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坐落於今的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有一個陵墓叫做乾陵,坐落於陝西乾縣梁山的頂上是當年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陵墓墓址,而在陵園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有61尊無頭兵馬俑,其實如果是完整的兵馬俑還好說,但是沒有頭的俑屹立在前,非常詭異,甚至當地專門請來了考古隊,不過經過研究和考察卻一無所獲,搞得考古學家也非常吃力,無果,之後只能不了了之了。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而在這陵園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的61尊無頭兵馬俑的排布格局分別是29尊、32尊,和當年秦始皇的兵馬俑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之處在於武則天墓前的俑其身份可能比秦始皇陵前的兵馬俑身份及地位要高出了不少。根據當時的服飾和《陝西通治》的資料之中的記載,這些武則天前的俑應該是少數名族的首領亦或是使臣。

又根據趙楷寫的《乾陵圖》中又有記載:“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餘威遺烈,乃欲張大誇示來世,於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後人皆可得而知之”,翻譯過來就是:乾陵的葬禮,各蕃國的來幫助的人多麼多啊。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武后竟然不知道太宗的餘威遺風,於是想誇大炫耀後世,於是記錄他們的酋長六十一人,各像它的形狀,刻的琬琰,希望使後來的人都是可得而知的。而這些無頭兵馬俑一直都被當地人認為是少數名族的首領,其實不然,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身份遠沒有這麼簡單。

給出的解釋是,其一,但從服飾上來看的話,這些兵馬俑穿的服飾大多數都是圓領緊袖的左衽武士袍,是區分漢人和胡人的一個最顯著的標誌,應該是少數民族的身份。其二,這些兵馬俑的雙手中都抱著笏板,類似於古代大臣中手上的奏摺,用於上朝時要彙報的工具。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最後還發現了其中二十多尊兵馬俑的腰間還配有玉袋,如果按照唐朝的規定來看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這種玉袋,透過專家的層層分析,由此判斷這些兵馬俑應該是唐朝時期的官員。但是在確定身份之後,這些兵馬俑沒有頭又應該怎麼解釋呢?尤其是在古代時,這樣不對稱的擺放非常違背當時一個審美佈局,專家對此感到非常疑惑。

時間到了1971年的秋末時期得到了轉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陝西省乾縣瓜婆嶺村的兩個老農正在地裡幹活時,發現自己的鋤頭好像碰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等到農民挖開一開,竟然是一個頭像,頭像精美是用石頭雕刻,這讓當時的兩個農民非常驚訝,連忙上報到了村組織,後又由縣裡文管會中的專家鑑定,專家一眼就知道這是武則天墓前兵馬俑的頭像。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當然之前關於這61尊頭像的來歷,民間也是眾說紛紜,有傳聞稱,這些兵馬俑晚上會化作妖怪,偷吃村民栽種的糧食,村民不由得恐慌,於是彙集大眾一起把頭像給砸了。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當年八國聯軍侵略之時,見到墓前有外國使臣的這種頭像,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一種侮辱,於是便砸了。

但是這種說法自然是站不住腳的,畢竟當年八國聯軍並沒有到過乾縣怎麼會砸掉頭像呢?根據專家查閱的史料得知,頭像被取下來的原因非常可能和當年1555年1月23日在關中發生的大地震有關。乾陵也身處地震一帶,石像上處處都有了淺色的線條,石料很可能有瑕疵,而頸部正好是脆弱易折的部位,在地震中極易破裂。

武則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墓前61尊無頭兵馬俑,為何專家卻一無所獲呢?

所以61尊石像的頭顱有非常大的可能因為地震之中震掉,後面專家又在附近找到了3尊半身未成品的石像,與之前的61尊加起來就正好是64尊,符合對稱分佈的數量。因此,專家斷定61尊石像的頭顱,的確是在地震中滅失的,當然也不排除當年明末清初的屢次戰爭中遭到破壞的。

TAG: 兵馬俑頭像61乾陵乾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