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孩子越大越難管?還是我們一開始就做錯了?

廣告

廣告

摘 要

父母會覺得孩子“越大越壞”。其實他們不是越大越壞,而是他在小的時候,他的不滿,他沒有力量和沒有機會去表達,但他會積累在心裡……。

【教育】是孩子越大越難管?還是我們一開始就做錯了?

我經常接受來自於父母和同行的教育諮詢,問的最多的都是相同的三個字——“怎麼辦”?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孩子老是老是發生衝突怎麼辦?

孩子不聽我的話怎麼辦?

在很多諮詢“怎麼辦”的背後,我們看到老師和父母發現了孩子的行為和學習問題,相信世界上存在著某些絕招和妙招能夠把孩子給搞定,讓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十有八九是希望能想出一個怎麼“懲罰”,讓他不再出現這個問題。

所以,家長會說,你覺得我能怎麼做的,我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是他該咋地更咋地,甚至是行為比以前更加放肆。就說明他這不怕打也不怕罵,你還有什麼好招能夠讓他“吃點教訓”,下回不再做了。

我們跟家長說——懲罰,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是有用地、迅速地制止那些你不期望的行為,那一刻你征服了他,讓他這個行為終止了但實際上懲罰在長期來看卻有非常持續和隱蔽的副作用。

孩子會覺得委屈,他會找到很多理由,懲罰讓他覺得,是你對他不夠理解、不夠公平的開始。還有他內心裡的“報復”——這次你贏了,那只是因為我現在“弱”,那麼下一次我一定會“扳”回來的。

所以有時候父母和老師就會覺得孩子“越大越壞”。其實他們不是越大越壞,而是他在小的時候,他的不滿,他沒有力量和沒有機會去表達。但他會積累在心裡,等到他成長了,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力量站在你面前反抗的時候,他前面所有的委屈和不滿都會透過對抗的方式站在你的面前,讓你一次性的去面對。

懲罰所帶來的長期關係的破壞,就是這種委屈感,這種對立、敵意當中,還有一種更糟糕的狀況,就是孩子的退縮和自我否定。

退縮是指他把你不期望的行為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這個時候你就完全失去了對他支援和幫助的機會——即使孩子面對風險,你也是最後或者你毫不知情的那個人。

替代懲罰有哪些策略?

加拿大家庭科學教授瓊·達蘭特研究發現:對孩子的體罰程度越高,兒童反社會行為的程度就會越高;容易導致對兄弟姐妹、同齡人、父母的攻擊行為以及約會暴力,且這種關聯性是驚人一致的。

打罵實在是一個不可取的教育方式,不打不罵也能把孩子教好!

美國作家尼爾森有一本書叫做《正面管教》。

說的就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建議家長們不妨嘗試以下幾點:

1、打罵孩子之前,先疏散一下自己的情緒

孩子犯了錯,你很生氣,可以暫時改變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吃一個水果,或者是走到陽臺上,去看一看外面的風景,或者是給自己一個規定,每一次打孩子之前數個數。

這個方法,一般會舒緩一下家長們當時激動的情緒,讓自己冷靜去面對孩子的錯誤,不至於動手打罵孩子。

2、給孩子時間解釋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錯,孩子做任何一件事,也是有他的理由。儘量讓他們說出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這樣更有助於管教和改變孩子不好的習慣和行為。

3、尊重孩子

關於這一點,我想很多家長都會忽略。總覺得孩子什麼也不懂,需要我們去指點迷津,告訴他們孰是孰非,卻忘了孩子也是有一個有思想的小大人。

你認為天空是藍色的,可他們卻畫了黑色,因為天黑了,所以就畫成了黑色。

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讓他們在這個空間,變成一個有想法的人,對於他們以後都是有益的。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放下那一隻舉行的手,面對我們的孩子,彎下腰,和他們保持一個水平度。多問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而不是一邊打一邊告訴他們不能這樣。你選擇了打罵,就是選擇了用最快速和暴力的方法,讓孩子停止了繼續犯錯,這卻有可能斷送了他們的一生!

廣告

廣告

更多文章推薦

廣告

廣告

TAG: 孩子懲罰越壞廣告打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