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不論是記錄留念,或是在朋友圈等的社交分享,隨手掏出手機拍張照片,已經成為當代人的日常。

與單反相比,手機體量更小,操作也極為簡單,不需要調整光圈或者焦距,輕輕一按,成片效果並不遜色於專業級選手。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消費者在選擇智慧手機時,

最關注的配置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攝影、螢幕重新整理率、續航、效能以及機身設計。

手機廠商們也投消費者之所好,鏡頭畫素從千萬到破億,攝像頭從雙攝發展到三攝、甚至五攝。

手機攝像,顯然已經成為各大手機生產廠商最“卷”的部分了。

被盯上的老牌相機品牌

別看現在的手機攝像如此全能,但放在20多年前,手機拍照功能才剛剛被開發出來。

世界通訊歷史上的第一款內建攝像頭手機來自日本。2000年夏普發行的J-SH04開創了拍照手機的先河。不過,這款拍照手機的畫素僅有10萬,更不要提閃光燈和美顏功能,拍出來的照片彷彿都被打了馬賽克。

雖然照片效果不好,但並不影響夏普給手機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2007年,手機拍照的時代終於到來。引領這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機型來自諾基亞N95,這款機型也被稱為是諾基亞全盛時期的巔峰之作。

據《艾問人物》(iask-media。com)瞭解,自拍的引領者則來自於蘋果。在2010年的iPhone4釋出現場,當喬布斯用波瀾不驚的語氣說出“one more thing”的時候,蘋果FaceTime影片通話橫空出世,極大推動了前置攝像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成像質量大幅提升,人們的拍照和分享欲也由此被極大激發。

攝像功能從此成為手機的標配。不論是國外的谷歌、蘋果,或是國內的華為、小米、OPPO、Vivo,無一例外都紛紛發力手機攝像頭,提升拍照效果。

作為手機中的第一梯隊,蘋果在手機攝像中必須有姓名。著名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就曾經全程使用iPhone拍了部懸疑驚悚片《失心病狂》。

用智慧手機拍攝電影,對電影行業來說也許掀不起很大的風浪,但對手機行業來說,則是極大的背書與肯定,攝影質量成為衡量手機價值的重要引數。

對國內手機廠商而言,如果在聲名上暫時與蘋果等國際手機品牌相提並論,那就去找老牌相機廠商做聯名。

2016年,華為與德國經典相機品牌徠卡達成合作,兩家聯手釋出P9。隨後,其他手機廠商從華為身上吸取了不少靈感:2020年末,vivo與蔡司聯名,格調滿滿;今年3月,一加手機更是以3年投資10個億的力度,與哈蘇聯手,由哈蘇提供拍照技術的最佳化,並推出哈蘇專業模式。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原本以為拍照手機的出現,會讓這些老牌相機的日子變得不太好過,現在看來,反而是這些經典相機品牌,成為了眾多手機廠商競相爭取的合作物件。

卷,從硬體到軟體

從硬體到軟體,手機攝像無一不“卷”。

簡單來說,硬體上主要是攝像頭的數量及其組合、晶片,軟體上主要是指攝影的演算法。

先說硬體。

從最早的單攝像頭、雙攝像頭到如今的多攝。雖然四攝、五攝也不少,比如vivo X70 Pro、OPPO Find X3攝像師版都採用了後置四攝組合,榮耀 Magic3 Pro則採用了後置環形五攝。但鑑於市場反響,還是以三攝、四攝為主流。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多攝像投中,主攝、超廣角、長焦鏡頭一般為手機的必備。主攝鏡頭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使用頻率也最高;超廣角擁有寬廣的視角、長焦則用來滿足拍攝願景的需要,三個鏡頭可謂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除了攝像頭數量,攝像頭的位置也被廠商們玩出了花樣,“屏下攝像頭”就是例證。

不論是刷影片還是瀏覽照片,全屏體驗給人一種“除卻巫山不是雲”之感,當你體驗過全屏,回看iPhone的“劉海螢幕”,會明顯感覺螢幕好似縮小不少。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觀察到而“屏下攝像頭”技術就是把前置攝像頭和感測器全部隱藏在螢幕的正下方,由此也就不再需要“劉海”分方式,在螢幕上給攝像頭留個位置。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2019年,屏下攝像頭概念熱度開始逐步攀升。2020年9月,中興手機推出了全球首款屏下攝像頭手機Axon 20。

不過,中興的第一代屏下攝像頭產品並不完美,攝像質量不過關,就外觀而言,從側面等一些角度就能看到攝像頭地方有一個明顯的“小紗窗”。不過,作為行業先行者,勇氣和創新尤為可嘉。

隨後,在中興推出的Axon 30中,採用了由蓋板玻璃、偏光片、封裝玻璃、陰極、發光有機材料、陣列、基板玻璃組成的7層高透材料。材料更加透光,為攝像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不止中興,小米也在MIX4中大膽啟用屏下攝像頭,也是其實現量產的全面屏手機;OPPO則將手機螢幕分成兩個區域,攝像頭上方的螢幕區域具備高透光的特點,而且還使用了透鏡技術來增加進光量。

除了硬體上的比拼,

拍攝演算法等“軟實力”成為各大手機廠商們的另一賽場。

據《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觀察到,對於使用者們來說,偏光片、基板玻璃等術語過於晦澀,操作簡單、一鍵出片的體驗才是關鍵。特別是當手機發展到今天,硬體已經很難突破物理邊界,因為鏡頭的高階,帶來的將是體積變大,要想讓手機拍攝效果接近單反,但體積要小於單反,唯一的發力點,就是最佳化不同場景下的手機攝像演算法。

如果你不瞭解什麼是“攝影演算法”,聽聽這幾個熟悉的廣告詞,也許你就懂了:

“照亮你的美”“越夜越美麗”……針對不同場景,手機廠商推出了多套演算法。拍攝時自動識別拍照主體和拍攝環境,比如拍攝人像,攝影演算法能夠自動開啟大光圈、淺景深的拍攝效果;比如拍攝夜景,手機自動改善暗光畫質;比如拍攝運動場景,演算法中開啟影片防抖。

拍照效果堪比單反,手機攝像領域究竟有多“卷”

總之一句話,攝影演算法就像一個攝影大師,為你處理好不同場景下的攝影需求,計算攝影也由此成為手機廠商們的重要發力點。

“物盡其用”並不容易

就算手機廠商們無論如何“卷”,但使用者們也未必真的聽得懂,更關鍵的是,有多少人把這些高階裝置的高階功能真正做到“物盡其用”呢?

據《艾問人物》(iask-media。com)瞭解使用者對手機攝像功能的理解,最關注、也最容易感知的,可能就是畫素。手機生產廠家們也深諳這一點,於是從最初的800萬畫素,提高到1200萬畫素、4800萬畫素甚至到一億畫素。不過也有例外,蘋果就是這個例外。就在其他品牌不斷提升畫素之時,iPhone從6s開始,就始終“發揮穩定”,雷打不動地穩定在1200萬畫素。

這是因為,畫素越高也並不意味著拍照效果越好,特別是當感測器尺寸差別不大的時候,過高的畫素會導致畫質下降,圖片噪點多、畫面暗。

iPhone畫素雖然一直未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在感測器等硬體上卻能不斷升級,這是保證其成像水平的關鍵因素。

儘管高畫素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消費者們懂不懂這些、用不用得上這些,廠家手機們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一定要有。

竟高畫素已經是各大品牌成為“高階機型”的墊腳石。

華為高階品牌的建立,可以說與徠卡的合作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徠卡鏡頭的硬體光學水準,為華為衝擊高階市場提供了不少助力。

除為了方便進軍高階市場,手機廠商們在攝像下大力氣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提升銷量。

考慮到一個品類的消費總量終歸是有限的,手機也是如此。

資料顯示,2019年全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為13。71億臺,同比下滑2。3%,這是手機市場連續第三年的出貨量下滑。要想保持銷量,就需要推陳出新,推出拍照功能更強大的手機,以刺激人們更換手機的需求。

《艾問人物》(iask-media。com)認為,就算手機廠商們在攝像領域的競爭達到“白熱化”,一些普遍性規律還是應該承認:即人們在選購手機時,也不會單單僅考慮一個拍照,而是待機時長、外觀設計、效能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2021

「零碳力量」

影響力評選正式啟動,致敬

「2021最具零碳力量創始人」

50強和

「2021最具零碳力量品牌」

50強。

TAG: 手機攝像頭畫素攝像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