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遺珠——葉赫部

海西遺珠——葉赫部

海西遺珠——葉赫部

四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明代,活動在東北地區的女真由海西、建州、野人(東海)女真三部構成。“海西”一詞源於元朝設定的“海西宣慰司”,明朝為“奴兒干都司”所轄。嘉靖中葉前,海西女真所轄地區既有居住在忽剌溫地區的女真人,也包括黑龍江下游奴兒干都司所轄衛所。嘉靖二十年(1541)左右,明為整頓女真羈縻衛所朝貢亂象,明確女真三部,海西女真則專指今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海西女真內分葉赫、哈達、輝發、烏拉四部,又稱“扈倫四部”。葉赫部自嘉靖十三年(1543)由酋長祝孔革遷居葉赫河畔築城得名,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亡於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四次征伐。百餘年內,其興也速,興亡也遽,成為明末活躍於東北地區政治經濟軍事舞臺上的重要角色。

海西遺珠——葉赫部

葉赫部始祖星根達爾漢,蒙古土默特氏。成化末年,三代祖齊爾哈尼朝貢馬及方物,始稱“塔魯木衛指揮”。在北元蒙古勢力的不斷侵擾下,其部自北向南遷徙,改姓納拉,冠以女真姓氏。這一“南遷”過程,漫長且艱鉅。正德八年(1513),塔魯木衛指揮僉事齊爾哈尼因入寇被殺,其子祝孔革襲職,率部眾在“張”地休養生息,多次入關修貢。為更好地生產生活,祝孔革又擇平原向山地過渡地帶,於嘉靖十三年(1543)率部遷居葉赫河畔,既擁良田沃土,享農耕之利,又佔貢道,近邊關,憑藉馬市,與明、蒙古及女真它部開展貿易,發展之勢尤為迅猛。

海西遺珠——葉赫部

葉赫河畔現存的三座葉赫部城址(商間府城、西城、東城)即為祝孔革及其後人所建的葉赫王城,共同見證了昔日葉赫部的興衰沉浮。商間府城位於今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葉赫滿族鎮張家村東南。為葉赫部最早王城,又稱珊延沃赫城,滿語“珊延”意為白色,“沃赫”意為石,即白石山城,因靠近白石山,故名。葉赫部酋長祝孔革第三子尼雅尼雅喀(亦稱捏尼哈或捏哈)所建,尼雅尼雅喀及其子孫延柱、南太、速巴亥等人相繼在此居住。明朝中後期,葉赫河河谷成為松花江,黑龍江和圖門江流域的女真諸部至開原的貢道,且南通遼東,西接蒙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葉赫部在此建城,為開原馬市榷場提供驛館和中介,從中“獲居停主人”之利,迅速崛起為葉赫部早期的商業文化中心。商間府城平面呈長方形,築有內城、外城,內城周長620米,外城周長1600米。城牆土石混築,牆基寬8~10米,內城兩重城牆,各有西門一座,門寬7米。由於年代久遠,加之人為破壞嚴重,角樓及護城壕已面目全非,無跡可尋。

隨著葉赫部勢力的發展壯大,又在商間府城附近,依葉赫河選,擇險要之地修築了兩座城池,即東、西二城。葉赫部西城位於商間府城正北約1千米處,隔葉赫河與商間府城相望,原稱“夜黑寨”,也稱“老城”,系祝孔革及其子孫清佳砮、布寨、布揚古等人所居。城址依自然山勢修築而成,築有內外兩道城垣。外城三面依山,一面臨水,東半部高踞山嶺,西半部橫臥谷地,平面近似長方形。城垣以土石堆築,周長約3240米。張家窩堡河經外城山澗谷地由北向南匯入葉赫河。內城建在外城東南角落一座突起的山丘之上,依山勢自然走向築城,城垣亦為土石堆築,周長約930 米。內城設甕門三座、角樓四座、馬面四個。西城外城依山傍水,內城高居山巔,南控去開原、北扼至蒙古的兩條通道,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葉赫部東城位於商間府城東北約3千米處,共同處在葉赫河的右岸。東城原稱“臺柱寨”,也稱“新城”。為祝孔革長子臺柱(又稱臺杵或太楚),次子臺坦柱及其子孫楊吉砮、那林布祿,金臺石等人所居。東城外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平面呈圓角方形,周長3050米。建在外城正中一座突起的臺地之上,臺地高出周圍地面十餘米,巍然聳立,雄偉壯觀,平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城垣沿山崖邊緣修築,牆基為石塊壘砌,牆體為土石混築,牆面包磚,周長1040米,現存城門四座,東、西、北門外均開設形制不太規整的甕城,附近有附屬門樓建築。古城城垣結構嚴謹,城內建築佈局井然,八角明樓與瓦子堂遙遙相望,排水設施與交通網路涇渭分明。

海西遺珠——葉赫部

三座城址體現了明代海西女真城寨修築的主要特點,即:城寨規模上,普遍較小,內城周長僅幾百米,外城或“柵木為城”,或“雜築土石,用木植橫築之”。明方孔炤《全邊略記》對東城城牆也有明確記錄:“葉赫部東城其外大城以石……其中間則一山特起,鑿山坂周逥使峻絕,而壘石其上,城址內又為木城……”東城上下內外,凡為城四層,木柵一層;修築位置上,多選建在山區,依山而建,臨水而居,易守難攻;城寨功能上,體現了較突出的軍事防禦色彩,城址修築的馬面、甕門、角樓、護城壕兼具防禦與進攻功能。

至酋長清佳努、楊吉砮時期,北關葉赫部不僅城牆高築,實力大增,並趁南關哈達部酋長王臺年老漸衰,於萬曆十一年(1583)七月,聯合蒙古、女真諸部大舉進攻南關。儘管明廷極力援助哈達而抑制葉赫,清、楊二奴仍馳略廣順關,殺燒哈達部屬人、畜無算。南北二關分庭抗禮,鬥爭不息。

明神宗萬曆中期,韃靼的俺答汗和哈達部王臺相繼去世,遼東形勢發生重大轉折,葉赫部趁勢雄起,成為扈倫四部之首。明朝政府對女真向來推行“分化各部、互相牽制”的政策,李成梁提兵出塞,市圈計擒殺葉赫部清、楊二奴。然而奈何此消彼長,努爾哈赤又在此時崛起於建州,並採取政治聯姻、軍事震懾、貿易往來等方式相繼統一女真一族。葉赫部正是處於蒙古、明朝、建州三方勢力的連線交匯地帶,其部興衰不僅僅由葉赫部內部統治決定,更是三方勢力拉鋸、對外策略改變的結果。

萬曆二十一年(1593),以葉赫部酋長納林布祿、布寨為首聯合九部聯軍征討努爾哈赤部。在古勒山,努爾哈赤採取各個擊破的方式,斬殺布寨,擊潰納林布祿,使科爾沁貝勒明安失陷陣中,改變了建州、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古勒山之役雖令葉赫實力大減,但作為明廷的最後“藩籬”,仍是牽制建州女真的最後一股力量。

實行“由近及遠”統一女真戰略的努爾哈赤在逐漸完成統一建州女真、征服東海諸部、滅亡扈倫三部後,終將劍鋒轉向葉赫。自萬曆三十三年(1604)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努爾哈赤先後四次攻打葉赫。萬曆三十二年(1604),努爾哈赤以中宮孟古格格臨終前葉赫不令母子相會為由,出兵葉赫。此役,雖僅收葉赫張、阿奇蘭等二城七寨,人畜二千餘,即班師,但虎狼之心已現。萬曆四十一年(1613),努爾哈赤在富爾哈城外擊敗烏拉國國主布佔泰,趁勢佔領烏拉國,布佔泰突圍身投葉赫。該年九月努爾哈赤以“匿婿”為由,領兵四萬徵葉赫,其璋城、吉當阿城、烏蘇城等大小十九處盡遭焚燬,收烏蘇降民三百戶而回。

海西遺珠——葉赫部

萬曆四十七年(1619)正月,努爾哈赤第三次出兵葉赫,深入其界,自克伊特城、尼雅罕寨,距葉赫城東十里,克大小屯寨二十餘,後因明軍馳援而班師。同年八月,努爾哈赤率四大貝勒決戰葉赫,強攻葉赫東、西王城,戰況慘烈。東城主金臺石自焚殉國,西城主布揚古被迫縊死,部眾編入八旗,風燭殘年的葉赫部至此滅亡。

葉赫部雖敗,屬於葉赫那拉的故事並未停歇。該部世產英雋,其家族依然與後金及愛新覺羅家族保持著尤為密切的聯絡,那拉氏成為“滿洲八大姓”之一。葉赫部東城走出的孝慈高皇后——孟古格格,葉赫部的長孫、滿族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垂簾聽政、統治清廷於鼓掌之間風雲人物——慈禧……身居後位,位列人臣,葉赫那拉家族在清代政治舞臺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TAG: 葉赫部葉赫女真努爾哈赤商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