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丨九十年代,鄉下割麥子(深度好文)

麥浪滾滾香氣襲人,站在一望無垠的麥田裡,記憶彷彿又將自己拉回到兒時麥收歲月。過去,農村每到收麥的時節,小學是要給學生們放假的,被稱為“麥假”。雖然假期很短,但學生們依舊很開心,畢竟又可以逃離那煩悶的課堂和永遠寫不完的作業。放假後,可以和家人一起揮舞著鐮刀去重溫那一年一度隆重而又充實的麥收大戲。

過去,收麥子可是農民農業勞動中的“重頭戲”,畢竟那時農村還沒有收麥機械,所以收麥子只能靠人力和鐮刀收割。到了麥收時節,農民們是非常重視把握麥子成熟度和收割時間的,收早了麥子成熟度低、分量差,收晚了麥子會自然掉粒影響產量,當然還要面臨雨水、大風的威脅。

鄉土散文丨九十年代,鄉下割麥子(深度好文)

過去,人們收割麥子都是在黑咕隆咚的凌晨時分,頂著夜色、穿著棉襖、簞食壺漿全家出動,到了田裡長輩會根據家庭成員年齡、體力情況,分別分量派活。每人找準了自己把得麥溝數,就揮鐮開幹,力氣大的成年人就多把幾溝,力氣小的孩子們就少把幾溝,年齡實在太小的就在後邊撿拾麥穗兒。割麥子雖不是什麼技術活兒,但要割得速度快,除了力氣外,勞動工具也很關鍵,所以那段時間每晚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磨鐮刀,大部分鐮刀都是長柄月牙兒刀身的,我記得我最鍾愛那把短柄鋸齒刃的小鐮刀,不僅重量輕,而且鋒利無比。

勞動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就屬打麥結了。將兩綹麥秸的麥穗部位對頭打成結兒,然後平鋪地上當作捆紮麥子的繩子用,技術難點就是結兒打不牢,捆紮麥子時一用力,結兒就斷開,這也是檢驗一個農民勞動技能高低的技術點之一。

割麥子也是個考驗一個人耐力的活兒,畢竟是從微寒的凌晨時分一直幹到炙熱難耐的中午,這過程就像急行軍作戰一樣,一塊麥田半天時間必須拿下,途中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感覺實在太累了就坐在田埂上緩一緩或躺在麥垛上眯一會兒。我記得那時老百姓家會在麥收前的半個月左右時間,會提前為麥收“作戰”儲備乾糧,老百姓最常儲備的乾糧就是自家鹽制的鹹雞蛋、鹹鴨蛋,還有冬天鹽制的鹹臘肉,這些都是割麥作業必備的“硬菜”,把它們裹夾在軟硬適中油香撲鼻的大餅之中,是消解飢俄、補充體力的佳品。

鄉土散文丨九十年代,鄉下割麥子(深度好文)

到了中午時分,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汗流夾背、燥熱難耐,但還是得拖著精疲力竭的身體,將躺了滿地的麥捆子一一裝上車運回村邊兒的麥場裡。中午回到家吃過午飯短暫的休憩後,下午還要轉戰麥場裡,到麥場後首先要乾的是將成垛的麥捆子一一搬下來放在鍘刀上鍘掉麥秸子,留下麥穗。

然後,再將麥穗薄厚適中的平鋪在光潔平整的大場裡,曬上倆小時,然後把自家驢子牽來(也有人家用牛)套上拉碌碡(liuzhou軋麥用石制農具)專用夾套拉上碌碡,就開始小麥脫粒工序中最重要的一道序——軋麥子,一般要軋上幾小時,這中間還要用杈(挑穀物用農具)翻動幾次麥穗,以便麥穗被碌碡碾壓充分、不遺漏。

鄉土散文丨九十年代,鄉下割麥子(深度好文)

每當天色暗下來的時候,也是小麥脫粒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這時要將軋好的小麥用杈挑去最上面的麥穗殼,然後再用鐵耙子(農具中的一種)去除麥穗殼下面與麥粒摻雜在一起的碎麥穗殼。最後用揚鍁(一種農具)將麥粒堆成山狀,找準逆風口,再用揚鍁舀起一鍁麥粒朝著逆風的方向呈拋物線狀向空中拋灑麥粒以便去除麥粒中摻雜的麥糠(農民們稱之為“揚場”),待揚完場後就只剩一堆光溜溜的麥粒山了,用囗袋裝麥子的過程,恐怕是農民們在整個收麥作業中,最幸奮最愉悅的過程,畢竟那時小麥產量低,家庭口糧不豐盛,多產些細糧也就意味著少吃些粗糧。

像這種收麥場景已經逝去近三十年了,現代農業機械的普及使用,令過去那種遍地是人、扶老攜幼、躬身彎腰,左手攬麥右手拎鐮揮汗如雨的溫馨場景再也無法重現了,現在只能在記憶中重溫那兒時溫馨歲月了。

TAG: 麥子麥穗麥粒麥收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