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坤:端午、詩歌、流放、汨羅江,都指向那個偉大的人

最悲情的跳水王子

——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郭明坤/文

郭明坤:端午、詩歌、流放、汨羅江,都指向那個偉大的人

古今中外,跳水的人有很多,有看破紅塵萬念俱灰的,有憤世嫉俗鬱鬱寡歡的,有不小心墜入水中做了冤死鬼的……但最悲情且影響力最大的,則非屈原莫屬,儘管他的姿勢不帥,水花一定也沒壓好。

一心為國,才華橫溢,也曾一度風光

司馬遷在《屈原列傳》裡寫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屈原出身高貴,能力不俗,也曾深得楚王信任。

公元前340年,屈原口含金鑰匙來到楚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立下報國之志,常期的耳聞目染,使得他對底層百姓的生活十分同情,年紀尚小就懂得體恤民眾,做了許多好事,在鄉里鄰間飽受稱譽。公元前321年,秦國的軍隊侵犯楚國地界,屈原組織樂平裡的熱血青年們奮起反抗,他不僅在思想上引導大家,還加以機智果敢的戰術,給敵人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次年,屈原受到楚懷王的徵召入京為官,開始了他的坎坷仕途。在他年青的時候,楚國還很強大,領土面積比其他諸侯國領土加起來還要大,他受到楚懷王的信任,做過楚國的“左徒”,相當於左丞相,僅次於令尹,主管外交,是楚懷王的左膀右臂。屈原在職時,想透過舉賢任能,立法富國,聯齊抗秦,進而統一中國。屈原的主張,在當時七國爭雄的局面下,從楚國所處的地位和實力來看,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公元前318年,楚懷王被推舉為東方六國的縱約長(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相當於當了一回“武林盟主”,站了一次C位,屈原的外交成就功不可沒,此時的屈原應該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屈原的文學夢要比仕途更平坦,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遠比仕途更卓越。《離騷》是屈原一生中最宏偉的詩篇,也是我國古代少見的長詩。他把現實的敘述和幻想交織起來,把風、雨、雷、電、雲、月作為他的侍從、御者,駕駛著鳳凰和龍拉的車子在太空中馳騁。他到達了天國的門前,站在世界的屋頂,也去過極西的天邊,他上天下地去追求他的理想。但是,他的理想只能在作品裡實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屈原離開了楚國王廷之後,遊歷在楚國廣袤的國土上,他關心著楚國的興亡,目睹了人民的疾苦。他既不能拯救摯愛的祖國,又不願離開自己的故土和人民,心情十分痛苦和矛盾。憤懣之餘,他對時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留下了許多千古留傳的佳作。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充滿血戰沙場收復失地的豪邁;“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表達了對故土的無盡思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抒憂發憤的愛國激情淋漓盡致;“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以已之身殉崇高理想的鏗鏘絕筆蕩氣迴腸……

兩度流放,君亡國破,實乃生無可戀

據史料記載,屈原之所以投江,主要原因是楚王兩次不聽他的勸諫,而且還把他流放了,最終導致君死他鄉、國破家亡。

屈原在第一次流放之前,已經官拜司徒,且身兼多職,可以說是位高權重,他非常體恤百姓,想群眾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他主張透過變法削弱貴族的勢力,從而使楚國變得強大,但是在那個時候,貴族的數量比較龐大,且勢力很強,再加上當時的君主比較昏庸,所以屈原最終遭到陷害而被楚王流放。

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到了漢北,在此期間,秦國和楚國戰事連連,百姓苦不堪言,但最終楚國還是不敵秦國,楚王也最終答應趕赴秦國議和。公元前299年,屈原剛剛被流放回來,就力勸楚王不要去參加議和,認為這就是秦國擺下的陷阱。可是楚王不聽,擔心如果不去的話,就會激怒秦王,進而楚國就會不保,於是就前往武關會盟。但也正如屈原所言,楚王真的是有去無回,一到會盟的地點就遭到了秦國軟禁。公元前296年,楚懷王在屈辱與悔恨中客死異鄉,悲慘至極。好在宣太后(羋月)念及同父異母兄妹之情,才得以魂歸故里、落葉歸根——遺體被送回楚國。

新繼任的楚頃襄王也想燃“三把火”,一則勵精圖治,洗雪前恥;二則安撫一下楚國臣子與百姓憤憤不平的心。於是又重用了屈原,在這期間,屈原也一直主張不要與秦國議和,但楚頃襄王對外沒有扛住強秦的壓力,對內也沒有調和好貴族之間的利益矛盾,在外有威逼內有利誘之下,他選擇了最舒適的“躺平”。因為老大都選擇了“躺平”,所以屈原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他一心想透過改革圖強,但最終卻因為動了貴族們的乳酪,反被革了命——再度被流放。

歷史的發展,驗證了屈原的預言。如果第一次沒有議和的話,楚懷王就不會客死異鄉;如果第二次也沒有議和的話,楚國還有翻盤的希望。可是沒有如果了,在屈原第二次被流放了18年後,秦國攻破了楚國的國都郢都。聽到這個訊息,屈原悲憤不已,卻無能為力、回天乏術!看到好好的一副牌被兩任楚王打得稀爛,而自已空有一身抱負卻無用武之地,在極度悲憤之下,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江自盡。

屈原以熾熱的情懷抒寫了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政治抱負,用生命血祭了那個令他愛恨交織、悲歡牽腸的熱土;以大無畏的瀟灑釀就了千古最絕苦悲情的美贊!

郭明坤:端午、詩歌、流放、汨羅江,都指向那個偉大的人

作者簡介:郭明坤,四川富順人,富順縣作家協會會員。耕耘三尺講臺15年,現供職於富順縣委宣傳部。喜歡書法、游泳,閒時寫點小文聊以自慰。喜歡的名言:“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更多推薦

楊國瓊:序鄭遠林《行走山水之間》

楊國瓊:日照周安村

郭明坤:怒放的菜籽花

劉恩崇詩歌三首

TAG: 屈原楚國楚懷王秦國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