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是什麼人?一個被稱為連橫的人,卻成為了歷史上最風流的人

張儀是什麼人?一個被稱為連橫的人,卻成為了歷史上最風流的人

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縱橫家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遊說。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就掌握在了一群縱橫家的嘴裡,可謂不可不精彩。這其中最風流的人物自然是主張“連橫”的張儀。

張儀,他的出身是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據司馬遷《張儀列傳》記載,他曾師從於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

然而史書關於他老婆的記載卻十分少,大概就在史書裡出現過一次,那是在張儀受辱的時候。當時張儀和蘇秦都在鬼谷子的門下當學徒,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學成之後周遊四方,隨後回到了魏國,因為有事相求於魏惠王不得,遂離開魏國投奔楚國。當時的張儀家境並不如以前那般富裕,他投奔在昭陽的門下,昭陽率兵大敗魏國,楚王一高興就把國寶“和氏之璧”獎賞給了昭陽。後來,昭陽在自己的慶功宴上,很得意地炫耀“和氏璧”,眾人爭相傳閱,傳來傳去最後竟然弄丟了,大家認為,張儀貧困,是他拿走了“和氏璧”。張儀在嚴刑逼供之下,也依舊沒有承認自己偷拿了“和氏璧”,無奈怕鬧出人命的昭陽也只得放張儀回家。張儀遍體鱗傷地回到家,他問他的妻子:“我的舌頭應該還在吧?”,妻子回答還在,張儀像是鬆了一口氣一樣:“還好舌頭還在,只要舌頭還在,我就能還有機會能夠出人頭地。”

這個小插曲裡就是關於張儀妻子的描寫,他的妻子並沒有做什麼,所以史書對她妻子的記載相當少,因此對張儀妻子我們知道的就只有太史公在書上所描繪的這些資訊。關於她的姓氏,名字均不得記載。

據記載,張儀在年輕時候就掌握了縱橫家的要領,出道後幾經輾轉後,他來到秦國了,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被封為相,後來張儀出使各國,憑三寸之舌戲弄天下諸侯,首先他便大展身手,破除了秦國和齊國兩個大國的聯盟,後來又先後到齊國、趙國、燕國,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這樣,最後六國“合縱”聯盟終於被張儀拆散。

蘇秦縱六國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能夠衣食無憂,能夠名利雙收,張儀衡六國是為了秦國,蘇秦的行為很好理解,但是張儀的就不好理解了,何出此言?因為張儀是魏國人,他對秦國的忠誠在春秋戰國這種禮壞樂崩的時代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張儀對秦國忠誠,也不得不對秦國忠誠。

當時的秦國是強國,蘇秦第一個求職的國家,卻無功而返,而張儀同樣也選擇了秦國,秦惠文王一朝,國力強盛,國相一職,有才之士,求之不得。公孫衍、陳軫等大批國外的人才都曾經跑來秦國爭奪張儀的這個位置,張儀辛苦爭奪而來的怎麼能夠不珍惜?而在秦國之前,張儀曾經在楚國任職,卻受到了屈辱,認為張儀貧窮偷盜了“和氏璧”,在千夫所指的楚國,張儀離開之前發誓:“若善守汝國,我顧且盜而城!”若不好好守城,日後我飛黃騰達了定對楚國有所圖謀,懷著滿腔怨恨的張儀最終選擇了秦國,是因為張儀一介布衣,卻能夠受到秦王的厚待,秦國謀劃外交,遇到一個賢明的秦王,而成就了自己的一生,得到善終,面對一個這樣的秦國,張儀又怎能不忠誠?

“人以常人待我,我以常人報之;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這便是張儀的處世之道,也是他的成功之道。

TAG: 張儀秦國縱橫家昭陽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