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在《晉陽之戰幕後的歷史真相》這篇文章中,我們曾經得出一個結論:晉國出現三家分晉(實質是“三家分智”)而非“智氏代晉”的局面,實際上是小機率事件,不是因為智瑤太“搓”,而是因為他太強,導致趙韓魏三家為了最基礎的生存訴求,不得不聯手反擊,最終上演極限反殺。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智”以後,智氏煙消雲散,智氏的土地也被三家瓜分。對此最惱火的,是當時的晉國國君晉出公。

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公元前451年戰國大勢圖

雖然說起來可能令人驚訝,但四家中和晉出公關係最為“親密”的,反而是之前權勢熏天、囂張跋扈的智氏。如果對智瑤不存偏見的話,這中間的原因或許並不難想通。

因為在四家並存的前提下,哪怕是為了“挾晉侯而令三家”,“正卿”智瑤也需要搞好和晉國公室的表面關係。基於這種態勢,即使晉出公洞悉智瑤的最終目的,但相比其他三家相對漠視的態度,他傾向於智氏從而尋求生存和尊嚴,顯然是可以理解的。

對此有個顯著的例證,這就是晉陽之戰的導火索“智伯索地”。智瑤的實質目的無疑是削弱三家的實力,但他起碼打出了“擴大晉國公室版圖”的旗號,韓魏兩家獻出的“萬戶”城邑肯定也實際給了晉公室。

所以,當智瑤身死族滅、土地被分以後,被趙韓魏三家完全無視的晉出公很生氣,他以此為藉口聯合齊國、魯國等外部力量討伐三家。

注意,此時晉出公也未必是全為智瑤報仇,他歸根結底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權力,這一戰可以說是晉國公室最後的掙扎。

可惜天不遂人願,齊魯晉三國聯手也沒能幹過趙韓魏三家,反而讓晉出公博得了“出”的諡號。因此此戰之後,晉出公不得不流亡國外,最後客死他鄉。

雖然在戰場上打贏了,但和晉出公的決裂,註定讓趙韓魏三家處於不利的輿論環境之下。尤其是,就算實力再強大,趙韓魏畢竟都只是卿大夫,他們的組織也只是“家”,算不上“國”,在當時諸侯國林立又普遍注重禮法的時代,他們的政治地位始終低人一等,幹什麼事都“名不正言不順”。

正是基於這一現實處境,以及晉陽之戰中三國的盟友關係,所以在之後長達七八十年的時間裡,趙韓魏一直“報團取暖”,尤其是外部有事時一致對外。

對於這一點,頗具大局觀的魏國國君魏文侯最為清醒。在趙國、韓國分別請求魏國幫助他們攻打對方的時候,魏文侯都予以了嚴辭拒絕,並將同樣的資訊透露給雙方。

資訊透明以後,韓魏拜魏國為大哥和盟主,固然有魏文侯“仗義”的成分,但更實際的原因恐怕還是三國的根本利益趨同,那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趙韓魏就算打遍天下、拓土無邊,但爭取“封侯建國”這一政治地位的提升,才是他們最迫切的需求。

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公元前403年戰國大勢圖

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魏趙韓會聯手攻打齊國,“稟丘之戰”前後三家“大振軍威”,他們正是要藉此樹立威信,令天下臣服,也強迫周天子不得不順應形勢,破天荒地冊封三家為諸侯,這就是公元前403年正式的“三家分晉”。

可以說,

三家封侯建國是趙韓魏聯盟關係的至高點,但很不幸,也註定是他們分道揚鑣的起始點。

因為三家一旦成了三國,各自的戰略追求和利益不僅不再趨同,甚至註定會產生衝突,從而漸行漸遠。

當然,這一過程也需要時間,三國不會立馬翻臉,尤其是魏文侯這位戰國初期的巨人還在的時候。

之後,大概是為了“報答”周天子、再現昔日晉國霸業的輝煌,趙韓魏三國於公元前400年和公元前391年兩次攻打楚國,尤其是後一次,楚國被三國聯軍打的極為狼狽,不得不重金賄賂昔日盟友秦國,讓秦國來一招“圍晉救楚”,從側向進軍包抄,三國擔心後路被斷,方才退軍。

也就是說,即使三家分晉,趙韓魏三國還是聯合維持了自春秋中期時期以來的天下大勢,如果身處其中,可能我們都判斷不出來此時都已經進入戰國了,畢竟表面看起來,國際局勢也沒啥大變化麼。

可惜魏文侯於前396年逝世,沒有了他的居中把控,三國的聯盟註定要開始出問題。向盟友揮出第一刀的人,正是魏文侯的兒子魏武侯。

公元前386年,趙國因繼承人問題出現內亂,魏武侯決定趁火打劫,扶持一位趙國公子和趙敬侯爭位。

這種事情春秋時期就極為常見,現在再玩估計都有些過時,所以偷雞不成蝕把米,事情沒成功不說,還得罪了趙國。

此事對趙國後來的歷史影響極大,因為趙國就此進行了遷都,從中牟遷到了邯鄲。這裡面固然有邯鄲自身的地理優勢,但當時中牟距離魏國太近、備受戰略威懾,才是箇中的根本原因。看圖:

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前386年趙國遷都示意圖

趙國都被逼的遷都,兩國之間的關係可想而知。趙國之後開始獨自謀求發展,一旁的韓國也自有打算。這是三國關係的第一條裂痕。

公元前383年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因為這一年發生了戰國初期比較大規模的棘蒲之戰,前後打了三年,不僅趙韓魏三國,連齊國楚國等都牽扯進來了。

我們可以結合當年的形勢圖來分析三國的戰略追求:

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前383年趙韓魏戰略大勢

結果可以說一目瞭然,對於趙國,北上打林胡、樓煩、燕國等地,不說條件是否成熟,起碼興趣就不大,東向、東南向由此成為必然方向,而齊國、衛國也就首當其衝。其實前兩年,趙國就曾兩次擊敗齊國。

韓國同樣如此,南下打楚國肯定是不可能的,東向打鄭國、宋國才是必由之路。魏國其實也一樣,西邊的秦國早已被打服,楚國也才打過不久,東向爭鋒勢成必然。

有了上述結論,我們就能知道,

東向是三國的共同戰略方向,三國在此過程中發生摩擦乃至利益爭奪也就不可避免了。

棘蒲之戰正是圍繞衛國的爭奪展開。趙國首先向衛國發起攻擊,衛國當時是魏國的附屬國,自然要向魏國求救。

魏趙之間自晉陽之戰後的第一次大戰開啟,宣告著三國同盟的正式瓦解。

此戰魏國取勝。第二年(前382年),趙國捲土重來。這次魏國又聯合了齊國,魏齊衛三國迎戰並反擊,反而攻下了趙國幾座城邑。趙國不甘心失敗,於第三年(前382年)向南方的楚國求援,楚悼王派兵參戰,從側後攻佔了魏國的棘蒲等地。趙軍也隨之反攻。

魏國陷入兩面作戰,形勢不利,只好求和。當時的魏國國力卓然出群,所以趙國楚國也見好就收,多方結盟,估計苦的只有衛國。

從三家分晉到分道揚鑣,趙韓魏之間長達84年分合演變的實質

※棘蒲之戰示意圖

這一戰中,韓國表面保持中立,但實際上肯定和魏趙都有聯絡,只是沒撕破臉罷了。它的重心主要放在鄭國,終於在前375年滅掉鄭國,實現了最大的戰略突破。

這一階段三國偶爾重溫舊好,尤其是前376年聯合瓜分了晉國公室最後的殘餘土地,並將晉靜公貶為庶人,宣告晉國正式滅亡。

這應該是三國聯手最後乾的一件事。而晉國的滅亡也標誌著早已“同床異夢”的三國開始走向分道揚鑣。

之後三國很快陷入混戰。尤其是前369年,魏國國君魏武侯逝世,魏國同樣發生繼承人內亂,後來著名的魏惠王和他的一個兄弟爭位。

韓趙兩國共同趁火打劫,然而他們的主張完全不同。趙國主張幹掉魏惠王,讓魏國割地求和;韓國的訴求更過分,它居然主張將魏國一分為二,讓兩人各自建國。(韓國被夾在魏國中間,這個想法雖然過分,但絕不算突兀。)

雙方各執已見,不能達成一致,韓國一氣之下,索性不管,先行跑了,趙國沒辦法,也只好撤軍。其後魏惠王幹掉兄弟,正式上位。

經此一事,趙韓魏三國徹底鬧翻,再之後中原大戰開啟,三國再也沒有了“同晉”之誼。

從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369年,趙韓魏大概維持了共84年的整體友好時間,基本上以“三家封侯”為中間點,前50年齊心協力共築大業,後30年則漸行漸遠,直至徹底分道揚鑣。

(全文完)

關注下我的公、眾、號、【微存在】吧,主寫軍事戰爭哦

TAG: 三國趙國魏國三家趙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