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這是《孫子兵法》開篇之語,強調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關係到人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得不認真研究,仔細省察。孫子的這句話不是說不要打仗,而是強調在打仗之前,要仔細分析戰爭的利弊,策略的得當與否。

商場如戰場,商場上的每一項決定也關係到生死存亡。

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2021年3月30日,51歲的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小米新品釋出會上,淚流滿面,宣佈小米正式進軍智慧電動車行業,這是他最後一次創業。從手機到新能源車,這個跨度有點大。

毫無疑問,造車之前的雷軍是成功的。他自己總結造車之前,經歷了三次大的轉變,這三次轉變就像三次大的戰爭一樣,關係到生死存亡,興衰成敗。

第一次轉變是在1998年,原本是個好程式設計師的雷軍,突然不寫程式了,做了金山軟體公司的總經理。據雷軍說是金山軟體創始人求伯君軟磨硬泡,他才同意出任公司總經理。不過雷軍的這次轉變,對於金山公司以及金山的員工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雷軍的領導下,金山IPO上市。

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第二次轉變是2007年,雷軍由一名上市公司的CEO轉變為天使投資人。他投資了卓越網、逍遙網、樂淘、可牛等許多創新型企業。

第三次轉變是2016年。小米手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銷量大幅下滑。雷軍不得不親自執掌手機部,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五年的奮戰,小米手機成為全球銷量第三的手機品牌。

毫無疑問,三次轉變對於雷軍以及他所創造參與的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而且雷軍本人也積累了巨大的聲望,被人稱為“雷布斯”。

如此成功的雷布斯,做了一項重要的決定,要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了。他淚流滿面,宣佈這是他最後一次創業。這最後一次創業的代價很大,用他的話來說:“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雷軍為何甘心冒這麼多風險造車呢?據他說是因為米粉的鼓勵,米粉送他一本書,書裡面記錄了這位米粉六年來,消費的小米產品的清單,總計35萬元。米飯要求雷軍造車,雷軍就突然賭上自己所有的榮譽和戰績了。

顯然不是這樣,作為如此成功的企業家,做出這麼重要的決定,顯然是慎之又慎的。那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已經接近於飽和,甚至下滑。與之相對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每年正在以平均百分之三十多的增長速度,一路狂飆。曾經做過天使投資人的雷軍,對於市場是非常敏感的,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或許就是下一個投資風口。許多房地產、科技巨頭紛紛扎堆造車,雷布斯怎能錯過這個風口呢?

其次,新能源汽車符合國家和時代的需求。國家近年來大量倡導環境保護,而且已經做出決定, 2030年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將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充滿了機遇。

最後,小米造車也是技術使然。雷軍現在領導的小米已經不是當初三五個人七八條槍,而是擁有一萬多名工程師的研發團隊。這個團隊,對於網際網路、網際網路生態的熟悉程度,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

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做手機需要晶片,晶片被美國人卡脖子,暫時無法突破。那麼汽車呢,當初阻礙中國汽車行業的內燃機引擎和變速箱這兩項關鍵傳統技術瓶頸,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到來,已經不再是瓶頸了。何況我們中國在新能源的關鍵領域電池、電機方面積累了巨大的優勢。因此小米造車可以說既繞開了技術瓶頸,又能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

雷軍造車是多方考量,順勢而為的結果,絕不僅僅是米粉要求那麼簡單。

小米造車,雷軍押上人生所有聲譽,一項決策背後原來有這麼多考量

一項大的決策,一個大的轉變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雷軍的眼淚了包含了做出決策痛苦抉擇,也可能還有對於這個抉擇的擔憂吧,畢竟這項決策不僅關乎雷布斯本人的榮譽,還關係到千千萬小米員工的身家性命。

TAG: 雷軍小米造車轉變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