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了專門從事“貨殖”活動的傑出人物,什麼是貨殖呢?

簡單說就是指經商從中牟利,當然司馬遷所指的貨殖還包括手工業、農、牧、漁等行業。

這些大貨殖家都是春秋末期到秦漢以來的大富豪,其中最早上榜的人是范蠡。

司馬遷說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范蠡的一生三次聚財,又三次散財,最後范蠡和他的子孫的家財已經達到了鉅萬,也就是億萬富翁。

那麼,范蠡為什麼要把好不容易掙得的億萬家財分給別人,這麼多的錢他又是怎麼賺的呢?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第一次散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范蠡年輕時舉止荒誕、行為怪僻,被人稱為“神經病”,但他看問題卻像聖賢一樣,能洞察事物的本質,且有自己獨特深入的思考。

今天看來,“天才與瘋子並行”的說法沒錯。厲害的人總是會顯得跟眾人格格不入。

文種當時是縣令,聽說范蠡後,主動接近范蠡,兩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成為一生的摯友。

二人覺得在楚國沒什麼發展,因為在楚國只有貴族才可以當官入仕途,遂決定投奔越國,在越國的18年裡,范蠡一直在等待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

在范蠡43歲這年,越王勾踐不聽范蠡勸諫,要攻打吳國,結果兵敗會稽山,這時候他才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忠告,開始重用范蠡,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最後一雪前恥,報了會稽之仇。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慶功晏上范蠡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上將軍,勾踐自然賞賜了他很多金銀珠寶,但范蠡卻選擇了急流勇退,臨走把他的全部家財分與眾人。

這是范蠡第一次散財。

范蠡為何要放棄高官厚祿和萬貫家財,執意選擇離開呢?

因為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的道理,再加上范蠡太瞭解勾踐的為人了,勾踐長頸鳥喙,是個只可與之共患難,不能與之共富貴之人。

事實證明範蠡的眼光獨到,能及早地預知事情的結果,他的好友文種因為不聽他的勸誡最後被勾踐所殺。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范蠡也知道自己要離開,那些家產必然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惦記,從而引發危險,更何況他連高官厚 都不要了,還要這麼多錢財做什麼,所以他把錢財悉數分與眾人而去。

第二次散財:盈則滿,滿則溢,溢則損

范蠡第一次散財之後去了哪裡呢?

他從越國來到了齊國,並且改名叫鴟(chi)夷子皮,那麼他為什麼選擇到齊國呢?

齊國相對比較安定,特產豐富,可以從事多種經營,范蠡到齊國以後,沒幾年的功夫,就又成了百萬富翁,這次他是怎麼掙這麼多錢的呢?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

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千萬。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全家人都很能吃苦,這是致富的一個條件,可要是能賺到錢,相信很多人都願意吃苦。

關於他幹什麼了這麼快富起來,現在材料不多。史學家們推測,他可能是利用了齊國的自然資源,在司馬遷筆下,齊國是很富庶的。

《史記。華殖列傳》說:

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帛漁鹽。人們的生活很富裕,有山有海,有漁業,有鹽。

范蠡很可能是利用了海上資源,海上資源有兩個,一個是鹽,吳慧先生的《中國商業史》中提到,很可能范蠡在這兒搞了鹽業生產。鹽是百姓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東西,所以經營鹽是很能致富的。

海上資源二是海產品,范蠡是一個非常能抓住市場,抓住生產環節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他可能還搞了養殖業,比如飼養家畜。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也有人說范蠡在齊國靠收售糧食賺了很多錢。

范蠡派人到全國各地糧食大豐收的地方廉價收購糧食,逐漸在齊水河岸建了30多處糧倉,然後將這些糧食運到缺糧的地方販賣,這樣不停地交易,不停地積累,他的運貨帆船也從最初的10條發展到100多條。

這裡我們可以總結出范蠡經商的第一個秘訣:看準時機,候時轉物。

候時轉物的意思就是:經商不僅要看經營的地域,經營的品種,還要看經營的時機,范蠡有一套獨特的理論經,他認為天下總是每隔幾年有一次豐收,每隔幾年有一次災年,所以人經營也應該要提前預測。

范蠡在糧食大豐收的時候低價收購來糧食,做好儲備,然後等災年的時候拿出來賣。

當然,這一套規律的掌握需要時刻關注商品的行情,瞭解各個產業的發展規律,要有聰慧的頭腦,豐富的知識和準確的判斷力。

豐收的年景怎麼辦?遇到災年怎麼辦?這套理論叫“待乏原則”,“待乏”就是不要去人等貨,而要貨等人,在災年沒有到之前,就把災年用的東西準備好。

他的原話在《國語。越語上》有記載: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大旱之年,別看用不著船,得把船準備好,別看我們現在驕陽似火,但要注意防汛,災年的時候要準備好御災防災的東西,提前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仗。

范蠡雖然能看準時機,靠候時轉物賺得大筆錢財,但他從不追求暴利,而是“逐什一之利”。

也就是隻賺百分之十的利潤,這也是他經營的秘訣之一,靠薄利多銷,日積月累致富,這樣的商人是很受百姓尊重的,因此後人封范蠡為“文財神”。

范蠡在齊國的名聲越來越大,齊國的國君也聽說了范蠡,馬上就去請范蠡,任命范蠡為相,范蠡可能到朝廷上任職了,但任職時間不長。

因為他自己突然悟出一個道理,他說: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

他認為自己在家能賺到千金,做官能做到卿相,這已經是普通人福氣的極限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會有不好的事發生。於是他歸還了齊國相印,再次散盡家財而去。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第三次散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范蠡第二次散財之後從齊國來到了山東定陶。

定陶當時被認為是天下之中,交通發達,特產豐富,他到這兒又改了一個名字:朱公,後人稱他為陶朱公。

定陶腳下的土質都是黃河沖積的泥沙,這種土質非常適合燒製各種陶器,范蠡一來就發現了這個特點。

他同時也發現陶邑人使用的器皿都比較小,因為當地的人把陶器做大以後就會有很大的裂縫,陶器就會因此報廢。

范蠡經過多次研究試驗,終於做成了又大又結實的陶器,命名為缸。由此可見,范蠡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還是一個發明家。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范蠡不僅發明了陶器缸,解決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還發明瞭秤。

范蠡在陶邑經商時,市場對物體重量還沒有便捷的計量工具,交易過程中時常發生矛盾。

於是范蠡根據槓桿的原理,仰觀天上的南鬥6星和北斗7星,並把星星刻制在了秤桿上,從此市場上有了統一計量的工具——秤。

可是時間一長,一些人便開始缺斤少兩,范蠡於是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為紅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 、壽三星,十六兩為一斤。

范蠡的經商秘訣其實也是現在提倡的:誠信經營。他在秤上加的福、祿、壽三星,意在告誡經營者:如果少給人一兩,就會失去福氣,若缺人二兩,他的後人就做不了官;如果少給三兩,是會折損陽壽的。

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社會各界對商人也不看好,白居易有詩云:“商人重利輕別離”。

即使在今天,提起商人,人們的感覺還是精於算計,無奸不商。

而范蠡卻能做到誠信經營,不追求暴利,在百姓需要幫助的時候拿出自己好不容易積攢的錢財,這或許是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原因。

范蠡在陶縣成為鉅富之後,二兒子因誤殺人被楚國判了死罪,作為父親,范蠡這時候沒有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判。

而是準備讓三兒子把積攢的大部分錢財,一車金子都帶上前去救二兒子。

范蠡讓三兒子帶著他的信和金子去找一個叫莊生的人,並告訴三兒子,只要按照他說的做就一定能把二兒子救回來。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誰曾想大兒子知道了此事,跟范蠡是“一哭二鬧三上吊”,聲稱這是父親看不起他啊,二弟出了事不讓我這個當老大的去救,反倒讓老三去救,逼著范蠡讓他去幹這事,如果不讓他去就死給范蠡看。

那時候的人都不拿生命當回事,有個啥事真敢死,范蠡夫人一看嚇夠嗆,趕緊央求范蠡:二兒子能不能救回還另說,別再把大兒子搭上。范蠡嘆了口氣,只得答應了此事。

大兒子到了楚國,心想我們好不容易攢了這麼多錢,再說這個莊生也不一定就能救二弟,我還是少給他一些金子吧。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莊生是楚王的近臣,救一個人對他來說輕而易舉,他本來沒打算要這些錢,只是讓范蠡和他家人安心,打算事情辦成再把金子還給范蠡。於是在楚王面前說觀天象要大赦天下才能國泰民安。於是楚王下令把犯罪的人全部釋放。

大兒子聽到這個訊息後,認為莊生沒有幫什麼忙,竟跑到莊生家把一車金子要了回來,莊生越想越氣,乾脆讓楚王殺了范蠡的二兒子。

大兒子帶著二兒子的屍體回來後,全家人都很悲痛,只有范蠡很平靜,原來他早知道大兒子此番救不回二兒子,大兒子是在他白手起家的時候出生的,小時候跟他吃了不少苦,因此很看重錢財,而三兒子出生時就是富二代,對錢沒有概念,這樣才能救回二兒子。

范蠡是曠世鉅富,為何三次散財?

《道德經》裡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范蠡的二兒子死後,他再一次散盡了家財。

范蠡到了老年,經營不動了,就讓他的子孫經營,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經營之道,不斷地發財,他的家族後來成為億萬富翁,而且他的家產完全是憑著自己的經營得到的,不是官商勾結,也不是歪門邪道。

范蠡活了88歲,在今天,活到八十歲多可能很正常,但在當時,能活到88歲且無疾而終的范蠡,卻是非常難得,這恐怕跟他胸懷寬闊,視多錢如糞土有很大關係。

由於范蠡的事業很成功,商人喜歡把自己很成功的事業叫“陶朱事業”,人們把范蠡尊為“一代商聖”,范蠡也成為最早被供奉的財神爺。

TAG: 范蠡齊國散財兒子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