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實用歷史 · 楚漢爭霸篇 · 30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引子:

韓信,著名的漢初三傑之一,被後人稱為兵仙。

他帶兵打仗,條件從來都很差,兵力一直不足,且都是剛招募的新兵。

然而,他卻總是能以弱勝強。

因此,韓信的光環十分耀眼,不僅在當時,即便是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都耳熟能詳。

更有甚者,韓信的事蹟都可能流傳到了歐洲。

因為,希特勒滅法國時的打法,與韓信滅魏國時的打法如出一轍。

那麼,滅魏之戰,韓信是怎麼打的呢?

我們看看故事的前因後果。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正文:

我們在上篇說到,彭城大戰劉邦慘敗,56萬大軍被項羽的3萬騎兵爆錘,連他自己都差點被抓。

各路諸侯一看,劉邦這也不行啊,於是紛紛叛逃,又重新投了項羽。

如此一來,劉邦明白了一個道理,跟這些牆頭草聯盟,成不了大業。

必須要徹底征服他們,把他們都變成自己屬下。

於是,在滎陽穩住陣腳後,劉邦對各路諸侯展開了清算。

按由近到遠的順序,第一個便是魏王魏豹。

劉邦想,魏豹這人實在不能忍,不跟我結盟就算了,還欺騙我的感情,必須揍他!

其實,這事也賴不得人家。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劉邦一直把魏豹留在大營裡,雖然每天好酒好肉伺候,但實際上就是軟禁。

恰巧,魏豹的母親生病了,於是,他跟劉邦請假,想回家看看親人。

這是個高尚的藉口,劉邦也沒多想,便準了。

結果,魏豹一回去,便立即封鎖了國界,並且向項羽遞交了投降書。

項大哥,別打我,從今往後,我就是自己人。

劉邦一看這個情況,氣瘋了,你對你這麼好,你就如此回報我?

他決定收拾魏豹,不過為了節省點資源,他先禮後兵。

劉邦派了他的頂級外交家酈食其。

酈食其這人的口才還是很厲害的,雖然是個老頭,但一出場便為劉邦勸降了一座城。

不過,在魏豹這他卻失手了。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因為魏豹這人很現實,別跟我扯沒用的,我只認拳頭,誰的拳頭硬,我聽誰的。

當然,他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我就是討厭劉邦,咋了,這個人傲慢的很,經常侮辱別人,用最下流的話辱罵我們,就好像是罵奴隸,我怎麼能忍得了?

酈食其摸摸頭上的汗。

這一點他也知道,自己初次見劉邦時,他就在洗腳。

但作為一個臣子,他沒有任何辦法。

看來,說是沒用了,酈食其惺惺的撤了回去。

魏豹把氣撒了,也準備好了軍隊迎戰,劉邦有什麼好怕的,56萬人都打不過3萬楚軍,由此可見,他的實力很差勁。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沒錯,劉邦的軍事實力確實差,但這次,不是他領兵。

劉邦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知人善任。

他把軍隊交給了韓信,並撥給他三萬人,帶著灌嬰、曹參一起,討伐魏國。

韓信的掃六國之路,就此展開。

韓信這一仗,打得是出其不意。

他把部隊開到黃河邊上,準備船隻,看起來要強渡黃河。

魏豹得到了訊息,就在河對岸的浦板集結重兵,計劃攔住韓信。

但誰成想,這竟成了馬奇諾防線。

黃河那麼長,誰說一定要從這過?

在浦板北邊有個渡口,陽夏。

這裡暗礁很多,渡河比較危險,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船伕,也經常觸礁。

那為啥這還是個渡口呢?

因為以前是有座橋的,但後來章邯為了防止起義軍打過來,把橋燒了。

從此,這渡口基本就廢了,正常人不會選這過河。

所以,魏豹也沒想防備。

但韓信顯然不是正常人,他利用了魏豹的心裡疏忽。

他讓曹參去砍了木材,並且收集了大量空瓶,製成了木筏。

士兵就利用這東西過了河。

不過,騎兵上不去。韓信便讓灌嬰留在浦板對岸,佯裝大軍。

就這樣,韓信繞了一個大圈,從北方過了黃河,並且迅速前進,衝向了魏國的都城安邑。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魏豹本來在浦板喝茶,望著流動的黃河水,他心潮澎湃。

自己聯合了西楚,坐擁14萬兵力,對付韓信的區區3萬人,就當出來度個假吧。

但最新情報傳過來時,魏豹一口茶噴了出來。

實在沒料到,韓信憑空出現在大後方,而且包圍了都城。

父母孩子可都在城裡呢。

他懵了,立即派了遜速,領兵1萬去救。

遜速遇到了曹參,雙方直接開打。

結果曹參把遜速爆錘,他灰頭土臉的跑了回去。

屋漏偏逢連夜雨,見魏國打了敗仗,西楚的援軍也準備撤了。

西楚援軍統帥是項它,向來貪生怕死,後來投降了劉邦。

此時,他見勢不好,直接東撤,留下了孤苦伶仃的魏豹。

其實,魏豹還有機會,雖然楚軍撤了,但他還有5萬人,對付韓信3萬,還有勝算。

但來不及了,韓信已經佔領了他的都城安邑。

其實,之所以破城,是魏豹自己的問題。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他安排的守將不行。

守將是王襄,是王離那邊的,自從王離兵敗後,他就沒了鬥志。之所以投降魏豹,就是為了保護家人。

對他來說,認誰當老大就行,只要別動我家人。

結果,韓信來時,他直接投降了。

魏豹氣瘋了,親自帶著3萬人進攻韓信。

韓信在曲陽正面迎擊,採取了不要命的打法。

幾乎是一換一。

按理來說,這種打法魏豹佔優勢,因為他人多。

但魏豹慫了,他要命。

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後撤便兵敗如山倒,魏豹跑到半路,也被韓信抓了。

有句話說的好,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戰場上,誰先慫了,誰就輸了。

不過,魏豹雖然輸了,但韓信沒殺他,而是把他送到了劉邦那裡,等候發落。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這便是韓信滅魏國的事,瞭解過程後,大家就會發現似曾相識。

二戰時,德軍繞馬奇諾防線,不就是這個思路嗎?

都是集結重兵沿河防禦,也都是空了北邊。

對魏豹來說,北邊沒橋,士卒難以過河,所以沒防禦。

對法國來說,北邊是比利時、荷蘭,他們都是低地國家,地形極為複雜,有大片的沼澤、山丘,是最適合防禦的地形。所以,法國也沒考慮北邊的防禦。

論打仗,還要看中國人,希特勒38天滅法國,這戰術韓信早用了

結果,人家都從北方繞了過來,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重兵集結的魏豹,重金花費的馬奇諾防線,都成了一個笑話。

二戰時,希特勒用38天消滅法國,這事被大書特書,搞的全球人盡皆知。

但他們不知道,早在兩千年前,我們中國就有了一樣的戰績,但我們相當低調。

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的軍事思想,還是相當厲害。

魏國就這樣被平定了,韓信繼續下一個目標。

他望向了東北方,那是趙國的方向。

(下篇繼續……)

我是歷史應用派。

我相信,閱讀歷史,不僅能以史明鑑,更能得到精英們為人處世的乾貨。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這些乾貨。

所寫故事以《資治通鑑》為主要參考,同時查閱了其他史書。

如果覺得這種讀史方式還不錯,歡迎關注我,定期更新。

最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敢說自己的觀點一定正確,但寫出了故事深層次的一些東西,若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

TAG: 魏豹韓信劉邦魏國酈食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