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上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落地艱難,小馬智卡能活到“後天”嗎?

風口上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落地艱難,小馬智卡能活到“後天”嗎?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葛愛峰 見習記者 郭浩儀 深圳報道

未來的汽車長什麼樣子?

市場可能已經給出了答案。由上海車展上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的亮相開始,各大廠商都把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作為比拼核心。這場無人駕駛大戰,幾乎讓所有廠商都卯足了勁。

智慧車熱潮愈演愈烈,重型卡車也勢必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的下一個戰場。上個月底,一直深耕自動駕駛乘用車領域的小馬智行(Pony。Ai)就正式公佈了其自動駕駛卡車品牌“小馬智卡”(PonyTron)。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爆發的臨界點。上海浦東工商聯副主席洪榕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現在是汽車業彎道超車的好機會,“政策方面的友好和支援態度推動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快速發展,很多車企可以藉助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為智慧汽車鋪好道路。但目前這條賽道太過擁擠,確實存在‘虛火’。”

毋庸置疑,隨著競爭的加劇,整個汽車行業也迎來了洗牌期,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在自動駕駛賽道上被淘汰。文淵智庫研究員王超向本報記者表示,自動駕駛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是很多初創企業在還沒看到曙光之前,就已經倒在前進的道路上。

那麼,號稱“ 國內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創企”的小馬智行“可行”嗎?針對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業務及未來發展規劃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已傳送郵件問詢,截至發稿前,小馬智行暫無正面迴應。

“小馬智卡”有望率先落地?

說到小馬智行,很多人並不熟悉。

實際上,這個自動駕駛“新生”已收穫了不少國際領先的機構投資者和整車廠的投資。從2016年成立至今,小馬智行目前已與豐田、現代、廣汽、一汽等國際國內知名車廠建立合作,並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就完成了7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11億美元,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53億美元。

自成立以來,小馬智行發展迅速。2018年,小馬智行在美國加州落地了L4級Robotaxi運營車隊,隨後在廣州南沙區落地了限定區域的Robotaxi試運營專案,使用者可以用小程式搭乘自動駕駛出租車。2020年獲得了北京的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也成為了首家獲此牌照的初創企業。接下來,小馬智行還將會在上海開始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常態化運營。

商用車方面,小馬智行在2018年便開始了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佈局。2020年,在獲得豐田汽車支援後,小馬智行也加大了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的研發投入。同年12月,廣州市授予了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批准其開展公開道路測試。3個月後,小馬智行就公佈了其卡車業務品牌名稱——“小馬智卡”。

有人說,這就是“小馬智行速度”。

同時,小馬智行的如意算盤也打得很好,早早就佈局了商用車領域。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商用車的路線較為單一,且行駛路程長,適合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商用車的普及,也會給物流、倉儲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王超認為,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4。9萬億元,其中運輸費用佔比52%。如果物流行業大規模使用自動駕駛卡車,其人力以及物流的成本會得到大幅降低,甚至讓整個物流行業變成一個高利潤的行業。“所以說自動駕駛在商用領域的潛力很大,加上技術門檻也沒有乘用車那麼高,所以產生的效益會比較大。”

不過,在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走在前面的企業並不少。除了上個月在美國提交IPO申請的圖森未來、剛剛宣佈研發全球首款監督式自動駕駛天然氣重卡的智加科技,以及即將在今年年底成功交付L3重卡的嬴徹科技等。要想從擁擠的自動駕駛卡車賽道脫穎而出,小馬智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此外,L4/L5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尚需時日,而小馬智行作為四年級“新生”,更是需要不斷的探索和磨練。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商用車還是乘用車,車企們要真正做到商業化落地尤待時機。本報記者採訪瞭解到,不少消費者在現階段並沒有購入自動駕駛汽車的慾望。業內相關人士指出,目前無人駕駛價格成本較高,且技術不夠成熟,大部分車主不願意為此進行買單。

雖然自動駕駛技術的水平逐漸提高,但人們的駕駛方式並不會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王超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很多人以為的那種可以擺脫方向盤、擺脫駕駛員的“無人駕駛”是不存在的,現在市面上出現的自動駕駛只能算是“輔助駕駛”。無論是從法律監管層面,還是從技術層面來看,真正做到“無人駕駛”還需要跨越諸多門檻。

另外,不少自動駕駛卡車宣稱可以“24小時不停運輸”,但在現實場景中,諸如“天氣”這種不可控變數也會影響到運輸效率。

顯然,“技術門檻低”“降低人力成本”等極具誘惑力的賣點,佈局商用車領域或許能推動包括小馬智行在內的初創企業儘快實現商業化落地,但想要一上來就實現無人駕駛,這種“一步登天”的做法並不現實。畢竟,如果“貨運無人化”實現不了,那又有何“壓縮成本”可言?

自動駕駛熱潮下的冷思考

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有多少自動駕駛初創企業能生存下來?洪榕告訴本報記者,隨著熱度的提高,有更多的巨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目前整個行業已經進入淘汰賽。這是一個“燒錢”的行業,整個產業嚴重依賴技術和資金。所以,就算技術層面到位,一些資金量不足的初創企業會面臨淘汰也是正常現象。

無論是生存還是消亡,多數自動駕駛初創企業狂奔至今,資本是重要助力。

眼下,除了資金流,初創企業還得面對所向披靡的跨界巨頭。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的核心是演算法,傳統車企在這方面的研發和實驗較保守,且主機廠零件大多進行外包,不具備較強的軟硬體研發能力,所以在自動駕駛領域進展緩慢。在這條賽道上,敢大舉投入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大多擁有強大的演算法和介面體驗,且更能吸引到相關的人才。所以,在這股自動駕駛風潮中,紛紛湧入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才是不可忽視的關鍵角色。

因為資金或者技術問題,越來越多的初創企業生存困難。王超認為,“現金流”是創業公司的命脈,初創企業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現金流管理,目前市場的激烈競爭對於初創企業的影響已初見端倪。如果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有可能出現崩盤現象。但也不用悲觀,每家企業都應該做好技術儲備,讓自己的企業保持競爭力,鍛鍊自我度過難關的能力,減少對資本依賴。資本對這些初創企業來說更多是加速作用,企業本身的成功,在於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應對危機能力。

放眼2020年,自動駕駛全賽道融資總金額高達436。3億元,同比增長136。9%。2021年,自動駕駛賽道持續火熱。據企查查統計資料,2021年前兩個月,自動駕駛行業投融資事件已有24起,投融資總金額達到176。4億元,接近2019年全年的總額。可見,即使面臨落地難、變現難等問題,自動駕駛企業仍受資本熱捧。對此,洪榕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確實存在“虛火”,但產業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現在看來,自動駕駛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很大,甚至可能成為第一臺走進家庭的“機器人”。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已走向廣泛應用的下半場。業內相關人士指出,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農業、採礦、建築等場景中得到了應用,但仍存在一系列安全問題。“自動駕駛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未來汽車必然擁有的技術,但目前仍需要繼續沉澱技術。”

由此看來,自動駕駛領域的未來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當下的火熱局面無疑在昭示汽車工業劇烈變革的到來,在這種情況之下,行業競爭洗牌也將隨之而來。

TAG: 駕駛自動智行小馬初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