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長久以來,國產電視劇在言情、歷史、仙俠等型別上佳作頻出,行業劇卻相對鮮見,偶有拍攝也基本上都是一些披著行業劇外衣的言情劇。

每每看到那些劣質行業劇裡令人大跌眼鏡的常識錯誤和匪夷所思的詭異情節,觀眾都尷尬到可以用腳趾摳出一座地下城堡。

而大洋彼岸則在行業劇這個領域精品不斷,從

《廣告狂人》

《風騷律師》

都大獲好評,

《實習醫生格蕾》

甚至都已經更新至第17季,還依然保持著9。1分的超高水準,真正做成了長壽劇。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 《實習醫生格蕾》第十七季/2020

其實想要拍好這類電視劇,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彰顯足夠的專業性,而不只是單純地將行業當作故事背景而已。

尤其是像醫療這樣專業度極高的領域,更是需要創作者拿出足夠的敬畏心理和充分的嚴謹態度來對待。

最近在

愛奇藝

獨家上線的網劇

《腦海深處》

就為國產醫療行業劇打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樣,某種意義上,它填補了國產劇在這方面的空白。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這部網劇的「顧問天團」陣容極為豪華——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大量神經外科、神經介入科的優秀醫師進行把關。

這樣一個專家顧問團充分保障了《腦海深處》的專業性,讓它避免了在涉及大量專業概念時出現bug。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 本劇片尾字幕中的醫療專家顧問團隊

作為一部醫療劇,《腦海深處》必然會提到很多專業名詞。

第一集第一位患者的故事就涉及到了「中風」這樣一個常見的疾病。

在日常工作中,醫生常常需要將專業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給患者及其家屬聽,以便他們對病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而為了便於觀眾理解,本劇還精心製作了一些小動畫來將醫生的解釋具象化。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行業劇因其專業性,常常會具備一個特殊的功能——科普屬性,比如借具體的情節來幫助觀眾理解類似「造影劑」這樣的醫學名詞。

所以對觀眾來說,觀看《腦海深處》這部劇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累醫學常識的過程。

總之就是兩個字:專業!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這樣的專業性,讓劇中的手術操作都顯得賞心悅目。

畢竟行業劇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這個行業的形象,嚴謹的塑造是對這個行業以及從業者的基本尊重。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除了治病救人之外,圍繞醫生這個職業還有很多值得講述的內容。

除了醫術本身,發表論文和掌握外語也是如今優秀醫生必備的技能。腦海深處在這些方面也有不少著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劇情,也更好地塑造出劇中神經外科醫生立體的形象。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腦海深處》每一集的片尾都會讓一名真正的神經科醫生現身說法,結合劇中具體的情節來科普一些相關領域的概念和操作。

這部分內容不僅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也使得劇中的很多情節擁有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和靠譜的理論依據。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在劇情編排上,《腦海深處》充分契合了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特殊社會背景,在此基礎上涉及了不少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命題與事件。

本劇開篇第一集就關注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不少患者愛用網路看病。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雖然魏則西事件曾在全網引起巨大轟動,可五年過去了,依然有很多人迷信網際網路上的醫療資訊,反而輕視甚至忽視了醫院門診醫生的建議與判斷。

我們很熟悉的演員

方青卓

就成功塑造了一個蠻橫不講理的患者形象——她固執地只相信自己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罔顧醫生的專業判斷。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這樣的事情,想必在全國各地的醫院裡都在持續不斷地上演,而當

田牧宸

飾演的神經外科門診醫生面對這樣的患者時,確實也會非常無奈。

這樣的問題害人不淺,也為本就稀缺的醫療資源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第三集中有這樣一位老大爺,他不願聽從家人和醫生的勸阻,執意以自己那套所謂「養生」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身體,喜歡外行指導內行。

很多人家裡也有類似的老人,讓人哭笑不得,不知所措。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除了固執的患者,還有許多對醫生缺少基本信賴的患者家屬,他們總是希望讓更高級別的專家來操刀手術,殊不知,術業有專攻,醫療資源也有限,迷信所謂的職務、職稱是非常不可取的。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刻畫,細微處見真章,例如神經外科醫生由於太過忙碌,經常會連一碗泡麵都還沒來得及吃完就需要上臺手術。

種種此類細節,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豐富人物性格,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觀眾對醫生這個特殊的職業多一分諒解。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一部醫療劇,對醫生群體的塑造是核心。

劇中由

孫思瀚

扮演的神經外科主任就令人印象深刻。

他利用患者身上的運動手錶來推測病情以及發病時間,僅這一處描寫就能充分展現其專業素養。此後又透過他一次又一次對緊急事件的處理,逐步塑造出一個威嚴又有仁心的醫者形象。

令人敬仰。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本劇還有一條重要的故事線——

範旬

(田牧宸 飾)和

岱一山

(王匡 飾)之間的關係。

雖然同為副主任醫師,但這倆人性格截然相反,可謂「冰火兩重天」,醫術方面,他們也在暗暗較勁。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田牧宸飾演的範醫生性格內斂,不喜高調不善言辭,醫術高超卻也相對保守。面對一些風險較大的情況,他會相對審慎,同時不會那麼依賴於新的技術和材料。外語是他今後職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

而由王匡飾演的山醫生性格外放,與同事打成一片。他非常熱衷於新的醫學技術手段和新材料的開發,並敢於將它們運用到最新的治療中。他的醫術也很精湛,且有著極高的外語水平。

顏值與技術線上,合作與競爭並行,這麼一對「英雄相惜」的主角CP,成了我追劇的一大動力。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除了主角CP,劇中還有一對CP也值得一嗑——白一弘飾演的「鍋爺」郭醫生和譚佑銘扮演的實習醫生。

他倆之間的互動非常有趣,頗具喜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療劇自帶的沉重感,讓觀眾獲得片刻的喘息。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對一部醫療行業劇來說,專業是基本,而人文關懷和對「生死」這樣「終極命題」的思考是重要的加分項。

《腦海深處》第三集中搶救溺水姑娘的故事,就直接地探討了「死亡」這個可怕卻又無法迴避的話題。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如果你明知道患者已接近腦死亡,還會嘗試去做心肺復甦,去延續她的心跳嗎?

如果已經腦死亡的至親的心臟依然在跳動,你會選擇放棄讓她徹底離開人世嗎?

兩個靈魂拷問,一個在問醫生,一個在問患者家屬。

《腦海深處》就從這兩個不同的視角出發,回答了這個兩難的問題。

這樣的思考,也使得這部劇集能夠跳出劇情本身,擁有了更多的思想性和社會價值。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嚴謹的專業呈現,真實接地氣的劇情衝突,對生命、死亡等終極命題的探討,讓《腦海深處》成為了當下國產行業劇中一部非常難得的作品。

如果你也劇荒,不妨一試。

每 期 福 利

電影票、衍生品、小禮品、大福袋。。。

每期都會有福利贈送!

留言並轉發到朋友圈

說出你對今天電影的看法,

我們將結合後臺收到的

轉發截圖+留言點贊數

抽獎。

今天的福利是:

《甜蜜之家》(《秘密訪客》原著電影小說)

1本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這國產醫療劇,治好了我多年的尷尬病

《秘密訪客》電影你看懂了嗎?

汪楚瞳和於困樵是什麼關係?

真實結局其實並非影片中的HE?

八寶鴨另含隱情?

電影小說《甜蜜之家》,更多與電影不同的細節等你來挖

PS:上一期福利已經開獎,

請中獎小夥伴將姓名、地址、聯絡電話在後臺私信給我們!

· THE END ·

這是「不散」第

1464

期 原創文章,只想躺平追劇

TAG: 醫生腦海深處醫療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