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內部權力鬥爭尖銳且士族和庶族矛盾愈演愈烈導致四朝短命

南朝上承東晉,下啟隋唐,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亂世,亂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這個亂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部爭權奪利嚴重,主要是武將亂政,直接導致了宋、齊、梁、陳各朝更迭頻頻。

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這些開國皇帝無不是擁兵自重的大將,他們只待時機到來就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所以每個政權的生命週期都很短暫。

二是士族庶族之間的歷史遺留矛盾沒有化解,反而愈演愈烈。

自晉朝以來,門閥士族依然是握有經濟、政治權益的舊貴族,雖然在南朝時沒有了軍權優勢,但他們手中掌握的財富仍然有顛覆政權的可能,南朝的皇帝也試圖想著扶持庶族來限制士族力量,從而穩固統治,但是從結果來看,效果並不明顯,反而還加速了該王朝的快速解體滅亡。

南朝內部權力鬥爭尖銳且士族和庶族矛盾愈演愈烈導致四朝短命

劉宋與北魏對峙圖

故南朝的短命,一言以蔽之,就是這一段時期是宗室、士族、寒門三大階級的歷史活躍期,加之南朝社會禮崩樂壞,極大激化了階級矛盾,又沒有良好的制度進行規避,所以戰火橫飛朝代更替。

東晉衣冠南渡後,迅速走向衰落,門閥士族惶惶不可終日,皇室的權威日漸式微,不僅令北伐一統天下成為了難以實現的夢,反而連政權的基本生存都是問題,於是接連爆發了幾次內部動亂,寒門在此環境中崛起,統治秩序愈漸失衡,而寒門的壯大掌權,帶來的一個消極意義就是威望明顯不足,不僅僅受到了舊士族的強烈反擊,甚至連寒門本身也相互傾軋,源於南朝沒有在制度上提供一種公平的競爭機制。

之後的隋唐就格外注重到了這些問題,積極總結南北朝歷史經驗教訓,利用機制的創新建立了科舉制,平衡了三大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又替代了朝廷“均田制”,把門閥士族所賴以生存的土地分割成為若干小塊,令地方豪強喪失了挑戰中央的底氣,只能乖乖地順著政策方向走。

而南朝就不具備這樣的歷史條件,一是庶族統治者依然需要藉助門閥士族的勢力維繫其政權的合法性和穩定性,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現階級矛盾,二是國家南北對峙,並沒有完成大統一,以軍事為主導的地位不可撼動,而軍隊又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所以將軍擁兵自重的現象明顯,嚴重威脅著皇權統治。

TAG: 士族南朝寒門門閥政權