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內廷禁軍總部——司禮監

司禮監是明宮內廷內侍的最高指揮機關,也是明代皇帝私人衛隊和秘密警察總指揮部,更是侍衛親軍和深宮特務的大本營。司禮監作為內廷最高指揮機關,職能上是管理內廷一切衙門;又奉旨提督皇帝特設的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同時,司禮監依恃秉筆代擬硃批,代行皇帝裁政大事,從而控制著禁衛軍和外朝機關,成為沒有宰相名聲而有宰相實權的特殊中樞部門。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明太祖朱元璋曾對侍臣說:“我看《周禮》,奄寺人員不到百人,後世卻往往超過了一千,這就造成了混亂。這些人只能做做酒掃的雜役聽聽使喚,不能委以重任,也不能人數太多。”朱元璋後來又說:“宦官心善的,一千個找不到一兩個,而做壞事的往往成千上百;如果以他們作為耳目,就會耳目被矇蔽;如果以他們為心腹,就會成心腹之患;駕馭他們的辦法就是讓他們敬法畏法,不能讓他們立功—畏法才知道檢點有功就必定精縱,“朱元障這樣說,但實際上起來卻是另外一套:他依內待為心,定二十四門學印太監為正四品,利用內軍充分實現自已的意思,將自已的個性發揮得源滿盡致。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明代內廷內待機構在明初時規定由外朝六部之的部領導但這一狀況隨著皇帝對內待的倚重和內待機構地位的上升,很快便徹底相轉了。明學者沈德符說:“本朝內俱為吏部所領,蓋《同禮家》統間人之例;至永樂始歸其事於內,而史之。“就是說,部統領內待的時間十分短暫,而這種名義上的統領顯然徒具形式,而到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後,這種徒具虛名的形式也不存在了,一應內延內事務,全部歸入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司禮監。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司禮監監址在地安門內吉安所南邊。明代司禮太監劉若愚記述說:皇城內北安門裡,街東稱為黃瓦東門,門東街南是尚衣監,衡北是司設監;再往東,是酒醋面局、內織染局、皮房、紙房、針工局、巾帽局火藥局(即兵仗局的軍器庫);再往東稍南,是內府供用庫、番經廠、漢經廠,司苑局、鐘鼓司;再往南,便是新房、都知監、司禮監。司禮監是個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多層院落結構:第一層門向西開和新房的門結構相同,門內稍南的院落中有十幾棵長得高大壯茂的松樹。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這裡便是司禮監內書堂所在一先師的供位供安南向,供位處有一副十分雅緻而貼切的聯:“學未到孔孟門牆,須努力題行幾步做不盡家庭事業,且開懷丟在一邊。”聖人供位的北邊是內書堂教書詞林先生息的地方。廚房設在後邊,堂內的米、面、肉食等等,都由光祿寺供應。內書堂往北是崇聖堂。再往北向南的院落是第二層門。進入第二層門往東朝南的屋子便是司禮監公廳大堂,大堂大門外有兩口並,稱東井、西井,監中汲水日用就取之於此。西並西邊有一個小門,東井東邊也有一個對應的小門,門內就是司禮監提督、監管、典簿、文書房、掌司等監中顯赫而有身份的官員的住處。司禮監還設有專門的庫房,收貯古書籍、名畫、筆墨、續紗、紙札等。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明宮內侍各監設太監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監各一人,從四品左,右監示各一人,正五品;典薄一人,正六品;長隨、奉御沒有確定的人數,從六品。司禮監設提督太監一人;掌印太監一人:筆太監、隨太監、書籍庫掌司,名畫庫掌司、內書堂掌司、六科廊掌司和典薄等官沒有定員。司禮監提督太監負責督理皇城內一應的儀禮刑名;鈐束長隨,當差、所事各役關防門禁;催督光祿供應諸事一一提督太監。

朱元璋為滿足私心設立司禮監,成為二十四衙門中的第一大衡門!

既提督監內事務,也隨著皇帝的倚重而全面掌管皇家禁衛軍,實際上是禁衛軍的第一首領。掌印太監的具體職責是掌理內外奏章和御前勘合。秉筆太監、隨堂太監掌管奏章文書,照閣票批朱。掌司則具體負責各司事務。典簿典記章奏和諸出納號簿。

到明神宗時,司禮監設掌印太監一人;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八九人。監中設有象牙小牌一面,長僅一寸多,每天申時交接,輪流準點該正。凡是每天的奏章文書,不管是輔弼大臣的也好,封疆大吏的也好,皇帝照例只是撿最上面的幾本照內閣票擬的處理意見用筆寫明——硃批;其餘的堆積如山的朝廷軍政大務,則全部交由司禮監提督太監這批人分批代皇帝硃批:遵照閣中票簽字樣,用硃筆楷書批答。可是,一且提督太監不照票籤批答,而以自己的好惡批示,這朝政大權無異於操縱在司禮監提督太監之手,而這時的提督太監實際上既掌握了禁衛軍,又掌司著朝政,成為皇帝之下、百官之上的權柄人物。

TAG: 司禮監太監提督掌司內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