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諾貝爾獎的頒佈往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很多人都想看一下這些所謂對人類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物到底有何突出成就,尤其是他們到底給予了世界什麼樣的貢獻,讓他們能夠在世界眾多的科學家之中脫穎而出?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佈,到今天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但讓人遺憾的是,即使已經有那麼多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殊榮,但以中國人身份獲得此項榮譽的卻寥寥無幾,目前中國也只有兩位獲得了諾貝爾獎,

一位是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一位是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猶

記得當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時,國內興起了一股文學熱,讓莫言的文學作品從小眾走到了大眾眼中,影響了一代人的讀書環境。可以看出,諾貝爾獎在中國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其實中國人無數次曾與諾貝爾獎有所牽連。

楊振寧與李政道應該讓無數中國人所熟知,他們二人同獲諾貝爾獎,讓華人面孔出現在了世界眼中,但可惜的是,他們當時並非是以中國人身份獲得。而同時,在早些年的時候,中國其

實有人被提名諾貝爾獎,如林語堂曾兩次提名諾貝爾獎,胡適也曾被提名諾貝爾獎等等,但可惜的是,中國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與該獎項無緣。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近些年來,中國所取得成就讓世界矚

目,中國人在物理、生物、化學、醫學等領域已經有了十分豐富的成果,其中一些可能已經完全

超過了西方,深刻影響了世界的發展程序。但同時,讓很多人充滿疑問的便是,為什麼我們依然受不到諾貝爾獎的青睞。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諾貝爾獎的誕生

諾貝爾獎是世界性的最重要的科學獎勵系統,獲獎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類科學研究的最新成就,在促進人類科學研究、技術進步、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

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與和平。這是他生前最為關注的五個方面,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是當時時代發展下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發展,人類的科技水平才能不斷進步。文學對一個人的精神構造極為重要,這自然也是諾貝爾關注的重要方面,人類發展不能缺

少精神依託,否則將會極度混亂。最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只有在和平的局勢之下,人類才有談論未來的可能。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並於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週年時首次頒發。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成為受世界矚目的盛事。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於成立

300週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由此諾貝獎正式變成6項,以此來獎勵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人,但是,每年

的評選人數依然十分有限,要在世界範圍內評選極為優秀的科學家們,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只要有對人類發展的貢獻,就可以有獲獎的機會,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改變。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從今天的成果來看,袁隆平的

雜交水稻足以對世界的水稻事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雜交水稻如今已在世界多國種植,極大改善了全球糧食不足的問題,按貢獻來說,已經影響了世界,那為何他連提名的機會都沒有呢

袁隆平與雜交水稻

1930年9月7

日,袁隆平出生於當時的北平協和醫院,但在當時動盪的年代裡,即使是孩子,也必須流離失所,輾轉求生,畢竟能夠活著已經是一種奢求,還敢希望於什麼美好生活呢?

1931年至1936年之間,年幼的袁隆平已經隨著父母在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贛州、湖北漢口等地來回週轉。之後便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求學生涯,1949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央大學附屬高中完成高中學習,成

功考取西南農學院。或許是因為自己成長於戰爭年代,所以他對於民眾的生活尤其關注,尤其是在多地流轉的過程中,看到了許多人因為吃不飽而被活活餓死的現象,當時的他就已經在心

底暗暗發誓,一定要讓飢餓不再是困擾中國人的問題,所以在人生選擇上,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農學專業。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1953年8月,袁隆平成功於西南農學院農學系成功畢業,開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程。在當時的教育情況之下,他服從全國統一分配,到湖南省懷化地區的安江農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遠落後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條件差、

環境差這一系列並沒有影響袁隆平做科研的信心,他始終相信,只要解決了農業問題,對於中國人來說將會是一件大事。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各地百廢待興,農業種植技術以及方式還是

延續百年前的方式,這對於現代農業生產來說,是極其不利的,而袁隆平便希望能夠將這一條件得到改善。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1960年7月,他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他利用該株水稻試種,發現其子代有不同的性質。因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他推論該為天然雜交水稻。隨後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個品種的花粉,嘗試產生雜交品種。但因為一切都在起步階段,而且當時的科研水平有限,雜交水稻並沒有獲得成功,但卻讓袁隆平激發了對雜交水稻的信心,他始終相信,既然有特殊之例,那一定能夠培養出新的水稻品種。

中國稻作科學的奠基人丁穎院士,曾用人工辦法給水稻 “去雄”,就是人為地去除每朵小花中的雄蕊,獲得只有雌蕊的 “雌水

稻” 以實現異花授粉。這樣授粉後獲得的種子就是雜交種子。這種手工製備的雜交種子雖然可用於觀察特定組合的子一代是否出現了雜種優勢,但顯然無法大規模地製備雜交種去用於大

面積種植和推廣,尤其是種子本身的穩定性並不可靠,並不適用於大規模的培養和種植。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如果有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異花授粉這個問題便會迎刃而解。然而,天然雄性不育也意味著這樣的植株產生的後代少之又少,發現它們的機會也就微乎其微。袁隆平一邊在安江農校任教,一邊在安江、海南

兩地間進行尋覓天然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的研究。1964年和1965年,他先後在 “勝利秈”、“矮特號” 等水稻品種中發現了6株不能產生可育花粉的雄性核不育株,並觀察到其雌蕊發育正常、可完成異花授粉,雜交子一代具備優勢的現象。袁隆平終於開始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之上有了

心得,也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人們的問題,中國雜交水稻事業進入新的里程。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1973年,在世界各國普遍認為自花授粉的水稻沒有雜種優勢的情況下,袁隆平帶領研究組成功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了具有根系發達、穗大多粒等優點的強優勢雜交水稻,也正是宣告了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已經配套,這代表著中國在雜交水稻方面已經領先於世界,給了當時中國人民極大的信心,因為在當時的世界局勢下,中國面臨著多方面的威脅,要想脫穎而出,科技必須跟上來,新的成果的出現無疑是大振人心。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後,中國雜交水稻的程序開始突飛猛進。

1996年中國開始實施

超級稻育種計劃,在基礎理論和品種選育方面都取得較大進展。分別於2000、2004、2011、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的“四連跳”。農業的增產絕非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要實現成倍的增長,在一開始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可能,因為長久以來的農業認

知告訴他們這樣並不現實。但在雜交水稻的優勢之下,這些卻不斷變為可能,如今,超級水稻的程序還在不斷增長了,甚至於還突破了畝產1500公斤的大關,這代表著中國的雜交水稻已經十分成熟。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除此之外,雜交水稻的技術還逐漸利用其優勢,不斷擴大其可種植條件,研究出了沙漠水稻以及海水稻,讓它能夠生長在更多的地方,也能解決更多的貧困問題

如今,中國的雜交水稻種植於非洲、中亞等國家,開始走出了國門,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智慧與能力。而其中,袁隆平的貢獻自然是不可磨滅的,當然這是無數科學工作者團結合作的結果,但雜交水稻與袁隆平已經緊緊聯絡在了一起。袁隆平給中國、給世界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他的成果足以影響世界。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但是,很多人也在好奇,諾貝爾獎既然是為了獎勵對人類發展有貢獻的人,那為何袁隆平做出的貢獻如此巨大,卻為何連提名的機會都沒有呢?

為什麼袁隆平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提名?

諾貝爾獎的初評選為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而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也就是說要想獲得提名,除了成果過硬之外,還得需要一定的人際關係。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而袁隆平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還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諾貝爾獎

的評選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創新性,簡單來說就是有一項革新的技術,能夠產生一定的成果。美國的萊德伯格第一次發現了細菌的雜交現象,而此後的雜交技術多是建立於此之上,雜交技術類似於優中選優,既是在眾多水稻之中遴選出較為優秀的品種,然後將其不斷顯性

化,形成一種穩定基因傳承下去,而這樣的技術在其它方面也早已得到了應用,如雜交玉米、小麥等。而且袁隆平團隊的“三系雜交水稻”法,最早也是日本科學家提出並使用的。如果雜交水稻的研究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那同類型的科學研究者可能會覺著不滿,畢竟他們都是同行業,咋就可以區別對待。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其次,就是在諾

貝爾獎的設定中並沒有和農業直接相關的內容。農業好像很難和物理、化學甚至於醫學掛上什麼關係。自諾貝爾獎項設立以來,以農業領域獲獎的也就只有1945年芬蘭科學家維爾塔寧,他的成果則

是發明了青貯飼料的方法,也就是解決了飼料腐敗的問題,能夠解決牲畜在冬季的飼料問題。但從他的研究來看,還是利用了化學研究的方法,因而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是從袁隆平團隊的研究來看,好像並不能和這些傳統獎項掛上鉤。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很多人說,為什

麼不給袁隆平頒和平獎?我想,即使袁隆平真的獲得了和平獎的評選,可能還真不會去領。因為,近些年,這個所謂的和平獎的含義已經逐漸在發生變化,本身是為了獎勵那些對人類和平事業

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如今卻連某些戰爭大國的總統都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且這些年諾貝爾和平獎鬧出的笑話不在少數。如果真的有和平獎來光顧,可能還得仔細考量考量。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袁隆平團隊的雜交水稻做出的貢獻不必多說,他曾獲得多項世界領域內的農業獎,這本身就是對他成就的一種肯定,如果非要追求於一些額外的獎項,反而會是一種累贅。科學最重要的是能夠造福於人類,那些深處實驗室的成果我們體會不到,但袁隆平用他的雙手讓我們真真實實感受到科技能夠帶給人類社會的巨大改變。

結語

如今,袁隆平已經仙逝,但他留給中國的、留給世界的希望永遠不會忘卻,操勞一生的他也終於能夠緩下腳步,做一做自己喜愛的禾下乘涼夢!

為什麼諾貝爾獎這麼多年未提名袁隆平?成果影響世界,卻輸給現實

TAG: 袁隆平水稻雜交諾貝爾獎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