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西遊記》第84回,有這麼一個情節。唐僧師徒四人要借道滅法國,行至其國境卻被告知千萬別往前走了,再走就送命了。原來這滅法國國王在兩年前曾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以求圓滿,兩年之中先後已有9996個無名和尚在此送命,只等四個有名氣和尚,湊成一萬,國王就圓滿了。

唐僧師徒正好四人,而且一路取經打殺過來,早已在三界成了名人。若他們進入滅法國,豈不是等於自投羅網,正好為國王湊個圓滿。當然,這事兒在悟空看來,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有悟空在,啥事都是小菜,師徒四人也順利通過了滅法國。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按理說,《西遊記》整本小說都是在弘揚佛教,為何要設立這樣一個誅殺和尚的情節呢?作者這麼寫的用意極深,此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反其道而行,方是讚揚佛教的另一種方式。

同時,作者透過這樣的激烈的情節也表達了另一個史實,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確實也曾經歷過滅門慘案。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儒佛之爭

儒、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傳統思想,儒家文化自漢武帝之後,逐漸成為社會主流思想,一直被官方追捧,我們說起讀書人基本指代的都是儒生。

儒生掌握國家政權後,會為人們描繪出一幅美好的畫卷,只要以禮治國,任用君子,國家就會富強,百姓就可以安居樂業。在和平年代,這話沒錯,但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又逢天下大亂,儒家所描繪的美好就被質疑了。

人們沒有安居樂業,反而看到的是一幕幕屍橫遍野的悲慘畫面,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受到了極大挑戰。人們為了在混亂中求得一份心理安寧,在民間發展的道教和外來者佛教,在一時之間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尤其是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極高的禮遇。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與儒家思想要比,佛教講究超脫,它描繪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可以把人們從苦難中解救出來。而儒學是現世的學問,它關注的是當下,對人死之後沒有什麼安排。所以,佛教不僅在貴族之間很流行,也得到了平民的青睞。

就這樣,佛教在南北朝時期的地位一路飆升,對儒家的地位形成了威脅。這就使得一引起大儒對佛教相當不滿。他們以“華夷之辨”攻擊佛教,說它是外來文化,它的盛行就是在吞噬我們的中華文明。

大儒們的攻擊不無道理,佛教剛踏入中國時,的確在某些方面與中華文明存在著差異。比如說,儒家講“名分”,講秩序,講禮儀,君君臣臣,父子妻妾,都是有規矩的。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但佛教則不受社會常規禮儀的約束,有個叫慧遠的和尚就曾挑釁過皇帝的權威,他說僧人見了皇帝不必跪拜,也就是所謂的《沙門不敬王者論》。這還只是禮儀問題,在經濟上佛教產生的問題更大。

南北朝的僧人不用納稅,反而朝廷還要拿出大量的錢財和土地來供養佛寺。關鍵遇上一個篤信佛教的皇帝,還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壓力,甚至引起朝政變動。比如南朝時的梁武帝,因為信佛將大把錢財投入到佛門,而且曾先後三次吵著要遁入佛門,這又要錢又要人,將國家社稷置於何地呢?再比如,清順治帝在傳說中也是一樣,不顧江山社稷入了佛門,幸虧康熙厲害,不然大清就此墮落也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佛教在南北朝時的發展已經逐步對社會引發了負面影響,到了北魏,太武帝發起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滅佛浩劫。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歷史上滅佛浩劫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在丞相的建議下,太武帝決定下詔消滅佛教。他要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有僧人都還俗,如有不從的,抄滿門。此令一出,天下譁然。

各地佛寺見狀,紛紛拿起手中的武器捍衛佛教的尊嚴,而且還聚集了十萬人。太武帝也怒了,御駕親征斬殺了不少僧人,史稱“太武法難”。就這樣,在太武帝的高壓政策下,佛教的發展進入了低迷期。

但是一百年後,佛教發展又失去了控制,在北周佛教徒一度發展到了三百萬。於是,北周武帝也坐不住了,他下令拆毀寺廟,燒燬經書,三百萬僧尼限期還俗。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時間之長、範圍之廣,給佛教的發展帶來了沉重打擊,但是卻大大增強了國力,為隋朝一統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隋朝,隋文帝並沒有限制佛教,畢竟佛教經過三百年的傳播,已經深深紮根於民間,靠行政手段強行介入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那麼佛教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隋朝第一大儒王通給出了答案。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隋朝第一大儒:王通的“三教合一”思想

王通出生於隋朝初年,家在山西萬榮縣,自小學習家傳儒學,功底極好。他認為,戰國時商鞅見秦孝公,就富國強兵問題提出了三策:即帝道、王道和霸道,秦孝公選擇了霸道,也就是用國家強權將老百姓編入“戰爭機器”,全國上下崇尚軍功,以武治國。

秦國當時擔負著統一天下的重任,實行“霸道”政策在殘酷的軍事鬥爭中是有利的。但秦之所以亡國,有了暴秦的名號,也是因為秦在統一之後對百姓實行“霸道”政策,這就行不通了。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那麼當時隋朝也面臨著與秦一樣的選擇,王通認為,此時的大隋應該要遵循的是“王道”思想,即透過思想上的潛移默化,讓百姓知禮儀榮辱,自覺地與國家利益站在一起。而如果要做到思想統一,就要實行“三教合一”,即儒、道 、佛三大思想來一次統一。

之所以要“三教合一”,實際上是為了集中最佳化三教,因為三教自身並不完美,儒家不落實放在行動上,就易成為空談;道教除了追求思想上的無為之境,但劍走偏鋒時就故弄玄虛;佛教雖主張超脫,但叫人出家脫離社會,也不利於社會的發展。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如果以儒家為主,取道、佛兩家之長,不但可以完善儒學,還能實現三教的和諧相處,為實現“王道”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但是要實現“王道”思想何其艱難,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王通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他的主張從思想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提供了思想基礎。大唐王朝的空前繁榮,儒生所展現出的文化自信,他們在奮鬥時展現出的執著精神,在落寞時追求的超脫,在山水間的留戀,不外乎是三教合一思想的呈現。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西遊記》的三教合一思想

在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中,“三教合一”的思想尤為明顯。《紅樓夢》中,賈政主張儒學之道,而賈寶玉則追求的是佛教的空無思想,在林黛玉身上又彰顯出了道教的風範。《三國演義》看似是一部男人的創業史,但諸葛亮到傷心處,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天不助我。《水滸傳》裡,宋江屢屢不肯落草,本身的儒學思想十分濃重。魯智深看似魯莽卻心細如髮,出家為僧心懷苦難的大眾,最終圓滿坐化。

《西遊記》就更不用說了,唐僧為保大唐榮耀,踏上西去之路取經,一路經歷了千難萬險,終於取得真經,這本身就是在踐行儒學的奮鬥精神。但是在取經路上,他還有三個徒弟,從名字看來滿滿的佛教意味,悟能、悟靜、悟空,這三個徒弟代表的正是三種境界,且依次遞增。

在西遊記中,滅法國國王要殺一萬個僧人以求圓滿,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太武帝就是原型

初入法門需六根清淨,這是求佛問道的第一重境界;透過修行擁有一定的能力,但前提必須是一個“戒”字,只有做到守戒才能熄滅貪慾,才能獲得更多的智慧,這是第二重境界;當達到悟空的最高境界時,也就達到了三教合一的境界。佛家講空,道家講無,悟空就是悟道,空就是道,道就是空。

當修行達到悟空之境時,也就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神,被普羅大眾競相崇拜,成為世人眼中的精神領袖,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儒學追求的境界。

TAG: 佛教三教思想儒學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