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司馬遷是因為他才得罪漢武帝受腐刑的

司馬遷是漢朝的文學巨匠,他寫的《史記》流傳千古,為後世研究歷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史記》為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先生稱為: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原來司馬遷是因為他才得罪漢武帝受腐刑的

在司馬遷那個時代,出現了很多有名的人,向前有衛青、霍去病、李廣、董仲舒等人,同時代的也非常多。得益於漢武帝的文功武治,很多人都獲得了功勳,得以封侯。

然而後世王勃的一句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也表明了當時社會上還是有人有功勞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被封賞,間接的說明武帝也沒有那麼的開明。

很多人都知道司馬遷受了宮刑,本來是死刑的,但是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

所以司馬遷毅然選擇了宮刑來贖身死,窮其一生來完成父親的遺志,完成那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那麼為什麼司馬遷好好的會受腐刑呢?是因為寫史記得罪了漢武帝嗎?

不是的

李廣是當時有名的名將,善射,李家多神射手。李廣之孫李陵做了建章監,負責監察各處騎兵,也和李廣一樣,擅長射箭,愛護士兵。武帝覺得李家世代為將,便讓他領八百騎兵。

原來司馬遷是因為他才得罪漢武帝受腐刑的

李陵曾經深入匈奴敵後,勘察地形,彙報給朝廷,被武帝封為騎都尉,領五千兵馬。

武帝中後期,命貳師將軍率三萬騎兵攻打匈奴,讓李陵作為糧倉護送官。李陵覺得自己也可以領兵攻打匈奴,不願做一個押送糧草的,於是武帝派李陵率領他的五千步兵射手出兵居延以北,來分散匈奴的兵力。

到了約定時間本來應該班師回朝的,但是李陵突然被單于八萬兵力圍攻。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軍駐紮在兩山之間,以大車作為營壘,李陵領兵衝出營壘擺開隊伍,前排持戟和盾,後排用弓和弩,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聽到鳴金就收兵。”匈奴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

李陵揮師搏擊,千弩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單于大驚,召集左賢王、右賢王部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向南且戰且走,幾天後被困在一個山谷中。連日苦戰,很多士卒中箭受傷,三處受傷者便用車載,二處受傷者駕車,一處受創者堅持戰鬥。

原來司馬遷是因為他才得罪漢武帝受腐刑的

李陵說:“我軍士氣不如前,又鼓不起來,是何原因?莫非是軍中有女人麼?”原來,軍隊出發時,有些被流放到邊塞的關東盜賊的妻女隨軍作了士兵們的妻子,大多藏匿在車中。李陵把她們搜出來用劍殺掉了。第二天再戰,果然斬匈奴首三千多。他們向東南方突圍,沿著故龍城道撤退,走了四五天,被大片沼澤蘆葦擋住。

本來李陵部有路的博伏波將軍作為盾的,但是因為路的博也不願做李陵後備,於是這個時候的李陵沒有了援軍,五千兵馬死的死傷的傷。

為了能夠掩護其他士兵迴歸,李陵隻身一人前往刺殺單于,但是無功,後來將糧食分配給其他將領,李陵領著殘部突圍,最終因為力竭被俘。

李陵兵敗之處離邊塞只有百餘里,邊塞把情況報告了朝廷,武帝想必李陵已戰死,就把他母親和妻子召來,要相面的人來看,卻說他們臉無死喪之色。後來得知李陵已降匈奴,五千兵馬只有四百多人回到漢朝,武帝知道後大怒。

原來司馬遷是因為他才得罪漢武帝受腐刑的

文武百官都罵李陵,李氏家族也以李陵為恥,武帝因為這件事情問太史令司馬遷,司馬遷答道:

“陵事親孝, 與士信, 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其素所畜積也, 有國士之風。 今舉事一不成,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 誠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 深輮戎馬之地, 抑數萬之師, 虜救死扶傷不暇, 悉舉引弓 之民共攻圍之。 轉鬥千里, 矢盡道窮, 士張空弮 , 冒白刃, 北首爭死敵, 得人之死力, 雖古名將不過也。 身雖陷敗, 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 彼之不死, 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當初本來是讓李陵作為貳師將軍的後備隊伍的,現在貳師將軍沒有戰功,李陵卻帶著五千人力戰幾萬人,武帝以為司馬遷想詆譭李廣利為李陵說情,於是將司馬遷判處死刑。

於是出現了前文的那一幕,司馬遷為了能夠完成父親的遺願,以腐刑帶死刑,以最大的忍辱完成了史家鉅著《史記》。

TAG: 李陵司馬遷匈奴武帝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