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本文約50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財爺上座:CXO的成長社群

我是徐華老師,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分享主題:全面預算管理,助力企業業績提升。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預算季,有很多朋友問我,現在處於工業化時代向移動互聯時代轉型的過程,當前企業在管理當中,存在的瓶頸有哪些?這些瓶頸可以用預算體系來進行解決嗎?

我把這些瓶頸總結成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戰略定位不清晰,第二是商業模式亟待最佳化,第三是各自為政,缺乏系統的管理思維和工具,第四點是分配機制太過傳統。

第一個瓶頸:

戰略定位不清晰

我們把戰略分為三個職能:第一個職能是定目標,第二個職能是定方向,第三個職能是定模式。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傳統的預算編制和推行,整個戰略比較偏重於第一個職能,就是定目標。一般來講,會根據去年達成的目標來設定下一個年度的會計年度目標。

比如說去年做到10億的銷售額和1億的利潤,今年要在這個基礎上各增長20%,就是12億的銷售目標和1。2億的淨利潤目標,我們把這些目標叫做經營目標。

除了經營目標以外,還有管理目標,這也是我們以往在做預算過程中比較容易忽略的部分。

經營目標通常叫做財務目標,它反映在利潤表上,和當期損益直接相關聯,如銷售收入、毛利率、費用、淨利潤等,這些都是經營目標。

管理目標一般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與當期損益不相關,但對未來的損益有比較大影響。

經營目標和管理目標是相融共生的,經營目標是比較硬的指標,而管理目標是比較軟性的指標。

硬軟要結合,營養要互補。

但是很多公司在做預算的時候,考慮了經營目標,卻沒有考慮管理目標,到預算已經制定完以後,到年底才公佈下一年的十大管理舉措。這個管理舉措一般就是管理目標。

戰略的第二個職能是定方向,定方向就是要對整個集團的業務型別做區分,把集團的業務型別分為:核心業務、新型業務和種子業務。

核心業務

一般是指提供利潤和資金流的相對比較成熟的業務。

新型業務

一般是指新市場的業務,對新型業務來講,我們應該關注它的銷售增長和市場佔有率的提升。

種子業務

,顧名思義,它是一粒種子,可能不會在當期產生收益。比如像現在的無人駕駛需要前期投入比較多的資源,可能在未來三年或五年後,對公司產生利潤來源。

我個人認為預算的本質是目標分解和資源配置。一般目標定完後,要把目標配置到相應的責任中心。

戰略第三個職能是定模式。定模式也是我們接下來要去重點探討的問題。

我們以前在制定公司戰略的時候,比較少考慮到商業模式。就算有商業模式,也是低階的商業模式,我們把它叫做賺差價的商業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主要圍繞著怎麼樣去開源節流,提升銷售額,降低成本,控制費用。

很多公司在制定戰略的時候,一是隻確定經營目標,沒有去確定管理目標;二是沒有去規劃清晰的戰略方向,去區分核心業務,定義新型業務和規劃種子業務;三是沒有對商業模式進行很好的研究。

第二個瓶頸:商業模式亟待最佳化

最近幾年商業模式經常被提及,商業模式有多重要?

我認為

企業的

商業模式是企業真正的基因

。為了說明商業模式的重要性,舉格力和小米的例子。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格力是一家誕生在工業化時代的企業,它透過在技術上的投入,把價格賣得更高,所以它是一個典型的賺差價的商業模式。

小米誕生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它的商業模式和格力比較起來,有什麼不同?

小米作為一家生產手機的企業,沒有像傳統的打法一樣建工廠、做研發、找經銷商做分銷。

它是從研發來切入,透過粉絲的口碑傳播來銷售產品,它打的是價效比,就是在同樣的價格中質量最好。在同樣的質量中,價格最低,打的是“價效比”的策略。

小米不只是一家手機企業,它透過手機來切入市場,以高性價比粘住了數以億計的粉絲和消費者,然後建立了小米商城,現在還有線下的小米之家。它透過制定渠道,為它的生態鏈提供渠道服務,來收取相應的佣金。

我認為小米

最強的地方是賣企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在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前,它已經有一家企業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上市了。

還有另外一家企業是在小米上市以後,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這家企業叫叫雲米科技。小米、雷軍以及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這三者佔到這家公司的40%的股權。

早期,他們以比較低的價格進入這個公司,等到公司上市以後,至少有50到100倍的回報,這個投資收益反映在小米的財報上並透過資本市場來放大,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從會計報表來看,最開始小米的主營業務收入是賣手機。接著,它的主營收入從賣手機變成收渠道的佣金收入,到最後可能它的主營業務收入又變成投資收益,賣股權的收益。

第三個瓶頸:

各自為政,缺乏系統的管理思維和工具

管理上還有一個瓶頸,就是各個部門各自為政,缺乏系統的管理思維和工具。

舉幾個例子,很多公司的市場部與研發部會有博弈。市場部任務沒有達成,會經常把責任推研發部門,為什麼會這樣呢?

比如有一款產品,研發部原來的規劃是在6月份進行量產。但是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了6月份無法達到量產去供貨給市場部,假設時間從6月份推到8月份。

到了8月份,相當於比原來少賣了兩個月,市場部門就會認為財務部門是不是應該把這兩個月少賣的目標減掉?

研發部門也經常會投訴市場部,因為市場部告訴他們要做20個產品的研發,他們只需要研發20個產品。

因為新產品出來以後,有新的產品供應,肯定是多一個銷售機會,能夠更容易實行銷售目標。所以,市場部門不斷把新產品的研發任務交給研發部門。

但這樣的情況下,研發部門也會投訴,因為他們按照年初20個產品研發去做預算和匹配研發人員。假如現在從20個變成40個,得按照40個產品去匹配研發人員和資源,就必須要找到人力部門去新招工程師。

對於人力部門來講,因為一開始報的預算只是20個產品去匹配人員,人員編制已經給公司訂好,這個時候要去找人力部門招聘新的工程師的話,人力部門是不同意的,財務部門也不會同意。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上面這種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的管理中經常存在,還有一個例子我把它叫做“財務的囚徒困境”!

一般發生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比如說銷售目標達成了85%,但是費用已經實現了90%。這種情況下,到底是在預算範圍內還是超預算呢?

當年我在做預算的時候,就發生過這種情況。

有一個董事就來質問我,他說只完成了85%的銷售,實際卻花了90%的費用,他認為

這應該是超預算。

這種情況下,他是站在董事的層面去對財務部門進行質疑的。

但是這個董事同時又是某事業部的總經理,在事業部的會議上,他對財務經理進行批評,理由是銷售任務沒有達成,但

他此時認為預算是在預算範圍內的。

如果下個季度把費用給控制住,投入的費用少,銷售目標達成更差,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我們剛才講了,這是缺乏系統思維和管理工具的表現,全面預算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管理體系。

首先來看看市場部和研發部究竟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先要制定一個指標叫投入產出比。

投入產出比是什麼意思?就是投入一塊錢的研發,能帶來多大的銷售產出。要達成十億的目標,透過投入產出比公式就能計算出應該匹配多少的研發費用。

比如設定投入產出比的最低目標是1:8的話,那麼小於1:8的專案就不給予立項。

財務囚徒困境可以透過預算資金來進行解決。預算滾動一般是以季度為單位進行滾動。每個季度結束以後,對照利潤目標和預算目標的差異。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如果實際達成比預算目標大,則差額部分進入到預算資金池。預算資金池可以用於研發和渠道拓展。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如果實際達成的目標比預算目標小,差額是負數,一般會在下個季度進行彌補。

第四個瓶頸:分配機制太過傳統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現在很多企業的分配機制太過傳統,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工業化時代,但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數字化時代。這些分配機制就顯得有些過時。

那麼,工業化時代跟數字化時代的分配機制有什麼區別?

工業化時代和數字化時代的分配機制的差異體現在,前者是基於公司管理層面,管理層以上基於公司治理層面。

工業化時代的特點是規模效應,比較重視制度和流程的建設,不需要創新,你按照規定的動作和流程去執行就好。人跟人的個體差異不會很大,同崗同酬或者叫同工同酬。

在移動網際網路數字化時代,它是碎片化的,更加講究個性化,個體的差異會被急劇拉大,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

要做好預算,我們一定要在整個分配機制和績效考核上做創新。

怎樣透過全面預算體系,實現業績倍增

最後跟大家分享兩個案例,怎麼樣透過全面預算體系做管理的提升,從而實現業績倍增。

第一個案例,A企業去年的收入是10億,利潤是4000萬。存在的問題主要在集團和事業部的定位和職責不明確。

對於事業部的激勵體系比較傳統,老闆根據事業部的完成情況,給以獎勵,但獎勵個體的差異並不是很大,也沒有很明確的衡量標準。

這種比較傳統的分配機制,嚴重束縛了事業部總經理的工作激情。因為他覺得做得太好,老闆也不會給很大獎勵,做得太差的話也不會扣很多錢,所以經營團隊的工作熱情沒有被激發出來。

這個要怎麼解決呢?

首先,要明確集團總部和事業部的定位,集團管控的模式是採取財務管控型還是戰略管控型?或是運營管控型?

如何透過全面預算管理,讓業績大增100%?

基於這個企業的實際情況,最終採取了戰略管控型,給事業部比較大的放權。同時,透過財務線、人力線和審計線對事業部進行監控。

事業部給到權力,給定了目標以後,達成目標則超額獎會比較大,比如給予相應的10%,最大達到30%激勵的幅度。

超額獎達成以後怎麼樣去進行分配呢?

因為總經理是事業部的第一負責人,他承擔的壓力最大,責任最大,他可以分到整個超獎的30%,高管團隊可以分到總額的30%,整個中層團隊分到40%。這樣就比較好地提高事業部中高層的工作積極性。

那麼經過調整以後,今年有望實現銷售額增長50%,利潤從4000萬增長到1。2億,實現翻三倍的目標。

第二個案例,是我接觸過的做健身館的企業,現在大概一年的銷售額達到7、8個億,在全國大概有一百家連鎖店,也剛好拿到了1億元B輪融資。

接觸這個企業以後,我發覺它空間很大,分歧也非常大。在上海有一家同樣的企業,規模也超過了一百多家店,可是人家可以做到20億的銷售額。

為什麼人家能做20億,它只能做7、8億?

我對這個企業的管理方法進行分析以後,覺得

用預算體系來做改造,最起碼可以給它提升一倍的業績。

第一個,健身館的投入是很重的資產,一個健身館的面積大概有1400多平方,由於採用進口的裝置,光裝置的投入就達到七八百萬,加上裝修、租金和工資費用,前期投入應該在1000萬元左右。

一個健身館有七個銷售人員的編制,但有大半年時間一直招不到銷售人員,大部分時間只有2-3個銷售員。

因為銷售人數不夠,銷售人員業務能力參差不齊,沒有很好的銷售員晉升及分配機制,所以,銷售人員的不足導致銷售額一直起不來。

健身館一般是賣年卡,並對買了年卡的會員進行二次營銷,透過時效來賺取更大的利潤。

由於年卡銷售不理想,會員太少,導致轉化率比較低,所以要解決管理的瓶頸就要解決會員卡的銷售;解決會員卡銷售問題,就先要解決銷售人員招聘的問題。

此前提到過一家銷售型企業B,它去年的利潤翻了三倍到四倍,就是基於銷售人員快速的擴張,從年初的300人到現在的700多人,銷售人數翻了兩倍多。

為什麼B企業招人這麼快?而這家健身館連鎖企業招人這麼慢?

關鍵在於B企業把招聘職能下放到了最小的重要單位,戰略主管可以對外招聘,並且招聘人以後給予獎勵,在公司的總部只有一個hr。

而這家健身館連鎖企業的招聘職能是在深圳總部,總部負責招聘各個分店的銷售人員,連鎖分店沒有權利去招聘。

全國有一百多家地區要招聘,總部要配置很大的招聘團隊,hr團隊有這麼多的店要去服務,可能也很難去關注到某一家店的人員配備情況。

要招多少人?招不招得到人?這些對hr的工資和績效的影響不會很大。所以他們沒有很強的動力去幫分店招人。

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步,要解決管理下沉的問題,把總部的招聘職能放到分店,同時要對銷售人員設計差異化的分配機制。

銷售量提升以後,再透過教練來轉化私教課程,相對就比較容易一些。因為會員基數大,教練才有二次營銷的積極性。

所以,第二步,是對教練進行分級管理,好的教練拿得更高,不好的教練拿得低甚至淘汰。

這是關於這個案例的剖析,因為時間的關係就沒辦法詳細展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跟大家做探討,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留言區和我交流。

TAG: 目標預算商業模式銷售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