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喝4兩白酒的我,昨天喝了2斤伏特加,原來這種酒更適合我​

中國白酒和伏特加同樣都是蒸餾酒,為什麼喝了伏特加之後第二天沒有明顯的宿醉感呢?

一人三杯伏特加

平時喝白酒的時候並不是很多,哪怕是天氣冷的時候也很喜歡喝冰鎮啤酒,說實話啤酒如果不冰鎮的真的是難喝死了,不管是什麼牌子的啤酒都一樣。由於白酒喝的少,自然酒量也就很有限,一般情況下半斤白酒就是天花板了,再多喝,就將要開啟斷片兒狀態。

對於一個喝習慣了二鍋頭口味的人,一直以來對洋酒並沒有太好的印象(也是孤陋寡聞所致吧),記得第一次喝傑克丹尼,生生的被那種清冽的油漆味給折服了,感覺聞一聞就腦瓜子生疼。很多人說,你得兌點蘇打水,兌點綠茶,兌點這個那個的。說實話,那種兌過了的“酒”還能算是酒嗎?我並不喜歡

只能喝4兩白酒的我,昨天喝了2斤伏特加,原來這種酒更適合我​

伏特加雞尾酒

說一下喝伏特加和白酒的不同感受

首先說明一下,伏特加喝的是2斤40度版本的普及型伏特加,96度的那種“生命之水”並沒有敢於嘗試。做對比的也是43度的白酒,而且是現在自媒體都在宣傳的固態法釀造的白酒。

(其實我個人更喜歡42度的白牛二,雖然白牛二是液態法白酒,其實我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好。)

說說伏特加

開啟瓶子的時候沒有任何白酒的芳香,確切的說,只有微微的酒精味。沒錯,就是酒精味。

倒在杯子裡的酒體清澈,幾乎沒有掛杯的感覺。喝在口中的感覺就是在喝兌了水的酒精,雖然我並沒有喝酒精兌水的經歷。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的,沒有辣口的感覺。這一點是真的好,同樣是給口腔消毒,但是白酒那種辣口的感覺,從來就不喜歡,每一口都要硬著頭皮的去享受。

然後開啟一直喝模式,5錢杯,可以一口悶。對下酒菜不會太講究,因為並不辣,所以並不需要大魚大肉,簡單的冷盤即可。

只能喝4兩白酒的我,昨天喝了2斤伏特加,原來這種酒更適合我​

隨著喝,進一步的感受明顯出來了,開始從腸胃到身體發熱。腦袋還是清醒的,但是發熱明顯,從發熱到開始微微出汗,但這個時候腦袋還是清醒的。微微開始迷糊是一斤喝完的時候。

第二天醒了,明顯還有點頭暈,但是並沒有頭疼的感覺,並且最明顯的是第二天身上沒有酒氣。酒氣,你懂得。

總結一下喝伏特加的感受:沒有辣的感覺,沒有白酒的那種酒香,身體會明顯發熱,就行了沒有宿醉感,身上沒有喝完白酒那種酒氣。

喝白酒的感受就不總結了,大家都知道的,吃香的喝辣的,就是說喝白酒,當然白酒由於用了不同的酒麴,體現了不同的香型,那麼酒香也就是最大的特點了。但是第二天頭疼的宿醉感和渾身酒氣的問題,是最讓人感受不好的地方。

只能喝4兩白酒的我,昨天喝了2斤伏特加,原來這種酒更適合我​

我認為白酒和伏特加最大的不同

伏特加是把原材料經過發酵之後進行蒸餾,得到原酒,然後透過木炭過濾之後用蒸餾水進行勾兌。通常都勾兌到40度。

白酒呢,則是加入在原材料裡面加入酒麴然後發酵之後進行蒸餾,得到原酒,原酒放在酒罈中進行陳釀,最後進行勾兌,得到想要得到的不同度數的成酒。

其實兩者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酒,有沒有酒麴並不是最大的不同。

我認為最大的不同在於一個使用木炭對原酒過濾,一個使用酒罈對原酒陳釀。兩者的作用相同點是去除酒中的雜醇,而引起喝酒後頭疼問題的正是雜醇。所以,在這一點上,木炭過濾的效果要好於酒罈陳釀。

只能喝4兩白酒的我,昨天喝了2斤伏特加,原來這種酒更適合我​

木炭過濾原酒

當然了,喜歡白酒的芬芳那麼肯定是對中國各種香型的白酒情有獨鍾,喜歡兌綠茶喝的朋友們則只能選擇沒有酒香的木炭過濾類白酒。喜好不同而已

TAG: 白酒伏特加原酒沒有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