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持續46小時,內蒙古通遼積雪深度“破紀錄”

內蒙古通遼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7日、8日連續兩日出現特大暴雪,積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來紀錄。目前降雪核心時段已過,但今天(11月9日)仍有小雪。如果後期積雪不能儘快消融,有可能引發白災。

降雪持續46小時,內蒙古通遼積雪深度“破紀錄”

今天早晨,通遼積雪幾乎要把房屋掩埋。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分析稱,內蒙古通遼地區從7日10時以來,強降雪已經持續約46小時,累計降雪量達到81。3毫米。7日、8日連續兩日出現特大暴雪,目前積雪深度達到59釐米,打破了1951年來紀錄。現在降雪核心時段已過,但今天仍有小雪。

降雪持續46小時,內蒙古通遼積雪深度“破紀錄”

今天早晨,通遼積雪堵門,當地居民難以出行。

為何此次降雪如此強?首要原因是今年下半年的這股最強冷空氣,行進到東北時,在高空形成切斷冷渦,在地面,黃渤海附近又生成地面氣旋,將黃海和日本海大量強盛的水汽輸送至東北、內蒙古東南部一帶,冷暖空氣在東北上空產生激烈交匯,降水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極端性。

降雪持續46小時,內蒙古通遼積雪深度“破紀錄”

今天早晨,通遼居民在清理積雪。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桂蓮表示,寒潮是對牲畜危害最大的一種災害性天氣,與強寒潮伴隨而來的風雪和劇烈降溫對牲畜有嚴重威脅,溫度劇烈下降最易使牲畜患感冒、氣管炎等病症,而且容易造成“羊上垛”(天冷時羊互相壓起來堆成一堆的現象),導致母畜流產,有時還會壓死牲畜,劇烈降溫也會凍死牲畜。

同時,這次寒潮過程降雪量較大,通遼市南部等地設施農業將受低溫冷害影響。如果後期積雪不能儘快消融,將會形成嚴重“座冬雪”,對牧區、半農半牧區的飼料儲備是嚴峻的考驗,有可能引發白災。

“白災”也就是雪災。牧區雪災指由於積雪過厚、維持時間長,掩埋牧草,使牲畜無法正常採食,導致牧區大量牲畜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災害。

專家建議,在降雪的區域做好設施農業的人工補光工作,增強作物在陰冷天氣的抗性;對出現大風的區域要及時對設施結構進行加固,同時儘量選用防寒膜覆蓋大棚。在牧區,棚圈和草料是抵抗自然災害確保牲畜安度冬春的物資基礎,降雪後要及時清除棚頂上積雪、整修和加固畜禽圈舍(欄),積極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發生牲畜凍死凍傷。牧民要注意補給飼草料,除乾草外,應喂少量黃豆、玉米精飼料,增強牲畜抗寒能力,防止掉膘。

【既然全球變暖,為何寒潮來襲?】

11月3日,中央氣象臺釋出今年全國首個寒潮黃色預警。從11月4號起,我國迎來入秋以來最強寒潮天氣,多地“一夜入冬”。13日前後,我國還將迎來新一波降溫過程。下一波冷空氣還會這麼猛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因何多發頻發?《新聞1+1》連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鄭志海,為你答疑解惑

寒潮來襲,是否意味著今冬將會是冷冬?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一次寒潮過程並不能說今年冬天就一定是冷冬。關於冷冬,我們有比較明確的國家的標準和嚴格定義。首先它是針對冬季三個月的平均的氣溫而言,跟降溫的幅度和範圍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有“單站冷冬”“區域性冷”和“全國性冷冬”三個等級。其中只有全國50%以上的站點都出現了氣溫明顯偏低的情況才能算“全國性冷冬”。所以說判斷今年冬天是否為冷冬,我們需要等冬季三個月結束之後,根據降溫的幅度和範圍再來判斷。

將到來的下一波冷空氣,還會這麼猛嗎?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4日到16日我國北方地區還有一次冷空氣過程,它影響的區域主要是在東北、華北和黃淮地區,大部分地區的降溫幅度可能有4到6攝氏度,並且伴隨著4到6級的大風。跟剛剛過去這次寒潮天氣過程相比,它的降溫的幅度和風力都是明顯要弱的,同時在水汽條件上也是明顯不如這次寒潮,所以說出現大範圍的強降雪的強降溫的這可能性更小一些。

今年冬天會否出現雨雪冰凍災害?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發生了大範圍持續性的冰凍雨雪天氣,它與中高緯度冷空氣活動頻繁,南方地區低緯度的水汽條件比較好是密切相關的。那麼從我們今年的預報上來看,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依然會比較頻繁,但是南方的水汽條件要明顯差於2008年,也就是說今年出現像2008年那種情況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不過我們考慮在西南地區東部、江南西部發生這種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冰凍的天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何為拉尼娜事件?影響我國氣候的因素還有哪些?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拉尼娜主要是指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低的一個現象,就是偏低超過0。5攝氏度,並且持續5個月以上,我們就可以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在大部分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冷空氣活動相對是比較頻繁的,是有利於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的氣溫相對偏低一些,並且出現強降溫過程的機率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它也會使得西太平洋的高壓減弱,造成我國南方的水汽輸送條件變差,江南華南的地區水汽條件不好,降水偏少的特徵。

既然全球變暖,為何寒潮來襲?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全球變暖它不僅僅體現在平均溫度的升高上,它還體現在我們天氣變化的幅度明顯增加上,也就是說在暖的時候會更暖,冷的時候會更冷,雖然平均起來看是一個偏暖的特徵。同時,這種變化還有很明顯的區域性特點,根據很多相關的研究,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強降溫事件的次數是在明顯增加的,所以這次出現寒潮來襲的強降溫過程和全球變暖的趨勢並不矛盾。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因何多發頻發?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席專家 鄭志海:當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在一定程度上跟全球變暖有著密切關係。全球變暖的一個主要體現就是不同區域增暖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像在北極地區和我們高原地區增暖的速率是明顯高於全球平均水平,正是因為這樣熱力差異的變化,尤其是像北極放大效應的影響,使得我們中高緯度的環流經向度明顯加大,也就是說不穩定性明顯加大,使得這種極端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都是一個明顯增加的趨勢。

TAG: 寒潮志海降溫牲畜冷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