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為什麼能獲得善終?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要吞滅楚國,問將軍王翦和李信:“滅楚國,需要多少兵馬?”

王翦說:“非60萬不可。”

李信說: “20萬足矣。”

秦王認為王翦年老氣衰,勇氣不夠,還是李信壯勇可嘉,因此便命李信為大將軍,率軍20萬滅楚。李信碰到楚國大將項燕,損兵折將,大敗而回。

秦王只能再找王翦,王翦堅持要60萬大軍,少一個就不敢領命。

當時,秦國舉國之兵也就60萬出頭,王翦的意思是把三軍全部帶走,才能伐滅楚國。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為什麼能獲得善終?

王翦說:我們這次不僅僅是討伐楚國,而是要滅掉楚國。楚國地方數千裡,人口千萬,在生死存亡之際,稍加號令,就可以徵兵百萬,我說的60萬,可能還不能與之相當。如果少了,就可能會重蹈李將軍覆轍,反而損兵折將,難以成功。

秦王聽明白了,決定將傾國之兵交給王翦,命他為大將,再次伐楚,期望一舉覆滅楚國,完成天下一統的使命。

大軍出行之前,王翦交給秦王一張單子,上面寫了某處美宅數座,某處良田千頃,請求賞賜給他,給他養老用。

秦王怎麼都沒想到,王翦在出徵之前,竟然開口向他討要美宅和良田。

秦王道: “將軍率60萬大軍出征,滅了楚國之後,寡人將與你共富貴,你還用得著擔心養老麼?”

秦王心裡說,我傾國之兵都交給你了,你還會差錢嗎?

不過,王翦已經手握重兵,而且擔負著滅楚之重任,秦王對於他的任何請求,都只能答應。

大軍到了函谷關,王翦又駐軍關前,遷延不前進,卻派使者趕回咸陽,向秦王請求園池數處。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為什麼能獲得善終?

秦王越發覺得王翦老而愈貪,甚至在心裡懷疑,王翦把心思放在田宅園池上,還能全身心地去打仗嗎?所以對於王翦的要求,不敢遲疑,立即答應,免得他分心。

大軍在抵達楚境之前,王翦又多次派使者向秦王求田問宅。

手下親信不解,對王翦說:“將軍向大王的請求,是不是太多了一點?“ 親信的言外之意是,老將軍,你太貪了。

王翦呵呵一笑,解釋說:“大王以傾國之兵交給我,滅楚國沒有兩三年難以成功。這期間,任何風起草動就可能使得大王對我產生猜疑,疑我擁兵自重,將我召回,致使功虧一簣。我向大王討要田宅園池,說是為養老計,為子孫計,實際上是向大王表明我沒有大的志向,這樣大王就會對我稍微安心的。”

王翦的做法有點自汙的意思,在秦始皇心裡留下一個貪的名聲,但是這種做法,恰恰對他們的未來進行了保全,使得他們能夠行穩致遠,建功立業。

王翦是秦國武安君白起之後最厲害的將軍,秦國掃滅6國,王翦滅了4國,他兒子王賁滅了1國。他能夠建立這等偉業,跟秦王嬴政的信任有分不開的關係。而秦王對他的信任,一部分來自他的忠誠,還有一部分來自於他的自汙。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獲得善終,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你覺得王翦自汙的做法,是高明,還是不高明?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為什麼能獲得善終?

TAG: 王翦秦王楚國60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