師伯僧本源、師叔本榻、師弟祖□、師弟祖□、師弟祖□。這是誰也否定不了的。而從副標題中我們發現要記錄的核心人物是“小行德祖梅等師”,也就是說,要記錄的核心人物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其最核心人物當然是“小行德祖梅”。而立碑時在“梅”前面加上了“本邑”,也就是“本縣”。在當時本縣不是指新田縣,而是指寧遠縣。故梅所入的籍貫是寧遠縣。

(2)撰碑人是祖文祖玄兩僧人。在所有參與立碑僧人的僧名前,除祖文、祖玄以外,在他們僧名前都有了一個表關係的稱謂,而惟獨祖文、祖玄沒有。這就說明碑文是以祖文、祖玄的身份來寫的,所以說,祖文、祖玄是撰碑人。

(3)祖文祖玄是梅的兩個兒子。“小行德祖梅”在副標題中是主語,明顯是該碑要記的核心人物,而且稱他為“德祖”,也就是始祖,立碑人第一個名字就是他,說明他參與了立碑。而在後面有“師伯僧本能”的記錄,本能比“梅”要年長,可是名字放在了撰碑人祖文祖玄的後面,這說明祖文祖玄在寺中是第二、三個重要人物。但他是“祖”字輩, 稱其他“祖”字輩的人為師弟,明顯表達出祖文祖玄的地位比師伯僧要高。那麼祖文祖玄與“梅”的關係是什麼呢?這個正文有明確表達:“幼隨侍師祖撫長”,孩子跟隨師祖梅撫養長大。明確了梅與祖文、祖玄的父子關係。下面我們把這一句截圖附下。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幼隨侍師祖撫長”截圖

(三)師祖梅當和尚前的身份是皇帝

(1)“亡代立”表明師祖梅當和尚前是皇帝。副標題“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字字千金,表達了梅的在當和尚前是皇帝。首先,我們看“代立”這個詞:“代立”即“代位”,繼位為君(繼位為君王)。在古漢語中,它只有這種解釋,是一個單義詞。例如:①《史記·秦始皇本紀》:“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②《史記·韓世家》:“宣子卒,子貞子代立。貞子徙居平陽。貞子卒,子簡子代。簡子卒,子莊子代。”③《商君書·更法》:“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 高亨 注:“代,接替。” 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上》作“代位”。那麼“亡代立”就是不繼續當王當皇帝的意思,充分反映了梅的身份是皇帝或王。

(2)師祖梅的身份是“大明皇朝先師鐵峰”。《緣化袈裟記》正文中明確表明梅的身份是“大明皇朝先師鐵峰”。“先師”在這裡應理解為“前輩老師”。由於副標題用了“亡代立”來表達他的身份,兩者統一起來理解,“大明皇朝先師”就應理解為“大明皇宮裡的上任皇帝”。由於他已經退位當和尚,所以就用“先師”來表達。鐵峰是誰?我們可以從洞心村的《胡氏族譜》知道,他就是龍池寺的明朝重建創始人,龍池寺的師祖梅。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大明皇朝先師鐵峰”截圖

(3)師祖梅的來到這裡就成為京畿地區,師祖是”靖難皇帝“。我們可以從《緣化袈裟記》碑的捐舍人名單裡看到:“信士胡以恭舍蟲一斤,信士胡以敬舍蟲一斤”的記錄,而胡以恭、胡以敬兩兄弟就是洞心村胡氏姓遷祖,他倆原住附近的長衝村,就是因為師祖梅的邀約才搬遷過龍池寺來的。師祖梅是誰,他必然會私下跟他的後代講,且他的後代廷字輩也有捐舍名單在碑上。到了清代,他們的後裔立了《萬明燈》碑,明確寫道:“自佛祖之光於邑,國也由是京畿。各靖難於婛,以崇九我佛祖焉。僧等命寺龍池,難曰應門。文豈非先師?□□□□因靖難於邑,長明之燈影煌王廷,澹萬馬之師靖難祖師……“這記錄很明晰,從自佛祖光臨到我們縣,國家的京城也就算遷到了這裡,我們這裡也就成了京郊地區。最為重要的記錄是在”難曰應門,文豈非先師……“,這裡直接指他就是應文。這裡清晰而又明白地道出這位師祖是”靖難皇帝“。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萬明燈碑》重要文字截圖:國也由是、應門文豈

建文帝父子親立親書的遜國退位當和尚碑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被發現

由是婛畿、文豈非先(師)

當然,能證明師祖梅就是應文,就是皇帝的碑還很多,而且還是師祖梅親自寫的。這裡我們就留點懸念。等講到他在這裡的相關事件事,我們再拿出來,這樣就更具說服力。由於梅是皇帝,他的兩個兒子祖文、祖玄就理所當然的是王子了。所以副標題就用”梅等師亡代立“。

結語

這一篇,我們用師祖梅與他的兩個兒子共同合作撰寫的碑文來證明了師祖的皇帝身份,這是難相當難得的。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這才叫真正的”自證清白“,才是當時的人和當事人寫出自己的親身經歷。《緣化袈裟記》所記,與前面三篇的《奉氏族譜·萬十公傳》、《楊氏族譜·琳公傳》、《李氏族譜 ·聞舉公序傳》也是相吻合的。他們都是原始記錄,原始證據,又是新近發現的。所以說,龍池寺的師祖(或稱佛祖、或稱德祖)梅就是建文皇帝。

限於篇幅,關於梅為什麼要當和尚,《楊氏族譜》中的琳公楊應能在不在龍池寺呢?還有本篇未敘完問題,我們下篇再敘。敬請期待!

新發現不易,歡迎訂閱關注,更歡迎分享、轉發!

TAG: 龍池緣化代立袈裟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