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冠軍!清華首獲這一國際大獎

全球冠軍!清華首獲這一國際大獎

11月7日,有航天界“奧林匹克競賽”之稱的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第11屆)落幕,由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寶音賀西教授和蔣方華副教授帶領的清華代表隊,從全球94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

以絕對優勢摘得桂冠

。這也是

清華大學在該項賽事首次奪冠。

全球冠軍!清華首獲這一國際大獎

本次比賽排名

國際空間探測軌跡最佳化大賽是由歐洲空間局(ESA)於2005年發起的高水平、專業性、國際性賽事,是

航天任務設計領域國際最高水平角逐的擂臺

,被稱為航天界的“奧林匹克競賽”。每隔1-2年舉辦一次,賽期四周,旨在邀請全球最優秀的航天動力學專家和數學家挑戰“近乎不可能”的太空探索複雜任務最佳化設計問題。本屆競賽共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94支隊伍參加,參賽隊伍數量為歷屆之最。

本屆大賽以探索利用太空資源為主題,要求各參賽隊伍設計組合航天器的軌道,儘可能多地探測捕獲太陽系內小行星,建造環狀分佈的太空發電站,即建造著名的“戴森環”,以期提高發電站質量,獲得最大的資源利用效率。賽題涉及小行星探測與防禦、空間站建造等熱門領域和前沿技術,具有廣闊的工程應用前景。

本次參賽的清華團隊由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寶音賀西教授和蔣方華副教授所帶領的航天動力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Astrodynamics,簡稱“LAD”)與航天八院509所成員組成。其中,

核心成員多是碩博在讀生,平均年齡僅25歲

全球冠軍!清華首獲這一國際大獎

參賽團隊合影圖

團隊對8萬多顆小行星進行了最佳化篩選並建立星鏈,將連續推力軌跡最佳化和“戴森環”軌道設計難題進行分解和近似,提出高效的分站策略,實現到達太空發電站的小行星質量最優分佈。依靠團隊透過長期科研攻關積累的高效率最佳化演算法,對小行星探訪進行了全域性探索與最佳化,給出清華方案。

全球冠軍!清華首獲這一國際大獎

團隊獲獎賀信

憑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在競賽過程中清華團隊一路領先,並在最後一週提出了更具創意的建造方案,絕對優勢保持到最後,清華“戰隊”遠超第2名2000多分,亞軍的歐空局在第一時間表示了祝賀。

本次競賽第2-6名均為歐美強隊

,往屆奪冠隊伍有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歐空局等世界知名航天研究機構。清華團隊的奪冠向全球展示了航天任務設計領域的中國實力。

十六年磨一劍。早在2005年,寶音賀西率隊參加了首屆大賽,是當時唯一一支亞洲的隊伍。十幾年前,國內團隊在軌道設計領域根基尚淺,成績一般。為擺脫中國在該領域的落後局面、提高我國團隊的航天任務最佳化水平,清華大學航院李俊峰教授、寶音賀西教授於2009年發起了第一屆全國空間軌道設計競賽。經過十幾年的磨練和競技,中國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當前,國內已有多所高校參與GTOC並連創佳績。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始終重視培養學生參與國際賽事、解決人類難題的能力。清華團隊斬獲這一國際軌道設計最高賽事的冠軍,是航院科研攻關、人才培養的重大成果,鞏固了我國在航天國際賽事中的領先地位,體現了中國航天科技穩步提升的實力。

新聞來源:清華大學、中國青年報

TAG: 團隊航天清華最佳化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