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士紳階層是明清時期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它不僅為前代所無,且對明清兩代乃至歷史走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將從士紳階層的產生入手,對士紳階層進行分析,從而使讀者較明確的認識這一自其產生後便對後世中國社會和歷史產生巨大影響的特殊群體。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圖1 明朝官僚

要想對明清士紳階層進行分析,首先便要先明確什麼是士紳。

士紳是明清時期官僚和準官僚群體的總稱,“士”指的是透過科舉獲得功名而有入仕可能的進士、舉人等群體,“紳”則指的是正在做官或已離任的官僚群體。“士紳”一詞在明清以前的文獻中便有出現。但真正作為一個群體的名稱大量出現,則開始於明朝。

士紳階層的產生與高度發達的科舉、學校和選官制度有著密切的關聯。明朝開國之初,百廢待興,為休養生息和恢復社會秩序,急需大量有較高文化水平計程車人補充進入官僚隊伍。然而,因元朝不重視士人和元末強烈度的戰爭,使得明初社會上讀書的風氣很差,朝廷很難獲取有較高文化素養計程車人對國家進行管理。面對這種緊張的客觀需求,明太祖朱元璋對科舉制度進行了改革。

明太祖改革後的科舉與唐宋時期的科舉有了很大的不同。宋朝的讀書士子透過解試後所得到的舉人功名僅代表其人可以參加在京的會試,會試連考三天,逐場淘汰,如若會試下第,則要從頭再考。舉人功名只是一種一次性的資格。明朝則不然,明朝官學發達,讀書人透過各級考試獲得的生員,秀才,舉人等功名是終身的身份,一旦得中,便享有各類政治、經濟、法律等特權。哪怕沒有透過再往上一級的考試,也不會影響到現有功名,只需等待下次考試即可,范進中舉便直接的表現出了這一點。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圖2 科舉制度

明清時期,士紳與平民相比,有著各項特權。

如法律上,明太祖時曾規定,透過科舉為官者,死罪至三宥。士紳與百姓產生糾紛時,司法部門無權進行拘審。又如政治上,除進士可為官外,舉人也有授官的資格。經濟上,士紳有免稅和不用服徭役的特權。除此之外,士紳還在服飾車輿,蓄奴婚宴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與庶民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科舉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財富與地位,吸引了大量讀書人埋頭功名,也造就了明清士紳這一龐大的群體。

士紳群體為不斷強化自身的經濟實力,開始憑藉自己社會上的地位和特權,運用各種手段兼併土地,這直接的導致了大量中小地主和平民的破產。士紳階層則藉此將大量失地農民從國家的編戶齊民轉為自己的佃戶,從皇權和朝廷手中奪得了基層的支配權。透過這樣的過程,士紳階層成為了國家和社會的中介,形成了穩固的利益共同體。

皇權不下縣,這在皇權高度強化的明清也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實。朝廷只能透過籠絡士紳才可以調動社會基層的資源,而另一方面,士紳的特權和地位也需要皇權的庇護,只有擁有皇權的支援,士紳才可以“合法”的對民眾進行支配和掠奪。因此,士紳階層的存在,對於穩定王朝基層社會秩序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於朝廷和國家而言,士紳利用自己的聲望和地位可以代表民眾,而對於民眾而言,士紳又扮演著“官之在民者”的角色。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圖3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

因此,從明中期以後,士紳階層作為一個擁有強大經濟實力,政治影響力,社會基層支配能力的龐大群體,在王朝統治和朝代更替中有著可左右局勢的能力。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後,明帝國在北方的統治土崩瓦解,各地明地方政權望風而降,大順政權控制了北方。但在這場殊死較量中,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四處打擊官僚地主,侵犯了士紳階層的利益,使得原本認為大明氣數已盡,企圖歸順大順政權計程車紳們紛紛起來反抗,給予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很大的殺傷。

如崇禎十七年,一支大順軍在沒有受到抵抗的情況下進入山東濟寧,入城後的順政權對城中士紳進行索贓,極大的傷害了士紳們的利益。於是,部分逃出城計程車紳開始集結力量,對濟寧城進行包圍。沒過多久,留在城中計程車紳“密傳四關鄉兵頭目與城中士兵之解事者”,與城外裡應外合,全殲了大順軍。成功後計程車紳們祭奠了崇禎皇帝,舉起忠義的大旗,傳檄各路,使得一時間山東各地雲起響應,明朝士紳們紛紛殺掉大順的官員,重新建立起了忠於明朝的政權。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圖4 清朝土地憑證

除了上述山東的案例外,李自成自己就是死於地主武裝的襲擊。士紳階層在明清易代過程中其力量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於是,等到清朝進關時,對於士紳階層給予了很大的重視,為了減少抵抗,儘快鞏固自己的統治,清廷在保障士紳利益上費了一番力氣。

如清廷大量啟用前明官員,凡是明朝官員歸順清朝者,在原有官位上晉一級。入關之初,便大開科舉,大量錄取漢族士人,同時還宣佈明朝時士子所取得的功名清政權仍然承認。透過這些手段,清朝快速的拉攏了大批漢族士紳,建立了在北方的統治,從而騰出手來進攻農民軍殘餘力量和南明政權,並最終統一了全國。而到了清朝晚期,衰弱的清政府對於鎮壓國內各處的反抗越來越力不從心,也恰是各地方士紳們站了出來,為清朝的延續出了很大的力氣。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明清兩代的“士紳”是怎樣的階層?連朝廷都要對其籠絡和安撫

圖5 清朝官員

明清士紳階層是與前代西漢豪強,東漢世家,魏晉南北朝士族乃至唐宋之形勢戶截然不同的基層支配力量。士紳階層的實力之強,群體之龐大都遠非前代某一特殊階層所能比擬。除明清兩代外,其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建國前。因此,自明朝以後,士紳階層在我國曆史的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後世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文:李光彩

參考文獻:《明史》、《明末農民戰爭史》、《積餘偶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士紳階層明朝群體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