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人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理想的管理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應該具備哪些特徵?

幾乎每次討論管理問題時,這個問題都會出現。這個問題表明,人們有意或無意地認同這樣一個概念:

理想的管理者

大多數人會條件反射般地去想:理想的管理者是什麼樣的?這也是管理學文獻以及大多數培訓專案最常討論的問題。不過,歐洲管理大師弗雷德蒙德·馬利克認為,“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

1

全能的天才—一塊絆腳石

經過40多年的實驗研究,現在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在管理領域中,所有應該研究的問題都已經得到了研究。因此,

我們很清楚理想的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東西

我來舉幾個例子:一項研究調查了德國600家大企業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但結果令人吃驚:創業精神、團隊精神、溝通技能、遠見卓識、國際視野、關注生態和社會、為人正直、領導魅力、跨文化技能和直覺決策技能。不錯,我們找不出哪一點是值得反對的。

瑞士有一家全球性大銀行,在該行的簡報中,有一位高管撰寫了一篇題為“理想管理者的12個特點”的文章。

文章指出,除了具備其他素質外,未來的管理者還必須做到:

既有質疑精神又有大局觀,不僅要成為具有整合能力的中間人,而且要善於人際溝通,能對他人起到指導性作用

……這些素質或許與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不太一樣。

有一本在德語界發行量最大的管理雜誌,刊登了一篇題為“公司對管理者的新要求”(The ABC of New Requirements)的文章,對完美的管理技能進行了高度概括,文中列舉了“未來管理者的關鍵素質”,總共45項,分3大類:

個人品質、管理素質和組織因素

為增強其實踐意義,該文采用了測試表的形式,讀者可以立即參加測試,接受評估。測試中出現的一些術語(例如,溝通能力、移情、前瞻意識和系統整合等)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但這個事實被隨意忽略掉了。如果得分在1。0~2。5,就表明“可以判定:此人滿足管理大師需要具備的所有新要求”……

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它們很典型,代表著一種普遍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商界大行其道,而且在其他社會領域中也深入人心。

從實質上看,學術界所做的事情是它應該做的:回答了有關理想的管理者應該具備何種特徵和技能的問題。此外,這些回答是正確的,從科學的角度看是合理的:理想的管理者可能就是這些學術研究中所描繪的樣子。

答案並沒有錯,錯的是問題本身

不過,

科學的一個使命就是用正確的問題來替換錯誤的問題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2

富有效能的普通人

所以,

我建議徹底放棄“理想的管理者”這個說法,因為它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即便我們現在出於討論的目的,假設全能的天才確實存在,

但從統計意義上講,這類人的數量也不足以滿足目前諸多管理職位的需要。

因此,不如換一個問題,不再問“誰是理想的管理者”,而是問“如何成為高效能的管理者”。這兩個問題是截然不同的:第二個問題的出發點不是天才而是普通人,因為天才根本不夠用。

所以,根據第二個問題,管理的根本問題不是:天才如何才能做出驚人的業績?

相反,在這個組織有序的社會里,根本問題應該是:如何讓(足夠多的)普通人做出不同凡響的業績?

然而,在複雜的當今社會中,僅僅實現一般的業績已經不夠了,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有所超越。這是當今存在的一個管理悖論,也是組織需要管理的一個原因。組織能夠獲得的只是普通人(至少在量上是足夠的),但全球範圍的競爭所需要的是非同一般的業績。

長期(甚至終身)實現卓越業績的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換言之,哪一類人是高效能的管理者?有關的事實是:這種人的確存在,但每當我們就此問題進行分析比較時,我們很快會認識到:

不存在一個單一的模式或共同的個性。他們彼此之間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3

個性毫無共同之處

在此背景下,數十年前我開始研究那些一生中取得了非凡業績的管理者—我們所說的實踐者。這些人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人與人之間有多大的差異,高效能的個人之間就有多大的差異。所有人始終都在尋找的東西—共同點並不存在,

確實存在的只有人的個性—讓他們與眾不同的個性

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人們的職位越高,差異就越

。一個人不會因為他是另外一個人的複製品(類似於基因克隆)就能升任更高職位,甚至進入組織的最高層。他們之所以升遷,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與其他人不一樣。

在長期實踐中,我遇到過一些高智慧的高層管理者:頭腦出眾,懷揣多個學位,這也許是幫助他們走上職業巔峰的原因;遇到過一些智慧頗為一般的管理者,但他們在事業上取得了同樣的成就;還有些管理者滿足理想管理者中的一項條件—善於溝通,他們性格外向,善於與陌生人打交道,這可能讓他們在很多情況下更加如魚得水。

不過,還有很多管理者是相當內向的,有些人甚至很害羞,但他們在工作中同樣出色。有些管理者擁有組織經常要求的領導魅力,他們是人們常說的大人物,只要他們一進入房間,每個人都能切實感覺到他們強大的氣場,這也許可以解釋他們的成功。

另一些管理者沒有一點領導魅力,他們其貌不揚,從不引人矚目,也沒與組織中的同事打成一片,但他們所取得的成就同樣出色。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4

重要的是行為方式,而不是個人特徵

有關這些差異,我可以列出很多。這一切的本質在於:

高效能的人除了效能都很高之外,毫無共同之處

實現高效能的關鍵不在於是什麼樣的人,而在於他的行動,即行為方式

。作為個體,高效能管理者是千差萬別的。他們不符合對管理者要求的標準模板,也與學術上提出的理想管理者型別毫無相似之處,但是,他們的行動有一條共同的主線,即同一種模式。

只有在管理領域中,才會出現對“這個人應該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異常執著的現象。拿外科領域來說,沒有人會去想外科醫生應該是什麼樣的,而只會關心他是否能夠做好一臺手術。樂團在挑選和評價音樂家時,是以他們的樂器演奏水平為依據的。跳高運動員必須跳得高;跳遠運動員必須跳得遠。沒人會對他們提出別的要求。

為什麼提到管理者的時候,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呢?誠然,在判定一個人不適合某個職位的時候,某些性格特徵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之所以出現這種考慮,是因為這個人和特定的崗位具有某種特殊性,而不是源於所謂的通用型理想人選的概念。

在高效能人士身上,我們能發現的共同特徵都與他們的工作方式有關:

無論在何處從事何種工作,他們都遵循某些規則、原則和指導方針,並且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接受它們的指導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們特別勤奮,始終遵循職業精神所要求的原則,並運用某些管理工具。

在各行各業中,我們都發現了這些相同的要素

。它們完全不同於前面討論的對管理者要求的各項條件。

那些條件甚至可以說是不人道的:按照那些條件,需要要求人們做他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大談特談那些要求是一回事兒,但起碼要找到一些能夠滿足那些要求的證據則完全是另一回事兒。如果我們一直採用這項標準,當代80%以上的管理文獻將不復存在。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5

具有誤導性的訪談

令人吃驚的是,只有少數高效能人士才能描述出自己的行為方式。很多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首先,他們沒有明確學習過這些東西;其次,他們最為關注的是自己工作的實質內容,而不是具體的工作方式。因此,他們無法正確(乃至完美)地描述自己的工作方式。

最難以描述的東西是我所說的那些指導人們行為的原則。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只有極少數特別善於做某件事的人才能足夠清晰地描述出來。能夠做某件事和能夠描述其過程完全是兩碼事。不僅在管理領域中如此,在藝術和體育等領域中也同樣如此。我從未聽說哪位小提琴獨奏家能夠描述他是如何拉小提琴的。他們能展示,但不能加以描述。

正因為如此,

我很早以前就決定不再向管理者問及他們實現高效能的秘訣了

。訪談及其他形式的提問都註定是不會成功的。

最好的辦法是觀察。當然,這也是最困難的辦法,要求高而且很費時間。此外,只有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才能在關鍵場合(能夠觀察到行為和效能的場合)遇上合適的觀察物件。

總而言之,重要的不是人們說什麼,而是他們做什麼及如何做。

只有透過切實的觀察,而且該觀察不會影響他們的行為方式,才能確定重點之所在

簡言之,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人們的行為方式,尤其是想要搞清楚他們得以實現高效能的原因和因素,我們就需要研究他們,甚至要更進一步:同他們一起工作,體驗他們日常的所作所為,而不僅僅是向他們提問。

雖然我們也許無法透過學習變得跟別人一模一樣,但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行事方式。高效能人士在行事方式上的共同特徵是可以學來的,但他們的本性、性格和個性是學不來的。

為什麼說“理想的管理者”其實根本不存在?

6

職業精神是可以學習的

在此背景下,我建議把管理看作一種職業,原則上跟任何其他職業都一樣。

誠然,有些人在管理上特別有天賦,但大多數人,需要學習管理。

因此,我提出了一個頗為謹慎的觀點。如果把管理理解成一個職業,那麼就應該更加重視可以學到和傳授的內容,這是管理具有技藝的一面,即職業精神。

對於管理者理應有能力做到的一切,管理者不是自動就能做到的,這種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我不僅區分了管理和天職,而且區分了管理和作為愛好的業餘管理。

管理者必須像學習外語或某類體育運動等其他職業一樣來學習管理。

管理並不容易,因而必須勤學苦練

。但它也不比別的職業更難學,因此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管理能力,比業餘管理者更強。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且是幾乎每一種職業的組成部分。

與以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們如今從事每一種職業,幾乎都是在組織內部或者有賴於組織,才能進行。

管理是一種職業,使得現代社會的各個機構變得富有效能,而且,正是因為管理存在於每種職業中,才使得各個機構內部的人員變得卓有成效。

在組織以外,幾乎沒有人存在效能問題。組織所帶來的問題是,如何從平庸走向卓越,從努力走向成果,從效率走向效能。

在絕大多數的管理文獻和管理教育中,這一點都遭到了忽視或漠視。我們談論的要麼是人員,要麼是組織。但我們需要談論的是另外的問題:管理針對的是組織裡的人以及(反過來說)由人組成的組織。這種關聯是我們無法消除的。

7

最重要的大眾職業

管理已經成為一種大眾職業。

現在,實際履行管理職能的人比以往什麼時候都多。

在以前,管理是少數人的特權,甚至是負擔。領導者、管理者、司令官和統治者的數量甚少;少量的管理職位只有透過特定的方式才能獲得:要麼出身顯赫,世襲獲得,要麼在教堂裡接受神的感召。

如今形勢不同了。如同德魯克在20世紀60年代末所指出的,

現代社會不是由個人而是由組織組成的

。我們在做幾乎所有的事情時,都不是作為單獨的個人,而是作為組織的使用者、客戶或僱員來完成的。

所有組織都需要管理:不管是商業組織還是醫療或教育機構,不管是在公共管理部門還是在非政府組織或非營利組織中,皆無例外。因此,在當今各國,很多(十萬甚至數百萬)人必須在組織內部承擔管理任務—無論他們是否還從事別的工作。

有些人的公開身份或在媒體上出現的身份是組織裡決策部門的成員,但在此背景下,只把他們視為管理者的做法是不夠的。我以前就說過:

誰從事管理,誰就是管理者。

即便是工廠裡的工頭,也在承擔管理任務,在這一點上,他就是管理者。專案管理者、團隊管理者、部門領導等都算得上管理者。

即使採用最嚴格的標準,管理者佔就業總人口的比重在發達國家也才5%左右,其中包括一般產業中的企業和典型的公共管理機構的管理者。如果分析當代的行業,比如計算機、資訊科技、軟體工程、生命科學、諮詢服務、金融業、一般性的服務組織或者科學、藝術和文化領域裡的組織,這個比例會高出很多,達到20%~25%,並且在不斷升高。

由此可見,管理已經成為一個大眾職業。

因此,在德國這樣的國家裡,有數百萬人在事實上承擔管理任務,無論他們如何稱呼自己、如何給自己定位,他們都是管理者。

隨著知識社會的出現和複雜性的加劇,管理將變得比過去更加重要。未來將出現更多的事實管理者,他們的管理任務會比今天更加困難。

說到底,在這種社會里,幾乎人人都得管理自己,而且,由於複雜性的增加,

這種社會需要比迄今已知的任何型別的社會都需要更多、更好的管理

- END -

免責宣告:本文轉自華章管理(ID:hzbook_gl),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TAG: 管理者管理他們高效能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