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如今女子都喜歡穿高跟鞋,穿高跟鞋的動機其實也眾所周知,主要就是為了增加身高,或者是為了好看。然而古代也是有“高跟鞋”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就跟現在穿的“木屐人字拖”一樣,也是有很悠久的歷史的。木屐其實也有增高的功能,木屐起源於我國。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木屐是隋唐以前,特別是漢朝時期的常見服飾。後傳入日本,在日本流行至今。晉朝時,木屐有“男方女圓”的區別。漢晉隋唐時期,木屐尤其普遍。在漢代,女性出嫁的時候會穿上彩色系帶的木屐。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木屐的功能,也是很多的,比如木板的底面有兩條突起的“齒”,目的是為了雨天便於泥上行走,古代行軍打仗時也會使用平底木屐,以防止腳部被帶刺雜草劃傷。到了唐朝時,木屐還很流行,李白寫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日本稱謝公屐為“山屐”。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相對於木屐男女可以穿,清朝的花盆鞋只有女子可以穿,因此花盆鞋更像是如今高跟鞋的功能。花盆鞋的產生的具體年份,已經沒有具體記載了,應該也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過有一個傳說,花盆鞋因為有高高的鞋底,可以襯托的女子的腳比較小。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受“三寸金蓮”影響,旗人女子也認為腳大不雅觀,因此就琢磨出一個花盆鞋來。此花盆鞋的“跟”比現在的高跟鞋跟與“地面接觸面積”大,而且它的跟是在花盆鞋的中間,所以穿著比較舒服,走路比較穩當。不得不說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由於旗人女子穿旗袍,所以旗袍和花盆鞋形成了一對完美的組合。因為清朝的旗袍不像現在的旗袍一樣比較緊湊,清朝的旗人女子穿的旗袍是比較長而且寬鬆的,基本下襬是挨著地面的,所以襯托得女子個子比較低。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穿上旗袍,如果再穿上花盆鞋,個子忽然增高10釐米到20釐米,那麼就會顯得亭亭玉立,個子非常高挑。而且重要的是,那時候的旗袍甚至可以把花盆鞋擋住,讓人覺得女子是天生的個子高。上圖旗人女子當她坐下時,花盆鞋若隱若現,她如果站起來,肯定就看不到了。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有人說花盆鞋不只是為了美觀,還為了方便皇帝。因為花盆鞋以宮廷女子,尤其是後宮嬪妃穿得比較多。皇帝有“後宮佳麗三千人”,即使沒有3000人那麼誇張,幾十、幾百個還是有的,皇帝也不會記住所有人的名字,此時“花盆底鞋”就發揮了用處。因為妃子們穿的鞋子是根據她們的地位來規定的。皇帝要是忘了眼前女子的身份和地位,只要看一眼那雙鞋,就知道了。

清朝皇妃穿“花盆鞋和旗袍”,不只為了美觀,更為方便皇帝

尤其是旗袍,宮廷女子穿的旗袍,上面繡的花紋都是有講究的,比如慈禧就喜歡繡著鳳凰、或者壽字的旗袍。鳳的圖案不是誰都可以穿的,嬪妃級別不一樣,鳳的數量的也不一樣。與男子穿的“袞冕”的劃分等級一樣嚴格。因此旗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方便皇帝。

TAG: 花盆木屐旗袍女子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